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之茶乡之旅-雨前流觞-中国网站联盟-社区.

[游记]武夷山游记之茶乡之旅-雨前流觞-中国网站联盟-社区.

2008-07-22    wzlm.cn

主题帖大中小 发表于 2007-12-23 21:23 只看该作者

武夷山游记之茶乡之旅

到武夷山的第三天,一早起来发现已经开始下起了雨。天气并没有因为下雨而阴冷。也许这也是武夷山的特色吧。

今天安排的是到大红袍景区游览,车子一路蜿蜒上山,十来分钟的功夫就到了景区门口儿,景区的入口门很小,除了售票处明显,大门几乎只是一个木制的门栏。因为下着雨,我们一行几人打着伞前行。

进入景区的路是由石板铺就的蜿蜒着向山里延伸,细雨把石板冲刷的泛着亮光,石板路的两旁是齐腰高的茶树,雨水把茶树的叶子清理的异常新绿。白色花瓣的黄色花蕊的当是茶花了,一阵幽香扑来,拌着绵绵细雨荡涤的空气,柔柔的润进肺里,让人不仅闭眼深吸,这就是所谓的陶醉吧。

雨中的茶花格外娇艳,幽香习习,不禁脱口赋诗以赞茶花:

一路幽香一路花

远离尘世驻岩家

风吹雨洗无所惧

零落成泥也护茶

两侧岩壁高悬,身旁茶园相伴,向上看山谷笼罩着层层的雾气,仿佛人入仙境。人未曾品酒,已被景色所醉。

导游不失时机的开始介绍起大红袍景区:

大红袍景区因“茶王之王”而名,大红袍茶树,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它生长于九龙窠峡谷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能获得“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滴落至此。泉水中附有各种有机物,使得土壤润泽肥沃。大红袍生长的地方海拔600多米,溪涧飞流,云雾缭绕,这里的土壤是由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所以很适合茶树生长。茶树两旁岩壁耸立,日照时间短,温差小,加之平时茶农管理精心,采制加工时,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和特殊的医药功效,闻名海内外。

传说从前天心寺和尚曾用这几株茶树上产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帝的病,皇帝将状元穿的红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于是红袍将茶树染红了。该处山壁有“大红袍”三个朱红大字。大红袍枝叶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椭圆形的,尖端向下垂,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带紫红色。每年早春茶树发芽的时候,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

大红袍的树龄已逾千年,现在九龙窠绝壁上仅剩四株,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它们,因而不用施肥它们也生长茂盛。每年的5月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大红袍采茶,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沿着石板路,一路上山,山路两边的岩壁上都种有茶树。导游说旅游开发的时候,政府让茶农搬出景区,只把茶树留在景区内,茶农们照顾自己的茶园就要从山下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山照顾自家的茶园,虽然平添的辛苦,但却保护了景区的自然环境。茶能明心,但需要明心的人去种植,茶农朴实如此。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到了传说中的“大红袍茶王”的脚下,抬头看去,离谷地百米的地方有一丛茶树,那茶树看不出有异于其他的茶树,只是旁边的岩壁上朱笔镌刻着“大红袍”三个字。游人纷纷在此留影,我也比划了一张。

看完茶王,一路下山,细雨蒙蒙依旧,伴随着阵阵茶花的幽香,空气异常的爽洁,含氧量极高,竟然不觉得上山下山有什么累的。下山的时候,路过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个老者招揽生意,他能将人物的名字画在武夷山的山水画里。我写下爸爸妈妈的名字,请他画入画中。老者画技娴熟,十余分钟就将画画成。替父母谢过他,我小心翼翼的将画卷好,放入背包。想必妈妈爸爸得了此画一定会开心的。

出了景区,导游安排去茶农家品茶。我们也明白,这是让我们去消费,但是到了武夷山不去买茶,实在是糟蹋此行。好在有风韵大姐同行,因她深谙茶道,有她在至少不会被蒙骗。来到一户茶农家,由于是旅游淡季又在下雨,茶农家的男人们出去街坊那里打麻将喝茶了,留下守家的是主妇。

暂且把她称呼为茶妇吧。茶妇四十岁左右,有着乡下人的淳朴。茶乡人待客之道当是以茶相敬。茶妇一边泡茶一边给我们介绍她家的茶园,墙上挂着她家茶在斗茶会上获奖的照片。一道洗茶,二道泡出,茶水点入杯盏中,茶香遂起。茶被吸入口中,两腮生津。侧目看风韵,只见她端起茶杯并不急于入口,而是微闭双目吸闻茶气后,才吸茶缓缓入口。品茶一定要吸进茶水,发出“咻咻”的声音。这样可以使茶气在口中回绕,尽享茶之香浓。二道茶罢,风韵问茶妇:“家中可还有好茶?”茶妇一顿,问道:“这茶已经是最好的了。”风韵笑笑:“这茶不能说好,只能说可喝。回甘不够,口感脱涩时间有些长。”茶妇的眼睛一亮道:“大姐,你可是会品茶的人,懂得茶韵了!”风韵微微一笑:“不敢不敢,只是有十余年的品茶经历而已。”我在一旁偷笑,斗品茶原来如此。风韵接着说:“老板娘不要再浪费其他的茶了,取你家的看家茶吧!若是真的好茶,我们就买些回去,价格虽你开。”茶妇笑着站起身一边向屋里走一边说:“既然大姐是会品茶的人,我就取自家藏的茶来吧!”过了一会儿,茶妇提一茶袋从内屋出来,抓出一小把茶投入重新冲洗过的茶具中,茶盏翻转,水去水来,又一道大红袍泡出。风韵端茶细品,我坐在一边等待大姐的品评而忘了品茶。茶妇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姐,也等待大姐对茶的品评。风韵微笑着放下茶盏道:“这茶是可以喝了。”茶妇长处一口气:“不瞒大姐,这样的茶,我家茶园每年也不过产二十斤左右,一半用来自家喝,一半那出来卖。”风韵冲我点头:“这茶不错,脱涩快,回甘醇厚、持久。咱们可以带些回去。”我笑笑:“你说好的,就带喽。”茶妇报出售价,的确很高,我和风韵没有还价,各自称了二两,那价格配得上这茶了。

转自:http://bbs.wzlm.cn/viewthread.php?tid=1370173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