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背包游武夷山的精彩历程-攻略经验分享攻略经验,赠10-30游币. |
[游记]背包游武夷山的精彩历程-攻略经验分享攻略经验,赠10-30游币. |
2008-06-10 51yala.com |
1#大中小 发表于 2007-6-22 09:56 只看该作者 背包游武夷山的精彩历程 5nXFdVAA.jpg (62.32 KB) 2007-6-22 09:56 今天是我這二十四年以來第一次一個人出遊,感覺很孤單, 不過也很刺激, 途上所遇到的都是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 文化上的差異造成了很多問題, 行為上, 習慣上都不能融和, 溝通倒是沒問題的, 但要是想談深入一點, 就沒那麼容易了, 正因為這個原故, 內心都充斥著一份危機感, 那种不安的情緒為身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不過, 沒秩序的文化傳統使我感到很累。 經過十個小時的硬座生活,車終於到南平站了,四十一塊到武夷火車站.邱先生來帶我去飯店。坐他的車到了三姑, 吃了晚飯就到我入住的飯店 第一天的行程是一線天跟虎嘯岩, 從後山反方向的登山而上, 經過一條稱為好漢坡的陡峭石階, 到了半入雲, 稍作休息再往前走, 不到幾分鐘就到了聚雲關, 一路再上, 很快就到集雲茶居, 從茶居右手邊走去, 下一條石階就走到虎乳前的觀景台, 再往前面些走就到過定命橋。沿路折返集雲茶居, 到賓曦洞, 又是供奉菩薩的石洞寺廟, 從沿山邊修建的鐵梯而下, 一步一驚心的一路下山, 到了一個裂谷下面就是語兒泉, 據說泉水流動, 撞激石塊發出如小孩說話的聲音, 因而得名。走過法雨懸河, 到了天成禪院看石觀音, 那是近幾年修的, 據說有位商人到武夷山遊玩, 經過天成禪院時對菩薩許願, 禱求兒子能出人頭, 後來願望成真了, 就來禪院捐錢,僧人們對她說出家人要錢也沒啥用, 該商人為酬謝神恩, 就在禪院旁的石壁上, 聘人雕了一個觀音像了。 經過普門兜, 一直走有個岩洞, 人家說那是虎口所在, 旁邊有一石塊伸出路上, 人們都得俯身而過, 於是石頭就被說成老虎舌了。彎腰走過虎舌之下, 再走不遠就是不浪舟。 不浪舟其實沒有舟, 那稱呼是一個意景罷了, 是說那個地方無風無浪, 平靜超然。在那裡有一木柱, 頂端燒焦了, 據說意思是代表一注清香, 為上面的天成禪院鼎盛香火。 一直再走下去就是花橋路, 通往出口的, 去不了一線天, 於是沿路折返, 再經過普門兜往下走,前往一線天。 一線天是一塊因地殼移斷裂的裂隙, 入口是個山洞, 陰涼的微風從洞裡吹出, 門口有出租手電筒的小攤位, 租一柄僅一元罷了, 由於習慣出門都會帶手電筒, 所以連一元都可以省掉, 從洞口進去, 先用手電筒了解一下洞裡情況, 抬頭往上看去, 一條裂隙透射著陽光, 但光線並不足以照明, 洞內清涼潮濕, 路面濕滑, 不平難走, 往上走分開左右二路, 都是單向行走, 不得回頭, 左邊是條比較好走的路, 寬闊一為,路程也短一點, 聽說几分鐘就可以完成, 比較適合長者和小孩; 右邊的路是比較陡峭的, 到處都滴著水, 開頭一段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沒照明工具會挺危險的, 再深入一點, 是一條向上的階梯, 梯級都很小很窄, 加上地上的積水, 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失足跌倒。 路越走越斜, 通道變得越來越窄, 以我魁梧的身型, 開始感到一點吃力, 在這個時候背著的相机和三腳架顯得份外沉重。路窄得迫使我則著身體艱難前進, 兩面石壁都滲著水, 我貼著石壁而走, 全身都給弄濕, 還黏著一些泥和一些菁苔, 十分狼狽。到了差不多中段位置, 光線開強了一點, 人們都互相拍照留念, 於是堵住了本來已經很窄的陝道。兩旁的菁苔如海綿般吸滿了水, 我的身輕輕一壓下去, 一股寒意真達心靡, 這刻我體會到什麼叫做石乳。 說到石乳,不得不提武夷地貌,據說武夷山在遠古時期是沿海的淺水區域,地勢隨著多次的造山運動拔地而起,斷裂出一個又一個深谷,原本埋在水底的岩石露出水面,天然的風化讓巨石和山峰出現一個一個的風化洞,千奇百怪,配合少許想像力,真的要看什麼就有什麼,所謂三分意像,七分想像正是此意。 