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日记之福建游记 |
[游记]心情日记之福建游记 |
2008-06-10 bytravel.cn |
虎豹别墅,是著名爱国侨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先生于1946年冬兴建的。 在虎豹别墅胡文虎纪念馆买了他所谓的万金油,只是图个名字,其实没啥感觉,只是觉得新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他所谓的那么有效。买回来自己慢慢试试看呗。虎豹别墅后边也是一个小的村落,我们进去大概转了一下,在里面主要还是去找那个胡氏祖祠来得。祖祠的门坪上竖有十五支(因地震倒榻二支)石桅杆.其中有六支是蟠龙杆,用以纪念村中历代有功名的文臣武官.大坪前原先还有二十一支的木桅杆,因年久枯毁,仅存石夹。照了些照片后,我们就赶快往回返了,因为觉得路还是挺远的,我们就坐摩托车了。结果比较郁闷的是车好像给我们带过路口了,可是我们还没发现,以为没有到来的时候走的那个路口,所以下了车还一直往前走。一直走到了昨天晚上吃饭的那个饭馆,才发现自己走过了,害的我们绕了一个大圈子。回去后,他们有的人还没有起,我们就各自吃早饭了,又是牛肉丸,不喜欢吃,可是又没有别的。本来想尝尝他那边的芋子饺,但是被告知这个晚上也是才会有。早上没有。看来是没有口福了,只好去别的地方的时候再看看有没有这个特色菜了。 十点半,一行人终于整装完毕,出发了,早上区虎豹别墅的时候天上还有些多云,没想到我们出发的时候,太阳正直晒,很热,赶快多涂了些防晒霜,又坐上了那个“凯迪”车。车带我们去了振福楼。振福楼位于湖坑镇下南溪,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振福楼的大门面对着哗哗而来的南溪。振福楼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 振福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中厅高二丈、宽二丈二,两边是花岗岩石柱,上刻“振兴有庆瞻轮奂,福履同绥颂炽昌”的对联。楼外的右边是昔日的制烟工场、工人住房等;左边已坍塌的建筑原先是一座西洋式学堂和游艺场所,“文革”期间被毁。 振福楼建于1913年。建楼者苏振泰,贫苦出身。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 我们在振福楼参观的时间不长,就是现在观景台俯视了下全景,然后听导游介绍说这现在还有几个小景点在开发,但是听着她所说的那些花里胡梢的名字,就知道已经跟土楼没有什么太大联系了,有些失望。后来我们走近振福楼,去看了看其内部的特色。买了福建土楼的明信片。 从振福楼出来后我们就直接去了胡坑村,它这个地方也是已经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了,在村口有个牌坊,然后就是停车场售票处了。一开始大家也没有统一意见是晚上住在村子里的土楼里面,还是住在外边的旅馆。耽误了挺长时间的。后来由于队里有一对儿决定了住在外边,所以我们就先把东西放在他们的房间,其余的人在参观完了以后,再决定是否住在村子里的土楼。顺便在那个旅馆吃了饭。然后轻装上阵,去参观了。 走近村子,刚开始的建筑都是为了迎合旅游景点,设的导游图和管理处,虽然屋子是模仿土楼的样子,但是很小,而且是砖石结构的,看着让人觉得和其它的景色不太协调。再往深处走,就到了村子里面,未见其物先闻其声。老远,我们就听见很大的水声,到了近处,在小河上,还驾着一个水车。虽然知道这是水车,但是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还在转动着的水车,觉得很新鲜。沿着路接着往里面走,石子路,草坪,环境保护的挺好的,第一个看到的土楼,就是振成楼。我们说准备住的土楼就是这个。胡坑村里面比较有名的几个土楼,比如振成楼、福裕楼。其它的有些都记不太全了。先大致看了看我们晚上要住的楼――振成楼。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进去后,还真是感觉就到了客家人的人家一样,因为一层是他们做饭吃饭的地方,还是比较热闹的,洗菜洗衣服。。。我们没有上楼,准备等一会看要住宿的房间的时候再上去。就从振诚楼里出来往村子深处走了,去看看其它土楼。不过天气不好,刚走到一个小桥上,天就开始阴了,乌云上来的很快,这场雷阵雨来势凶猛,估计小不了,我们照了几张乌云的照片,然后就匆匆找避雨的地方了。看到了有个小店,店主那正在往屋里收拾东西。我们本来是准备只在她外边的棚子避会雨就算了,不过店主挺好心的,跟我们说在棚子那也不行,雨下大了,那还是会被淋的,邀请我们去她的店里面避会。屋子挺小挺昏暗的,没电,所以只点了支蜡烛,店主有两个女孩,小个点的很活泼,我们在跟店主聊天的时候,她也经常凑上来跟我们玩,店主还叫她唱歌给我们听,挺可爱的。雨下起来了,真的很大,而且还下了小冰雹,在屋里的我们,很庆幸找到了避雨的地方,也不知道其它人如何。这种雨,即使带了雨衣,也是不管用了。 跟店主聊了会天后,看雨小多了,就谢过他们,又出去了,因为她的店挺小的,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太麻烦人家了。她的店旁边就是福裕楼,我们顺道过去看了。振福楼是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清末,楼主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发了大财,富甲永定。他们还捐巨资兴办“日新学堂”。日新学堂也是由张星炳设计,是一所典雅富丽、中西合壁的学堂。 |
转自:http://cn.bytravel.cn/art/xqr/xqrjzfjyj/1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