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有惊无险的武夷山之行(二) |
[游记]有惊无险的武夷山之行(二) |
2008-07-01 live.com |
2007/7/13 武夷山之行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在一阵类似排风扇声音的作用下,我和老公朦朦胧胧地从睡梦中醒来,起来一看才确定是下雨了。按照和导游的约定,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我们准时去吃早饭——酒店提供的自助餐,我们要了点白粥、馒头、萝卜干、咸蛋之类的东西,我们选了一个靠玻璃门的位置,门敞开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扑面而来。远离城市的喧嚣,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吃着简单的早饭,真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武夷山的萝卜干不知是不是农民自己手工做的,吃在嘴里更觉多了一份自然的清香甘甜,少了一份添加剂的辅助,感觉更像是世人垂青的绿色食品。可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向老公询问起关于对早饭的印象时,他的回答是,一般。哼,这个回答让我感觉很生气。我们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女孩一直朝我们打量,当她接收到我们向她投去的疑惑表情时,终于鼓起勇气走过来问我们:“你们是不是上海来的?” 就这样,我们跟随着这个导游开始了我们全新的旅程,原来她是厦门建发旅行社的。这个年轻导游长的比较娇小,打扮也比较朴素,肩背一个斜包,手持一把雨伞。不知道是不是和陌生人接触时本能的第一反应,一路上关于这个导游的年龄问题一直盘旋在我脑中。五月五日的武夷山是一个雨天,雨天总是给旅游带来不便,也无法给游客带来一份阳光的心情。幸好我和老公带了把伞,接着我们就坐上中巴前往武夷山,一路上我们才知道,这个团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路上跟导游侃了会,大家都觉得如果多几个人一起旅游的话,可能会比较好,两个人太显孤单,而人太多则又嘈杂,五六人的团正正好。这让我想起另外一支插曲:在我们办好去武夷山的所有手续之后,在一次聚会上,我的表哥表示如果他早知道我们要去的话就带家人跟我们一起去了,老公的大伯也说我们怎么没叫他儿子媳妇一起去,说他们平时找不到人一起去,看来如今的小青年对旅游还是充满热忱的,这也是个好现象,值得鼓励。就这样我们坐着中巴到达了天游峰,听说这是武夷山的一大景区,当地有一句俗话叫什么来着我记不清了,大意是如果来到武夷山不游天游峰的话,那就是白来的意思吧,感觉有点“不到天游非好汉”的味道。类似的山去过几座,但在雨天爬山却是第一次,雨越下越大,大到最后两个人撑一把伞也有被雨打湿的危险,于是老公无奈之下花七块钱买了一件雨披,要知道老公可是铁公鸡啊,能做出这一决定是多么的不容易,雨之大可见一斑。虽说花钱但还是明智的,因为后来总结经验才知道:山下能买到的东西千万不要跑到山上以后才买,那里的价格比山下贵的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口价,细想一下也是的:人家那么辛苦的把这些东西运到山上,又花人力又花物力的,当然成本要比山下的贵,所以价格自然上去了,另外雨具之类的东西他们也吃定你不会为了节省那么点钱再特地跑下山去买,就算你愿意再气喘吁吁跑下山,估计到山脚下时雨也停了。 就像雨天容易堵车一样,雨天的游客也似乎放慢了脚步,以至于在很多景点游客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我们的照相机不防水,这让我们在雨天拍照留念比较艰难,然而,此时我们带的电池又不配合照相机工作,总感觉要随时没电一样,这无疑对我们的游程来说雪上加霜。天游峰上下山的石阶大概有八百多阶,听说是当初蒋介石和宋美龄要来度假的时候,工人赶造的。我们从导游那里了解到:前两天来武夷山的游客比较多,而且那时的天气也比较热,都在三是六七度,我心中暗想:怎么就被我们赶上这个雨天了呢?我们问导游这雨会不会停,导游说如果越下越大的话估计不会停了,反之的话估计是阵雨,我在心中暗暗祈祷雨停,由于我们的团就我们两个人,导游送我们一段之后,就让我们跟他们团的其他导游上山了,然后她就去山下等我们。虽然送我们的路程比较短,但刚才关于这个导游的年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当然主动发问的是导游,她说看我们的皮肤比较光滑,年纪应该还小,于是我们就趁热打铁追问了她的年龄,原来她是八零年出生的,比我们大一岁。 由于下雨的关系,我们游览的速度与其说是旅游,更像是赶集,导游在山下见到我们时,惊叹道:“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游玩了,我还以为要很久呢”。游完之后等坐上中巴回酒店的时候,雨就停了,真是上帝保佑。 