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秀美厦门壮哉武夷山

[游记]秀美厦门壮哉武夷山

2008-05-22    sina.com.cn

阔天空”,起到突然见海的惊奇效果。瑞士园林专家赞叹说:“我们只有藏湖,
而厦门有藏海,十分难得。”二是“巧借”林尔嘉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
涨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来,转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窄的一个小海湾,
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就成涵纳大海、视野宽广、颇有层次的海上花园,这也
是菽庄最诱人的地方。三是“动静结合”坡面一片假山,按地支分列为“十二洞
天”,洞洞相连,让孩子们去追玩,显示出没的动景;坡边建有小亭小阁,休憩
观景,表现静谧的环境。海潮流动,长桥安卧;岸上花团锦簇,海中百舸争流。
这些都体现了动与静的交融与和谐,可谓匠心独具。林尔嘉对曲桥写下一首“四
四曲桥”七言诗:微云低抹暮山苍,雨后风轻入望凉,行过桥栏四十四,悬崖吹
下草花香。
钢琴博物馆:鼓浪屿素有音乐之岛的美称。鸦片战争以后,钢琴随基都教传
到鼓浪屿,起初只有教堂、教会学校弹奏,随后鼓浪屿人喜欢它,学会了弹奏,
而且水平越来越高,现岛上拥有钢琴超过400架,人均拥有量居全国之冠。一个多
世纪以来,岛上音乐人才辈出:中国的第一位女钢琴家周淑安,上海音乐学院钢
琴系主任李嘉禄,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钢琴演奏家殷承宗、许斐平、许斐星、
殷承基以及旅美钢琴演奏新星许兴艾等都是鼓浪屿人。据不完全统计,于今活跃
于中国乐坛的鼓浪屿人不下2002人,可以说鼓浪屿是音乐家的摇篮。
钢琴博物馆设在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内,面积450平方米,展出鼓浪屿旅居澳大
利亚的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1936年出生于鼓浪屿,曾到上海和比利时布鲁塞
尔皇家音乐学院深造,后定居澳大利亚墨尔本)毕生收藏的30台世界名古钢琴,
其中有19世纪上半叶美国制造的“士坦威”钢琴,澳地利“博森多福”钢琴,德

国制造的专供皇室使用的皇家钢琴。这里有稀世珍品镏金钢琴,有世界上最早的

四角钢琴、最大的立式钢琴、最老的手摇钢琴、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8个踏板4套

琴弦的古钢琴,体现了100多年来世界钢琴的制造技术和发展水平。如此规模、如

此众多的世界名古钢琴聚于一馆,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午饭后在厦门环岛路领略了海岸沙滩的秀美和国际会民中心的壮丽,之后参
观了胡里山古炮台。据介绍此4000多米就是小金门,但由于阴天看不太清楚,只能
依稀看出个轮廓。若是晴天,小金门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幅标语,可以看
得一清二楚。在大陆一侧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全市面积280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6个国营

农茶场,人口21万多。武夷山风景区位于武夷山市以南腔北调5公里处,南北长12

公里, 东西宽5公里,向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有36峰、72洞、

99岩,由砂砾岩层叠而成。群峰拔地而起,秀丽奇伟,千姿百态。是中国著名的风

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历史名山,秦汉以来,它就为各地羽士、禅家所盘踞,为无数

骚人、墨客所留连,写下了许多赞美武夷山的诗文,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摩崖石刻

以及神话传说。1999年12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

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夷山名的由来传说很多。据《陇西邑彭氏族谱》记载:黄帝8代孙因有功于
尧,受封为彭城子孙,此为彭姓之始,于是彭氏后裔就把他称为始祖,即彭祖。他做
过侯伯,殷末时为避世乱,带着彭武、彭夷两个儿子,从彭城(今徐州市)来到武
夷山住在幔亭峰下(现今武夷宫一带)开山种植。人们为了纪念开山有功之人,就
把彭武、彭夷的名字取来作为山名,把彭祖称为武夷君。在天游峰顶建有彭祖庙。
一是乘竹筏漂流九曲溪。乘竹筏漂流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特色旅游项目,有“不乘

