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杂记:大峪沟实习记—文章分类|中国博客网

[游记]旅游杂记:大峪沟实习记—文章分类|中国博客网

2007-07-16    blogcn.com

实习的安排知道已经很久了。24日下午开会知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习是去大峪沟,三天的时间。然后一天半去十渡进行摄影实习。
经过一番争论,进入第十组——摄像组。我们组没有老师分配的必须做的选题。要做一个组员讨论出来的选题,成果就是一个片子。
第一日
6月25号早上7点在主楼广场前集合。7点15分出发。
经过100分钟的途中行驶,8点55分到达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村口。从车窗向外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八个烫金大字的招牌。目光下移,看见一个比磨盘要大很多的“柿子”。青色的叶子托着金黄的柿子,比人高出许多。
车子开进村子,我们沿途看到柿子树、洁白的羊群、小学校,以及坐在路边的村民。车子开到一处窄路面的转弯处无法继续行进。老师便招呼我们拿行李下车步行向住宿地进发。
走了约10分钟,我们到达一家宽敞的庭院(后来得知,这是我们学院某副院长的爸爸妈妈住的家)。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称这个院子为大本营。我还站在门槛外就看见门里的社会学的晓芸师姐。我们来的地方就是她们实习离开的地方。后来还碰见以前挚友社的老大,在QQ上一直叫“村长”。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这儿是我们的一个实习基地,所以才会有一拨一拨的像我们这样的学生来此实习。
然后老师给我们各个小组分配住宿的人家。于是,各自回各家放下行李。
10点半,回到大本营集合、前往小学一个教室听村主任朱启翔给我们介绍大峪沟的概况。
大峪沟基本情况(来源于张坊网):大峪沟村有542户 ,1606 口人 , 劳动力702人。全村总面积 12.2 平方公里 , 耕地 1972 亩 , 现有磨盘柿面积2000 亩 ,有柿树70000 株 , 其中结果大树 30000 株。2002年柿子总产量185 万公斤 , 总收入 297 万元 , 占一产收入的 76;从业户数480 户 , 占总户数的 89;入均劳动所得 3122.4 元。磨盘柿产业己初具规模 , 成为村经济支柱产业 , 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张坊镇 1999年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磨盘柿生产专业镇,大峪沟村被认定为市级磨盘柿生产专业村。
大峪沟村磨盘柿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据北京果树志记载,房山柿产区,大峪沟村群众相传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时期,当地就有柿树栽培。最高年产量曾达160万千克一般年产量100万千克左右,是北京地区柿产量最多的村。磨盘柿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 单果重47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8。果实缢痕明显,位于果腰,将果肉分成上下两部分,形似 磨盘而得名据日本岛根大学教山村宏先生讲,在他的品种园内40多个品种中,房山磨盘柿在涩柿品种中品质是最好的。
然后,各自回住宿的人家吃饭。由于我们摄像组的四个女生住在第九组李子等住宿家庭的父母家,所以我们几个吃饭和她们一起。后来才得知这家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家。“小妹妹”也是我们摄像组成员,因而吃饭的时候三个男生摄像之一、小我三天的弟弟JY也过来和我们一起吃。
吃完饭各自回去休息。我赖在李子的床上一起睡了午觉。
下午三点开始分头在农户中间进行调查。摄像组分成两拨:wangge、貊、子漪去另一处跟拍小组活动;剩下我、JY、“小妹妹”、杨刚在大本营拍摄小组调查农户。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位中年大妈一直情绪激动的反复说她家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该得的140斤面粉的粮食补贴没有发下来。我们便对她进行了询问,并约定了次日8点去她家进行采访。
然后收工。回校长家吃晚饭。晚饭后又去大本营和老师汇报初步的进展情况。
汇报完后回住处洗澡。然后一场雷阵雨就落下来。
睡觉的时候,我们四个女生挤在一起。床是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的。呵~~“小妹妹”给我们讲她与JY的恋爱经过和勾画的未来梦想。真是幸福的孩子~~睹然心生羡慕。
为什么我就不能和一个人在一起呢?呵呵~!后话。

