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掖考察日记:第三天 |
[游记]张掖考察日记:第三天 |
2008-05-22 live.com |
2007/9/16 2007-9-13 今天的任务很轻松。上午仍然是八点半出发,今天参观目的地是张掖市气象台。张掖市气象观测台位于张掖市的北部,临泽站南部,从市区乘车大概一个小时到达。今天天气很好,野外较空旷,所以太阳显得特别耀眼。因此在做实验时最好要配一副墨镜,近视的同学最好配一副有色近视镜。 离气象站门口最近的就是一个多普勒雷达,据说是测降雨的,具体怎么测,测什么,我还没有搞清楚。继续向气象站里面走,是一个百米气象塔。气象塔分为8层,每层都是测量风温湿的,据张仁华老师亲自传授,这种方法是空气动力学方法,测量风温湿廓线后可以计算通量。用遥感来测量的话像元越小,像元内越不闭合,也就是说像元区域受其它区域的影响越大,计算像元内通量越难,这是遥感反演通量的瓶颈。在观测塔下部有数据自动采集仪。这时我才知道,除了datataker还有其它品牌的数据采集仪可以选购,他们的数据采集仪也很贵,测量十几个通道的仪器达到1万多。观测塔下部也安置了地线避雷用。旁边是红外测温仪和四分量测量仪。什么是“四分量”我还没搞清楚。另外还有埋在地下的据说是TDR测量土壤水分剖面的仪器。马明国说TDR的测量精度可以满足需要,说我说的0.04m3/m3的精度是PDR。 再向里走,是一套高级的气象观测仪器,自动化程度和做工都很好,据说有些是从美国、德国进口的。其中有用红外和铂电阻测量表面土壤温度的一套装置。我说铂电阻测量会有很大误差,张仁华很高兴,讨论起他写的书上讨论过的问题,而且鼓励站长和我们年青人去做一些这些很多人都不重视的研究。气象站的数据都是自动采集并且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北京国家气象局的。 气象站的地形比较平坦,站内有一小片系数的树林,或许可以做一些植被的遥感实验,另外如果能将辐射计搬到百米踏上做些高塔实验就更好了。但下午的讨论中,老师们不想把这里作为一个超级站,而只是作为一个观测点。 从气象站出来回到张掖市,去了大佛寺。大佛寺是西夏国最鼎盛时期建造的皇家寺院。现存的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重建的。寺内有一个35m长的释迦牟尼躺卧涅盘雕像。雕像内部中空,骨架为木质,外面敷泥。据说佛像两侧是十八罗汉,每边各有九个;后面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据说张掖曾经发生过最大7级地震,都没有振倒这些雕像,可见技艺之精湛。不像现在的豆腐渣工程…… 大佛厅内的壁画还有有关唐僧取经的题材。这些壁画要早于西游记写成好几百年,壁画中猪八戒是很吃苦耐劳的,而孙悟空反而是调皮捣蛋的份子。另外据导游说,高老庄就在张掖,而流沙河也是黑河的一个直流。但我觉得所谓流沙河可能是沙漠中的流沙。有一点可以肯定,玄奘西行取经,张掖是必经之路。 寺内还藏有很多佛教典籍,有保存最完整的大藏经,其它佛学典籍也大多数都是国家一级文物。 从大佛寺回来,我们去了步行街附近的小吃街。张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小吃,大多数小吃在西北的其它地方也能看到,比如搓鱼面、肉夹馍、羊肉泡馍、羊肉串等等。大家起初不知道吃哪个好了,后来干脆分散开来,各选各的。我和屈老师一起,后来我们又和赵英时老师一起吃的,最后还是赵老师请的客!下午,没有出去。我到南大街的乔丹店买到了一件比较暖和的衣服才回去参加考察团的讨论会。讨论得时间很长,从两点讨论到下午五点半左右。首先,李新老师介绍了黑河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方案,然后肖青介绍了草拟的星机地联合实验方案。然后是自由讨论,包括观测站点的选取,如何制定实验规范,如何进行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数据如何共享以及实验人员分工等问题。商定了今年12月中下旬在北京召开一个workshop,欧盟的人也会过来。我听了半天,也没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只是觉得,实验规范是一定要指定的,实验的成败一定要进行质量监控,时刻反思与检查实验实施的质量。
|
转自:http://mrszsj.spaces.live.com/Blog/cns%218EEC29DE39A5CBE9%21173.entry2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