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永安桃源洞记 三明旅游攻略 游记

[游记]永安桃源洞记 三明旅游攻略 游记

2008-03-16    kuailv.com

云雾缭绕

洞口

“桃花源”是一种地理文化景观,更是仕人阶层田园情怀与文化情结的寄托。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是桃花源的发明者,历代以降的仕人,也多为此心近陶而熏熏然、陶陶然。

闽中永安桃源洞正是这样一处地理人文景观。桃源洞古称栟榈山,以山上多栟榈树而得名。明代万历年间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的陈源湛,在栟榈山捐资建亭、台、楼、阁十余处,取“世外桃源”之意改栟榈山为桃源洞。这位辞官回乡

的陈司马,公元1605年在入口120米高的丹崖峭壁36米高处刻上“桃源洞口”四个大字。

陈司马满怀对桃花源的向往,改造了栟榈山。在桃源洞口,迎接游客的除了四个大字,还有大字下陈司马的一首七律诗。“点岫烟云闲去住,忘机鸥鸟自沉浮。武陵人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这位爱家爱乡的陈司马说,桃林还在,但陶大诗人笔下的武陵人已经很遥远了。在家乡的这桃源洞口,登山远眺慰藉了我自在闲适的生活情怀。

过丹崖石壁的桃源洞口,沿桃花涧缓步走在涧左的石径上,散生着小径的丛竹,草丛中石蒜开着粉红的小花,油茶树挂了青绿的果子,女游客在丛丛的紫罗兰花前留连。已近秋分时节,金桂花香像翘着尾巴的小狗,欢跑着扑过来迎接客人。过溪是一座石桥,桥后不远是一丛高拔的绿竹,竹影绿涧映着近山。顺溪逆着阳光望去,沿溪对望的山峰,凭空构勒出中国花瓶的轮廓。真似花香满溪不知处,疑是天外天客来。

同是在明万历年间,陈司马完成桃源洞工程二十余年后的1630年,即距今376年前的农历8月,一位“天外客”光临桃源洞,这就是将桃源洞美景传播四海的旅行家徐霞客。

阴历的8月14日,时近仲秋,雾气四起,暮色渐近。徐霞客由道士引导,登临桃源洞最著名的景点“一线天”。他在随后游记中写道:“其隙仅分一线,上劈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凿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徐霞客深有感慨:我见过的“一线天”也有几处,像武夷山、黄山、浮盖山等,但从未见过像桃源洞这样山体高大、气势逼人、距离之远、山壁整齐的“一线天”。

大旅行家的判断,在三百余年后今天获得了认证。转过一株百年树龄的金桂树,青苔绿壁上,红色的行书“全国之冠一线天”,出自闽籍客家原中国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将军之手。拾级而上,进入一线天的入口下,镶嵌着“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铭牌。

进入“一线天”,沿石阶陡直而上。导游提醒:“侧身,别碰着相机。慢慢走,可以三步一回头。”石壁上,钎凿的痕迹整齐,厚厚绿绿的青苔,手感湿润而柔软。回头看,一线天光明亮而遥远,整齐地从身后划向身前。越往前走,越是开阔而明亮。有好事者题“云梯”两字,以石条嵌在头顶石壁上。

出一线天再上,有一眼古井。传说是明朝正统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起义,自称“铲平王”。邓茂七在攻打南平时战死,他的侄儿邓伯孙退守贡川栟榈山一带,设寨固实,建了三道寨门和围墙,开凿了此井。古井凿于岩石之上而能有水,实是奇绝。据说以古井水煎茶,有“饮清泉、爽身心”之快感。下山不过几步路,游人能看到保存尚好的“倚门关”寨门。引人注目的是,二道寨门外题刻有南宋宰相李纲游栟榈山的一首七律诗,李纲称栟榈山“水石称为小武夷”。在遭贬不得意心境下,李纲发出了“天下幽奇多僻壤,真疑造化无人知”的感慨。

桃源洞深本非洞,一线天开有洞天。在陈源湛的心里,家乡的桃源洞总胜过遥不可及的武陵源吧?我愿桃源洞只是一个隐喻,是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从黑暗、痛苦和孤寂走出,不断走向光明、快乐和新生。或许,有了这样的态度,就能从桃源洞口,走进鲜花铺地的桃花源。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295577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