第二日
7点起床。洗漱。走到校长家吃饭。
饭后讨论今天采访内容。开始出现了一些分歧。最后确定我们要采访的线索。决定继续采访那位大妈。如果不能进展下去就转换主题,只做实习专题。
9点半去那位大妈家采访。她的家人说她不在。
我们在村子里拍了一些风景。决定改定方向前往村委会采访村主任,了解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问题。村主任说“我随便说,说完不负责任”。我第一次见有人这样说话。竟然可以说自己说话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我们想要问的他也说不清楚。涉及一些稍微尖锐一些问题的时候,他就说自己不清楚不知道。到后来我非常恼火。也许,我需要慢慢学习应对自己面对的采访的对象吧。不可能每个人都愿意接受采访,不管是实习还是以后正式工作。就像晚上我和阿羊讨论怎么会有人想让记者能够曝光一些问题、帮她的忙为她解决一些问题却又伸手跟记者说“我接受采访是要收钱的”。我真正明白的事情是我懂的太少了。事情往往不像我想象的这么简单。还是我太简单。不知道有这许多未知的事情,不懂得这许多未知的复杂的人和思想。
采访出来,在那条路上看到上上下下的都是我们系的这些人。一个村子原来真的是很小。而在学校里往往都很久见不到这些面孔。
和子漪他们回来吃饭。在路上看到一条狗。看似凶猛的冲了过来。子漪吓得不敢动。狗跑过去之后,我一个不小心就摔在了那条泥泞的泥水里。牛仔裤全是泥,鞋子也是。只好换衣服。还好带了另外的裤子。要不惨死了。
换掉衣服就回到校长家里吃饭。吃完饭回来午休。
3点起床。男生过来我们的住宿地。讨论了采访选题的可行性。最后决定做两手打算。
记得奶奶总是让我们摘他们院子里的杏吃。我们总是谨记老师说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天wangge终于拗不过奶奶的热情去摘了杏。我们开玩笑说他应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说那也不能伤害群众感情嘛。哈~~找到理由了。
4点回到大本营集中,小组汇报采访成果。老师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明天补充采访。完善调查报告。
汇报的过程几经曲折。开始的时候,外面下小雨,在客厅里。但是天实在太热,人又多。后来外面的雨停了,搬到了院子里。但是不久又下起雨来。大家便打着雨伞在雨地里汇报,老师听取汇报并提出建议。最后雨太大了,有些同学没带雨伞,又搬回客厅继续。
7点的时候,才轮到我们第十组摄像组的汇报。范老师、蒋老师肯定了我们要做的关于“140斤面粉哪里去了”的问题。希望我们客观地采访各方,可以制作出一个片子向外播出。但是谭老师由于我们副院长的关系不想做大这个片子,至少不想向外播出。但是经过范、蒋两个老师的帮忙说服,谭老师还是同意让我们继续做。但是不要向外播出。
将近8点我们才吃饭。然后回住宿地。我回来便躺在沙发上睡觉。10点后又睡不着。

昨日和安庆报社的李叔叔联系好假期回去实习的事。我要让自己一步步的走向社会,走向真正可以做新闻的地方。虽然我一直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不知道以后到底会怎么样。但是,我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让自己再继续沉溺在自己狭小的思维空间里。那些小的哀伤和小的悲乐,都是微不足道的,相对于一个理想和一个理性的思维来说。
发短信给阿羊,说已经搬出学校了。我还没还书给他呢。我的图书证找不到了。又要浪费一个暑假的时间不能看书了。只好自己又去淘了。
给良短信说了我要回去实习的事。但是,有一种客气在我看到短信的那一刹那呛住了我。我不知道是我的冷漠让我们成为了这样还是我们已经真的不能像亲兄妹那样说话了。“本是同根生”。却又这样的疏离。我终于知道我其实是不想念那个“家”的。我不知道那里还有什么让我留恋,或者说思念。
走得越远,越可以想一个人。是妈妈。而别的呢?山水?哪里都有山水,也能够看得到美丽的山水。兄妹么?我在外这么多年,已经认识了很多的人,都待我如亲的姐姐或妹妹。现在让我如何思念那个叫“家”的地方?

第三日
早上睡到7点半起床。昨天夜里睡得冷死了。在沙发上迷迷糊糊的差点掉到地上。
8点吃早饭。将近9点。然后去那位大妈家找她。我们已经习惯称她为“女一号”了。结果她去十渡了。我们只好执行第二个计划,去拍外景。在路上采访了几户农户。关于退耕还林的事儿。村里还是约有十多家没有得到粮食补贴。
然后回来吃饭。午休。下午也没做什么事。“女一号”还是没有回来。
晚饭前去大本营。看到摄影实验老师赵老师、以前教文学史和写作的安老师,以及silencer师兄来了。前几次活动,比如考研讲座和足球赛都没看见silencer师兄,没想到实习后期认识他了。
晚上洗完澡后和玉聊天。她讲起她的感情困惑。我们每个人总是有些不为人所知的心事。让我们的心感到如此的累。
后来“小妹妹”讲起她和JY勾画的未来。真是幸福、甜蜜的恋人!~~
吃了JY和“小妹妹”买的西瓜。回到奶奶家睡觉。
夜空中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低垂的星空,蕴藏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走向吧。如果信星象学的话。
夜凉如水。睡在沙发上,很久不能睡过去。很冷。却又发现自己额头很热。忽冷忽热。半醒半梦间,好像还给阿羊发了个短信。然后就没了意识。

转自:http://www.blogcn.com/wzfl/article/20056/22240907.shtml6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