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一隅 |
[游记]武夷山一隅 |
2008-05-22 sina.com.cn |
去年五月的时候,独自一人去了武夷山.去的时候,天气不是太好,从下车那一刻开始,一直在下雨.在那五天里,我收获了三样东西. 首先,武夷山独特的丹霞地貌是我之前未曾见过的,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九曲溪.一筏撑天下,九曲转机缘.当天下着雨,我们坐在竹筏上直打抖,因为一大清早起来去登大王峰,身上全部湿透,直到下午坐筏时,仍继续湿着.五月天,山中仍觉气温较低,身上寒气犹重,但是九曲溪一路风光旖旎,吸引着我们.有人形容武夷山是天然的盆景,浓缩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天造地设的美.我觉得这些优美的语言一点也不为过.同时,我觉得九曲溪的筏工,也应该算是这景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说明:这是武夷山的一处道观,当时道观后的山面是黄色的,绿绿的茶田,在缭绕的雾气中,有种似仙非仙的感觉) 第二是武夷的下梅古村.去下梅村是意外的收获,原本行程中是没有的,但因为雨一直下,要去爬山难度太大,于是大家商量去个安静的地方,我所租住的房东向我们推荐的下梅古村.下梅村仍有浓厚的古旧风情,之所以称为梅村是因为一条梅溪在村中贯流其间,据说,当年很多物资都是由此溪流向更远的地方,比如茶叶,比如圆木,是主要的交通运输途径.到我们去时,家家户户的人们仍坐在溪道旁几人一围着挑拣着茶叶.除了因梅溪不再当做是运输使用,而少了船支的泛溪上,两岸的人,两岸的房屋,似乎仍是旧时景. 梅溪旁的建筑似乎矮旧了些,但其实这可能属称市井之地,再向里,有很大高宅大院,它们有着明显的地位之分,权势之显.精美的门楹,威武的系马桩,宽大的中厅.当地的导游小古介绍说:梅村有精品民居,其中有邹氏家祠、古寺庙、大夫第、参军第、儒学正堂、隐士居、闺秀楼、古茶楼等10余处,分别代表了祠堂文化、宗教文化、文官文化、军事文化、教育文化、隐士文化、茶文化…….这里的古民居独具风格,它既不同于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不同于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不同于依山临海、顽石为墙的闽南民居,更不同于形似围城、聚族而居的客家土楼。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cd64b01008ilz.html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