武夷地貌其實跟丹霞山差不多,都統稱丹霞地貌,到處都是裂谷,巨石和土壤都帶著一些紅色,石多而泥土少,按道理樹木根本難以生存,但是整個武夷山充滿著一個又一個石隙生樹的跡,好像是生在玉女峰頂的樹,就成了玉人髮簪,鷹嘴岩上也有一棵,大概是皇母娘娘使這頭老鷹乖乖的呆好幾百萬年的石化針吧。 造就出這些故事和傳說的幕後功臣正是石乳,石乳就是菁苔所吸收的水,如母乳一樣,給樹木提供豐富的水份和養料,大自然的力量實在叫人嘆為觀止。 從一線天出來後,馬上又是一條陡峭的梯階,一直往下走必須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失足跌倒,一跌便會跌到底才停了。 下午九曲溪水竹筏,在橋頭等了一下那邊的遊客, 安排了我們一行四人跟另外兩位北京遊客併在一起, 輪候了約十多分就到我們了, 跟著邱先生吩咐, 各給了十塊辛苦錢撐船的兩位師傅, 他們果真的給我們沿途帶來不少歡樂, 一面撐一面給我們介紹沿途風光, 除了固意撐慢一點外, 又幫我們拍照, 十塊錢總算沒有白花。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漂流轉眼而過, 下竹筏的地方就是武夷宮了。 進去武夷宮, 看一下滿春園, 走到盡頭就是止止奄, 奄內都是一貫的一個寺廟, 供奉著佛像, 香火不算鼎盛, 亦沒什麼特色的。由止止奄再走就到水光石前面, 有些石刻在上面, 前面是個觀景台, 在那裡是個可以拍到玉女峰的好位置。 沿路折返, 再順道遊一下真真正正的武夷宮, 也就是「武夷名人館」, 看一下武夷文化和歷史, 然後就去吃飯了。 到晚一點的時候, 邱先生請了我去吃晚飯,跟他和他的一位朋友一道喝了點, 談笑風生的, 吃了一頓開眉飯, 也認識到邱先生接待的另一路遊客, 感覺真好。 第二天:跟別人拼車到景區, 第一站到龍川, 其實那只是一個小景區, 一條長長的樓梯直通頂點, 然後繞一個圈到後山下來, 一路真的是一步一景, 每走高一點, 瀑布就猛一點; 起點開始的時候倒覺得有點不知所謂, 因為所謂的什麼情侶瀑什麼的, 根本見面不如聞名, 不過一路走上去, 瀑布一個比一個的大, 水也一個比一個的猛, 到了那個紅岩飛瀑, 那股震撼力真的把我的心神攝住了, 水花四淺, 水聲潺潺, 真的很美, 第一次看見瀑布, 那一刻我除了發呆之外, 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回復過來後, 手就不停的拍著照。 依依不捨得的離開後更期待別的景色, 果然還有一個思源瀑, 在這條彷彿從天上直衝下來的水龍面前, 又是另一個震撼, 但始終覺得在它前面就是看不到它的全貌, 所以又繼續向前走, 那是正規的回程路, 通往後山的, 一般團體遊因為車輛安排關係, 都不會再走, 只會沿路回程, 但他們不走, 就是他們的損失, 因為再走不到十來分鐘, 回頭一看, 整條水龍活現眼前, 雖然路是難走一點, 不過十分值得。 到過龍川, 又走到了青龍瀑, 那是一個外國人的人體藝術創作地, 路是一如以往的上山下山, 全都是梯級, 那都是通往天國的階梯, 辛酸, 但到最後都是動人的景色, 由於時間關係, 我花了五塊坐車登頂再從上而下的走, 走著走著沿途美景美不勝收, 起伏高低的路, 引領著我前進, 突然聽到水聲洪洪, 我的心期待著, 腳也不自禁地走快了, 水聲越來越大, 如虎嘯, 如龍呤, 終於走到它前面, 高大雄偉, 水流不絕, 一瀉而下, 激起重重水花, 成了一片輕紗, 蓋住了這條青龍, 帶出其雄偉之外的一份溫柔綺纚。 青龍對它的客人也挺不錯的, 知道我們累了, 熱了, 就用它那清涼的輕紗為我們抹面消暑, 好讓我們有力氣走完餘下的路。 拜別青龍瀑後, 下一站就是生態自然保育區, 一路都是驅車前往, 道路是不平的碎石路, 坐在車上被拋上拋下的, 真的不好受, 好容易才來到第一站的自然博物園, 裡面都是標本, 武夷山內的飛禽走獸, 花鳥蟲魚, 無一不收館內, 雖然有點噁心,但卻大開眼界。 晃來晃去, 天旋地轉了老半天, 終於到了黃崗山頂, 那是一個廢棄的軍事機地, 到處荒蕪一片, 只有矮矮的小樹和草坪, 交雜著碎石, 並不是個有什麼觀賞價值的地方, 風很大, 霧從山腰而起, 本來刻著「一覽眾山小」五個大字的天然觀景台, 山沒看到, 就只看到一團霧, 一般雲與霧是一家的, 可惜就只有厚厚的霧, 似乎我與雲海也沒啥緣份。最後唯有帶著一點失望的心情下山回旅店。
|
转自:http://bbs.51yala.com/redirect.php?tid=9712&goto=lastpost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