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祝藏族自治县简介: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新中国诞生后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也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实验区,素有“丝绸之路门户”、“高原金盆”之美誉。全县总面积7149.8平方公里,辖8镇14乡,188个行政村,总人口23.02万人。有藏、汉、土、回、蒙古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4。天祝境内矿藏、森林、畜牧、水利,特别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浓郁的藏土民俗风情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三位一体”的丰富内涵,使得天祝在以兰州为中心的全省旅游圈中独具魅力,不仅是“丝绸之路”旅游产业网中的重要网扣,更是兰州至敦煌黄金旅游热线上的重要线段。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天祝藏族自治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确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实施科教兴县、基础优先、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着力打造中国民族自治第一县、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西北生态旅游避暑胜地、雪域高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大品牌,集中力量发展白牦牛、旅游、特种养殖、特色种植、藏酒藏药五大特色产业。自治县成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9亿元,增长14.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0元,增长11.54。近年来,天祝县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同时,被国家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二旅游资源简介: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境内兰新铁路和312国道纵贯南北,山脉与交通线交汇处的乌鞘岭,是地扼东西的通道,势控河西的咽喉,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 全县面积7100多平方公里,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少数民族,共23万人。县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山涧森林茂密,景色宜人。有郁郁葱葱的苍茫林海,有终年积雪的雪山冰川,有碧草如茵的广阔草原,有世界上独有的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天祝享有“高原金盆”的美誉。由多种文化融合而成的“华锐文化”自成体系,内涵丰富,使旅游业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并已逐步在为天祝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 天祝旅游资源集雪山、草地、森林、河流和藏传佛教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形成具有地域及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堪称旅游观光胜地,是省内近郊旅游主要线路之一。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祝三峡为中心的森林度假、宗教朝拜圣地天堂寺、登山探险游览区,以抓喜秀龙、乌鞘岭为中心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游览区,和祁连布尔智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 “闲看浮云落日,静听松涛鸟语。”二十一世纪,绿色旅游已成为人们新的追求时尚。天祝,这片神奇的雪域奇葩,正以其独具绿色生态旅游资源营造出人间“清凉世界”,迎接八方宾客,使高原明珠重放异彩。三特色旅游(1)天祝白牦牛- 天祝在历史上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地方,现为甘肃省重点牧区之一,天祝白牦牛,甘肃高山细毛羊、岔口驿骏马驰名全国。天祝赛马和马术历史悠久。马术属于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有飞马拾物、蹬里藏身、奔马射击、马上倒立、站立等项目。赛马分为跑马和走马两种,跑马也称奔马,以交叉步高速奔驰,以快取胜,赛程约5公里以上;走马以对侧步快走,步子稳,速度快,耐力强,姿势美取胜。(2)石门沟草原公园-从天祝县城华藏寺西行约13公里,但见两山对峙,势始刀削,名为"石门",因建在两山狭窄似门形的沟内而得名,石门内侧不远是始建于明崇祯初年的石门寺,藏语称"雅隆图尔钦噶丹贤巴琅",意为具喜弥勒洲,由西藏达纳活佛罗桑丹巴曲吉尼玛于明崇祯初年创建,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途中曾到石门寺讲经,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来石门寺任过法台。