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阳关有感 |
[游记]游阳关有感 |
2008-05-22 sina.com.cn |
宋代以后,阳关渐渐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阳关北面的玉门关,也由于战争频繁而逐渐衰败,直至关口湮没,路无人迹,沦为废墟,由此才有: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见到阳关时,正是骄阳似火的中午,我迷糊着双眼,远远望见山顶上一截烽燧像断剑直指蓝天,在蓝天下,在黄沙中,它显得那么刚毅和自信。蓝蓝的天,黄黄的沙是那样分明的凝固着,同时又是那样的亲密和谐。 当我来到仿古的城墙下,此时,极目天涯,云山浩渺,大漠苍茫,轻风薄雾,缭绕飘拂。走进城区,仿佛又回到远古。详实的展览资料,解说员生动的讲解,使我感觉自己就在遥远的昨天。可我还是在尽力寻找阳关。花30元办一个阳关关照,表明我要出使西域,手持兵器的古人查验关照并盖章放行,一切都重复着历史的模样。 乘车上山,见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导游说,那就是阳关烽燧,它们是古代专门为传递警报修筑的,它也是阳关的“耳目”。远远望去,此时烽火台犹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呈现出一派峥嵘的奇殊的大漠风光。如今,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些关墙残垣。仅有的是这一座烽火台依然傲然屹立在墩墩山上,拖着它快要垮掉身躯,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我踏着粗砺的戈壁石,来到烽燧的护栏外,徘徊在它的残身旁,近距离打量着这个令多少文人一听就心颤不已的古代烽燧。可惜,经过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用黄土筑成的它已弱不禁风了,走路的步子重一点都会使它往下掉土。站在这里,可以遥望祁连山,山上皑皑的白雪是那样晶莹,而尽收眼底的是流沙漫漫,使你处处感受到一种古战场特殊的肃杀和沉寂。 站在这千年古垒旁,你容易想到霍去病、张骞、李广、班超。也不会忘记冒顿、伊稚斜、休屠王。汉族与匈奴的斗争与阳关密切相关,曾经璀璨夺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总会从我的眼前闪过,站在这里,我都心就想飞翔,希望飞到久远的汉唐间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acd501000649.html2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