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印象(晾晒2002年没有写完的游记) |
[游记]武夷山印象(晾晒2002年没有写完的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一、走近大自然 车到武夷山站,一出站口,就见四面青山环绕,像是张开臂弯的主人在迎接远方的客人;放眼望去,满目青翠一下子就拥入胸怀,只觉得浑身上下气韵流畅,天蓝得那样纯净,云飘得那般悠闲,让你的心情也随之飘逸。这是城市里那没有深浅和层次、灰蒙蒙一片的天空所无法企及的。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就像一个奇妙的过滤器,当你身临其境时,它就会在无声无息中把你内中繁杂之事、晦暗之气过滤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腔澄明的心境随绿波摇曳,随青山起伏,随白云飘荡。 跟着地方导游上了车,车就带着我们在田野中、小溪边逶迤而行,城市里钢筋水泥的建筑,灰白干燥的水泥路,穿梭的车辆和人群,喧嚣忙碌的氛围统统都被遗忘在脑后,冲击视野的是绿油油、活泼泼、充满新鲜生命气息的绿色植物,高的、矮的,草本的、木本的,一年生的、多年生的,都在张扬着生命的活力,而把一切收纳眼底时,那田畴中一块块田地就成了摆开的绿色棋局,起伏的山峦又如撒开的绿色舞裙。一路上溪流相伴,像是在给我们领路,溪水浅浅的、亮亮的、滑滑的,在鹅卵石上匍匐而流,水深的地方,时见白羽水鸟浮游其上。有了这活泼泼的溪水,田野和群山一下子就有了眼睛,有了灵性,有了款款的柔情,她像主人家一个纯情而活泼的少女一路笑着、跳着,引着你走回家去。 二、茶谊 汽车把一行人从武夷山火车站带到了夷祥酒店,一进大厅,就见左边休憩处有一个硕大敦厚、油光瞠亮的根雕茶几,几分率真,几分古朴,又几分典雅,造型取势皆随树根之态,虽经雕琢,可又显得十分随意。一平米左右的几面上平台参差,似有沟、桥、田、路,极尽山水之趣。上面还零乱地摆着茶勺、茶盏之类的茶具,好像刚刚有过一场茶艺表演。 下午爬完山,地导把大家带到茶叶研究所的一间表演茶艺的房间,房间不大,正中摆放着两三排矮竹椅,那是供游客观摩茶艺坐的;两个身着藕荷色大襟中装的女孩也有些山野、古朴之韵。介绍完武夷山岩茶的特殊身份后,茶艺表演就开始了。洗盏,用一根长柄木勺从茶筒里挑出一勺勺茶叶放入紫砂壶中,然后提起电热水壶,把壶嘴倾着,水壶随女孩的手臂倏地落下又倏地提起,壶里的水抛物线般优美地撞入紫砂壶中又细悠悠地收束在壶面上,盖上盖子,又朝上面浇水,壶盖上漫溢着茶水,小姐很利索地把一层浮水倒去,然后过滤到又一个茶盏中。另一个女孩发给我们一人一个品茶用的小巧的瓷白茶杯,茶杯呈碗形,底小口大,高度和口径都在一寸左右。既然是品茶,自然要小杯,给大杯,岂不成了牛饮。小姐给我们一一斟上,台上的女孩便指导我们如何品味,我们就都轻轻地呷上一口,茶一入口,只觉得苦,苦得大家眉皱鼻耸,含在嘴里抿着,慢慢地咽下过后,便又觉得舌面生津,一丝丝甜润就满口晕开,果然如小姐所说;按照小姐的指点,大家又呷一口矿泉水,那甜味就更突出了。 小姐一面继续表演,一面用福建口音的普通话介绍着武夷山岩茶的种种妙处。因为太流利,语速太快,以至于让人觉得她像一个职业化的机器人,因而也少了一些自然、闲适的意趣。雪菊、肉桂、大红袍、小红袍几道茶一一品过,下面进入了小姐劝买的程序。所有的人似乎都知道导游领游客购物是要拿回扣的,其实,价格倒在其次,只是一种眼睁睁被人摆布、受人蒙骗的感觉实在让人心气不顺;更觉得这种生意人的机敏与这餐霞饮露的茶叶极不相配,破坏了山水的情致,也破坏了游人的兴致。可是现在,不买吧,品了人家的茶,怎好一走了之;买吧,上百元一斤的茶叶肯定有猫腻。同行的欧医生一副深谙茶价阴谋的样子,便把那小姐报出的几种茶价一一拦腰去砍,砍得小姐满脸失望,知道这帮人不是大款,又没有绅士风度,白赔了一些茶叶和热情,便不再费口舌。离开的时候,小姐的脸上和我们的脸上都是讪讪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346f2010005sk.html2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