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NO.6 |
[游记]武夷山游记NO.6 |
2008-07-01 bokee.com |
分类:足迹—游记 2007.8.711:44作者:海木 | 评论:0 | 阅读:0 (六) 碑坊后还有一道古旧的石柱拱门,过了拱门才是正殿。整座纪念堂大概依照古代院落形式布局,因此散发着一种婉约而清淡的气息,恰若柳永的词作风格。正殿有一块棕底金字的匾,写着:白衣卿相,自然叫人想起他在《鹤冲天》里那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心高气傲。在正殿的殿前柱上有一对楹联:“心高意远风流才调足称奇 曲雅文华婉约词情人钦仰。”记录着柳永对宋词发展所做的千古永垂的贡献。殿内是陶制的古人生活像,有清雅的女子在玩弄古筝与琵琶,眉眼柔媚。也有游戏山水的画面。一派的怡然自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于古人逍遥自在的世界。当然,这里的古人特指柳永。 大殿的背后的墙面上,以浮雕形式刻写着柳永一生所作的《雨霖铃》、《蝶恋花》、《夜半乐》、《定风波》等主要词曲。占了整面墙,有十余首左右。惟缺憾之处是,这些浮雕上的字明显是今人所刻,缺乏年代的气质,其书法又拙劣,看不出任何美感,硬生生地破坏了其内容的柔美婉约感。 正殿的背后的左右侧则各是一个利落的小草坪,草坪上是当地人根据柳永词中的意境所做的雕塑,以浮雕作为屏风,构成立体的画面。其中一幅是柳永与情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屏风上是兰舟小荷,想必在表现《雨霖铃》。另一坐雕塑是同样是柳永的风流生活写照,手持金樽似是独饮,实则目光游离于屏风上一曼妙女子。 出了柳永纪念堂,又经过那块“渐入佳境”的碑坊,以及那上面的对联: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我于是觉得柳永的倜傥与才华,便是被武夷的丹山碧水给骄宠出来的。 武夷宫—大王峰景区,我们还有止止庵与大王峰两要点要去。而万春苑则是我们遭遇的一大惊喜,因为原本并未明确将其列人计划,没想到万春苑是去止止庵的必经景点。正值春天,万春苑呈现了绝佳的容貌,给你花团锦簇的视觉印象。万春苑讲究的是一种严谨对称的美,似乎每一株植物都乖顺地守着应有之地,加上沉静的红绿色的主色调,便显得喜悦而大气,犹如一位雍容高雅而又不失亲和力的贵夫人。“很适合拍婚纱照。。。。” 沿着小径不过百米,便到了止止庵。“道法自然”,止止庵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庵内香火倒是旺盛,有不少道士,不少善男信女。收藏物品很多,价值无法估量,诸如一位道长所介绍的****(忘了),好象是个****质地的鼎,的确是威武而神秘,据说是武夷山镇山之宝。于是“严禁拍摄”,“严禁触摸”的规矩很多。止止庵所占面积不小,但仍然在不断地修葺、扩建。从进入止止庵所感受到的流动的仙气,可想见这是许多道教人士的修道养性之地。 止止庵与大王峰可谓背道而驰,从止止庵走到大王峰的正规入口处,需耗多时。尤其是在考虑天色的情况下。因此当我们发现离止止庵不远处有条向上的小径,还有块石路标指明通往大王峰时,万分欣喜,决定就此而上。谁料一路上竟无一人一兽,愣是让我们事后有所恐怖。然独辟蹊径,自有妙哉。有别于那些普遍的纯粹用长石块垒砌起来的爬山路,我们走的这条的很大一截是直接在山上“裁”出来的,很窄,仅容一个过,而且每个小阶梯高度非常低。因为很危险,爬的时候不得不提着心,克制住四处看的念头,“登山不观光,观光不登山”这句话,终于在我们身上实施了。当时虽然已是下午时分,但是山上的太阳还是有些辣,于是汗流浃背的。实在撑不住时,我们稍作休息,还是望着那条一直蜿蜒的爬山路兴叹良久。
|
转自:http://ymigd.bokee.com/viewdiary.17139986.html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