现存的珍贵文物有:五世达赖遗物和明代石浮雕像光明女佛等。 继续前行约4公里,由天祝县体委、石门乡政府投资20万元,在"天祝三峡风景区"收费大门右侧建成占地36亩的国际标准赛马场,于2000年8月1日在自治县50周年县庆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可以举行省级以上的大型赛马会。 溯河而上,清凉的风,徐来;如茵的绿,袭人,纯蓝的天,透明;散漫的牛羊,洁白的藏包勾勒出草原迷人的风情。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驰名中外的奔马踏飞燕原型──岔口驿骏马,还有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我国稀有而珍贵的地方类群──天祝白牦牛。在距县城 23公里处,有著名的石门沟度假旅游区、蒙古族度假村、华锐帐蓬城、月亮岛等十多家旅游接待点,或依山傍水,或环水,欧式建筑豪华别墅、大型宾馆、蒙古包、藏式帐蓬、情侣屋星罗密布。奶茶、手抓羊肉、酥油糌粑,山中野菜堪称一绝,高原帐蓬卡厅别具特色,篝火晚会充满浪漫情调。来到草原,好客的藏族姑娘会为您敬美酒、献哈达,跳起欢快的"锅庄舞",祝福远方的客人"扎西德勒",蒙古族小伙、姑娘则跳起"奔腾舞",一首悠扬、略带沙哑的马头琴曲把您一身的疲劳和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在这里,您可以看到比华山还秀美的千佛山,古老的传说中的骆驼峰、沙僧习武、观音送子、携手企鹅,五世达赖赐名的骆驼脖子等自然景观。 以独特奇妙的山体走向距石门峡15口公里处,便可看到石门河源头。铺青叠翠的群山之中,突现一座白色石崖,形似巨龙,山之阴面怪松傲岸,山之阳面满目空翠,顺山势直扑而下,巨石缝隙中涌出一百零八眼清泉,这就是闻名远近的药水神泉。此泉四季常温,色呈深蓝,饮之具有美容健胃和治疗眼疾等奇效,泉眼旁有刻写藏文的石碑,提示每一泉不同的功效。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湿润,清爽宜人,6─10月份平均气温18℃左右,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绝佳胜地。(3)天祝三峡朱岔峡- 过石门沟,翻越海拔3200多米的五台岭,便可到达朱岔峡。朱岔,藏语意为两条水相汇到一起的地方。它全长二十多公里,是天祝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从东头到西口,全是山势高峻,河道深切的峡谷。入山峡,在这天然的艺术长廊中,你便能饱览到一幅幅神笔绘成的山水画卷,谛听一曲曲万籁交响的乐章,两面高山上薄云天,阴山绿荫如织,松涛阵阵,阳山危岩绝壁,峻峭奇绝,峡谷狭窄处,两面山峰林海遮天蔽日。朱岔峡,作为祁连山东端林海中一条有名的深峡幽谷,气候是天祝境内最好的地方之一。春天,冰雪消融,溪流淙淙,阳光婆娑,桦林叶翠,到处是一派盎然生机;盛夏,鲜花烂漫,绿荫葱葱,百鸟啼啭,清爽宜人;而秋天,那满山的红桦朝霞濡染般红得像火,苍翠的松柏林浓墨泼就似的傲霜斗寒,更会令你产生无尽的遐想;隆冬又是雪染山崖,霜压翠柏,一幅琼崖玉树的北国风光。不知不觉出了峡口,可以看到朱红色的山体,──这就是颇有名气的本康丹霞地貌景观。本康是藏语,它的汉语意思是十万众佛所在地。修建完整的本康,无论是纸做得还是泥塑都须凑够十万个才能修一座本康。本康作为一种佛教文化的存在形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天祝本康胜景是天祝旅游景点中圣洁的一道风景线,本康文化与本康胜景,相互衬托,浑然一体。这些朱红色的山体造型玲珑奇巧,移布换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象型。这里的丹霞地貌景观,主要由窗梭状宫殿式和峰窝式丹霞地貌组成,有着"灿若朝霞,色如渥丹"之美誉,它的形成约在7500万年至1亿年前的白垩系时代,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亡。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已是青壮年时期的丹霞地貌。缓缓步行,本康老人、骷髅头、格萨尔王神箭洞、一线天、仙桃石、八戒贪睡、壁虎盗仙草、石猴出世、坐佛、巨晰、双狮山、本康麦积、巨象山(窗梭状宫殿式丹霞地貌)、飞来石、天窗月、狐狸精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杰作,让人目不暇接,联想万千,听娓娓道来的神奇传说更让人叹为观止。金沙峡- 以山奇、石怪、水碧、谷幽为基本特征。这里森林茂盛,花香鸟语。驱车而至,原始森林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上百亩的原始森林可谓隐天蔽日,松、杉、杨、桦……各种树木、矮小灌木应有尽有,老则古木苍干、老树虬枝,少则娇腕欲折,翠如春草,可谓祖孙好几代了,或是慈母携子,或是连理并蒂,或是姊妹情深,或是鸳鸯戏水,真可谓枝枝交错,叶叶相映,各有关联,难分难舍。山谷之间是委蛇徐行的小溪,清水绕树而行,不时的变幻着姿式,每有高低落差,便有叮叮咚咚或哗哗啦啦的奏鸣曲形成,峰回路转,茂密的森林退做了背景,大宛沟的野花立即充塞了视野,野菊花、玫瑰、蕨麻花……五颜六色,漫山遍野,稍有风过,则花涛浮动,花潮荡漾。顺峡直上,一路有着美丽传说的仙人峰、仙人洞、仙人泉、痴心石、姊妹峰、仙人棋盘、合家欢乐古树等景观争相呈秀,维妙维肖。散布于林间草坡的樱桃、野葡萄、草莓等珍果供您信手采摘,尽情品尝。傍晚的金沙峡,硕日渐坠,红霞如染,峡谷内金光四溢,天池浑然融为一体。夜晚,您可以到农家山庄做客,体验农家的生活情趣,也可夜宿帐蓬、饭店,倾听大通河波涛和远山峡谷内隐隐约约的山风虫鸣。先明峡-和金沙峡一山之隔的先明峡,峰峦叠障,劲松盘根错节,翠柏苍劲挺拔,细柳曼舞河畔,满眼的绿色苍翠欲滴,这里有亚洲之最的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倒虹吸,落差107米,如巨龙横亘于两座高山之间,为秀美的自然景观平添了一处人为的宏伟和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