筏漂流九曲溪,不算到过武夷山”之称。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盘绕景

区山中约9.5公里,是武夷山风景区中风景最奇特、最集中、游客最感兴趣的一个

景区。九曲的一至九,是由山下而上,逆流而数的,乘筏游九曲则是自九而一,顺

流而下。游人从星村镇九曲码头乘坐宽约2米、长约9米的古朴竹筏,经过约1.5小

时的冲波击浪后,在玉女峰下筏。顺流而下过程中,可尽情领略有惊无险的情趣。

盈盈一水,九折分明;曲曲异景,奇丽非凡;抬头见山景,俯首赏水色,侧耳听溪

流,伸手扶清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玉女峰是武夷山的标志,在二曲溪南,与大王峰隔溪相峙,其形似三姐妹亭亭玉
立得名。据导游介绍说:相传玉女三姐妹偷偷爱上大王,尤以三妹情重,但铁板鬼
从中破坏,向玉帝告密,被玉帝点化为石。为了防止他们继续相爱,把铁板鬼也点
化为石,唤作“铁板嶂”,用它把玉女与大王隔开。
二是游览一线天。一线天又名灵岩,在武夷山风景区南部。岩端倾斜而出,覆盖
着手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岩高60余米,岩顶裂隙长
100多米,宽不及1米。从伏羲洞入内仰观,可见天光一线。右步数十,折入风洞。
风洞二字为宋代徐自强所书。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使盛暑时节也会感到肌骨
透凉。绕过石廊就是灵岩洞。相传有一葛姓仙人曾在此降妖,故又称葛仙洞。
三是御园品茶。武夷山特产系列乌龙茶,最名贵的属大红袍,被誉为“茶中之王”。
品茶小姐告之,第一代大红袍只有三棵茶树,生长在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由于
产量极少,每年的产量最多为8两,最少为2两,这三棵茶树由市长亲自管理,只有
中央领导人来此才能品尝得到。1998年20克大红袍拍卖了15.68万元。现在从原母树
上截枝,培养出了第二代大红袍,但品味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大红袍的由来,民间传说较多,最主要的是两种:一是天心庙老方丈用九龙
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进京赶考举子的病,举子得中状元后,为感谢神茶救命之恩,回
到武夷山将身穿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人便给这茶取名为“大红袍”。二是古代
一位皇太后肚疼腹胀,卧床不起,请遍甸医,用尽灵丹妙药均不见效,最后是九龙窠
的神茶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命使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九龙窠致谢,
把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并御赐茶名为“大红袍”。
四是游览水帘洞。这里的洞为洞府之意。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宽各100多米。
《徐霞客游记》中对武夷山水帘洞作了描绘:水帘洞,危崖千仞,上突下嵌,泉从岩
顶堕下,岩既雄扩,泉亦高散,千条万缕悬空倾泻,亦大观也。其岩高矗上突,故崖
下构室数重,而飞泉犹落槛外。雨季泉水倾泻而下,异常壮观。但当日非雨季,泉水
较弱,从顶部冲下,仰看如珠盘倾翻,大珠小珠随风飘洒,仿佛悬挂的珠帘,别有一
番景致。宋代刘子(羽下军)携朱熹、刘浦在此讲学,故在崖下建有三贤祠以示纪念。
由于崖顶突出,终年不透雨,三贤祠上无房瓦。从崖顶伸出一草绳,用以引导泉水,
使泉水直落到崖下的水塘中。
天游峰。天游峰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是武夷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受时间限制主

要是爬山过程中路过的景点一观。
云窝:位于接笋峰西壁下,冬春清晨,常生云雾,故称云窝。明万历十一年兵部

侍郎陈省曾在此隐居。
茶洞:又名玉华洞、升仙洞。传说神仙送给一位终生为民办好事的乡间医生的

第一棵茶树就种在这里,所产之茶“甲于武夷”,故名茶洞。茶洞之奇不在于茶,

而在于它“峥嵘深锁”的境界。茶洞面积不过六七亩,周围却有接笋峰、隐屏峰等将

其团团围住,是一个幽深绝尘的佳境,是武夷山最佳的避暑胜地,历代都有人在洞内

卜筑隐居。走到茶洞左折,拾阶而上就可爬上天游峰顶。在石阶下的深处,有一泉水

从山顶流下,据说是仙女洗澡之处。石阶右侧有一龟形石,导游介绍说是,乌龟偷看

仙女洗澡被点化为石。
接笋峰:又名接笋岩、仙接峰。高约90米,尖锐直上,形同立笋,半腰横裂直痕,

仿佛折断又连接在一起,故名接笋。据传说,很早以前,峰下有一石堂寺,住有100

个和尚,其中99人不守佛规,纠缠乃至糟蹋年轻女香客的事时有发生。三皇元君闻知

此事,变作三个小姑娘来到武夷山试探,情况果然如此。待到和尚清晨到溪边挑水时,

拔出长剑,从寺后峭壁上砍下降块大岩石把石堂寺砸个稀烂,并把那99个和尚压成肉

饼。为让后人记住这个故事,三皇元君又将3块岩石重新接上,成了今天这样的接笋峰。
晒布岩:是一座如刀切斧劈般的巨大岩石,高达500米,宽约1000米,是武夷山风

景区中最大的岩石。受长年流水冲刷,岩壁上布满了数以千计的轨迹,最奇特的是半

腰之中有几道形同掌印的斑痕。西斜的阳光照到壁上,条缕更显分明,形同晒布,故

名“晒布岩”。相传,有一天清晨,赤脚大仙给王母娘娘奉献织女织成的云锦,路过

武夷山时被“碧水丹山”秀色所迷,便去游玩,待听到天宫击鼓时才想起云锦。回来

一看早被晨露打湿,便一一抖开晒在岩壁上。没想到正午炎日把云锦晒化,就连大脚

仙的手印也留在了岩壁之上,故又称“仙掌峰”。
文笔粗陋,各位见谅。谢谢!

二00一年十月十四日完成

文章引用自:

分类:游记

评论()阅读()圈子编辑打印有奖举报

前一篇:感叹武侯

后一篇:海天佛国普陀山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d645b5010002gs34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