由于整个行程不包中晚饭,午饭的时候,导游询问我们午饭想怎么解决,我和老公商量一致决定午饭简单一点就可以了,比如小吃什么的,晚饭的话可以丰盛一点,点几个小菜,因为下午的游程比较紧,晚饭就可以悠闲一点,慢慢解决。了解我们的想法之后,导游帮我们介绍了一个吃午饭的地方,靠近我们住的酒店,其实是一条小街,有点美食一条街的架势,比起上海肯定有差距的,有小吃店,也有卖水果的,我们就去找了一家吃小吃的店,按照导游之前的提醒,我们先问好价格,然后再叫东西吃,老公要了一碗小馄饨,很有福建特色的那种,如果你在上海吃过福建千里香馄饨,大致就知道那馄饨长什么样了,还叫了一碗牛肉拉面,我也要了一碗牛肉拉面,外加一碗扬州炒饭。两个人吃了大概十五六块的样子,真是顿便宜的午饭啊!吃完饭,老板娘还不忘给我们上点茶,武夷山这个地方似乎是一个茶的家园,家家有茶,饭饭有茶。 下午导游把我们交给了另一个导游,是个男的,大概三十几岁的样子,我们两个人加入他所带的另一个团。这个男导游讲解的风格比较幽默风趣但又不那么不靠谱,所以听起来还是蛮舒服的,下午我们的目的地是虎啸岩,武夷山是一个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高达70左右,途中大巴穿梭在一片片绿绿的丛林中,置身其中自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服和惬意,仿佛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自由地做着深呼吸。这里似乎还原了大自然最原始的样子,太令人眷恋了。感觉待久了都会不习惯呼吸上海的空气了。听导游介绍说,有很多名人来过武夷山,都觉得桂林山水秀丽,三峡雄伟壮观,而武夷山则两者兼而有之。我觉得这话太有道理了,这也正是我自己的体会。 在虎啸岩景区,导游基本上和我们走在一起,顺便也同我们打招呼,说他们旅行社可能由于五一长假太忙碌,所以有些工作没有衔接好,以致我们第一天达到武夷山没人来接。还说他们的王经理今天晚上要请我们吃饭,以示歉意,希望我们不要拒绝。我和老公心下暗想:啊!这次我们没有人接机的事情怎么他们旅行社的人全知道了,看来还是搞得蛮大的么。按理说晚饭不好意思让他们破费,但我们商量下来如果不去的话,反而好像不给他们面子一样,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们的歉意了。 游览完虎啸岩景区,下午导游带我们去黄龙袍茶园品茶,这个茶园在当地还是很有名的,很多名人都去过,还留了影。这个团被领进一个茶室,边品茶边听茶艺小姐上课,从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关于茶的知识,比如红茶是养胃的,而绿茶是伤胃的,喝茶之前要洗一下茶,还有就是茶叶不能长时间浸泡在茶叶水里,浸泡超过三十分钟的茶叶就会有毒,所以说我们喝茶的时候应把泡好的茶尽可能地喝完,喝完再泡。如果泡好的茶喝不完,也应当把茶叶水和茶叶分离开来,另外放在一个容器里,而不应长时间地将茶叶浸泡在茶叶水中。喝茶本是极好的,但如果因长时间浸泡使茶叶水变毒的话,就弄巧成拙了。 这天的游程结束后,大巴开回酒店,刚进酒店,他们旅行社的王经理已经在酒店大厅等我们,手提两袋四听武夷山的大红袍茶叶,说是送给我们品尝,另外请我们一起吃晚饭,大家顺便认识一下,说得我们不好拒绝。晚饭我们在当地的一家叫红高粱的酒店吃的,菜的味道还不错,大家都喝了点啤酒,我对那盆炒河粉印象尤其好,只是对于三个人吃一大桌菜我还不是很习惯,何况三人中的一人还是陌生人。当然吃饭的感觉就没有那么轻松自在无拘无束了,那个看上去很老道的王经理,原来比我们还小些,是八一年12月31日出生的,怪不得他说八一年出生的人里他最小。聊着聊着,大家的距离又被拉近了些,聊他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的情景,以及现在的工作,还有就是马上打算结婚了之类的。聊了聊武夷山这个城市。晚饭吃完后,他说要叫车送我们回酒店,我们说不用,我们自己散步回去,反正也不是很远。他送了我们一段,另外还给我们报销第一天我们从机场打的到酒店的三十元钱,我和老公执意不要,他执意要给,我们也不好再推托。他还嘱咐我们不要坐在路边招揽生意的三轮车,以前有游客坐三轮车出过事情,被拉到一些角落打劫之类的,结果三轮车没有牌照又很难查。所以说出门在外还是要时刻小心啊。一路上我们慢慢散步回酒店,时值武夷山采茶的季节,放眼看去,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拣茶叶,然后包装好卖钱。我们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正在大人的搀扶下学走路,于是我一下子想起在家的儿子,马上拿手机打电话给儿子,那时儿子还不会讲话,但一听见我电话里的声音就哭了。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挂念儿”啊,呵呵……
|
转自:http://shenlinxiaqingmei.spaces.live.com/blog/cns!7aa458f399282922!840.entry3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