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近武夷山 |
[游记]走近武夷山 |
2008-05-22 163.com |
久仰武夷山自然风光之美,总因琐事繁忙不得亲近,4月21日终于得机奔赴武夷山,亲历武夷山自然美景,体验武夷山的“吃、喝、漂、睹”。 睹:一块石头一座山 武夷山景区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整个武夷山脉的一部分,武夷山的得名有两种传说:唐尧时代有一长寿老翁隐居此山,生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率众农耕。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了武夷山;再一种说法是:此地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古越人的首领叫武夷君,后人就把此地称作武夷山了。西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在此设坛,用干鱼祭祀武夷君,唐天保年间,朝廷封武夷山为“天下名山”。 武夷山山与水的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的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块石头一座山”,景区内的山都是一块完整的石头,这恐怕是武夷山区别于其它景点的独特之处,就连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的天游峰景观也不例外。 天游峰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登上天游峰确实不轻松,沿着修在崖壁上狭窄的登峰台阶逐级而上,两旁是悬崖峭壁,胆小的人都不敢向两边看,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坠落。用气喘嘘嘘、汗流夹背、手足并用都不足以形容其艰苦。登山过程之狼狈,不堪形容,但当你登上山顶,站在一览台上时,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天公作美,云系充沛,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变幻莫测,起伏不定,风吹云荡,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宛如置身于仙境,邀游于天宫琼阁,所有的艰险,此时都化成了一声惊艳的感叹! 从一览台上凭栏远眺,但见群峰点点。俯瞰九曲溪, 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诸多峰岩连为一体。溪水蜿蜒,竹筏轻荡,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 犹如美丽的山水画卷,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峰上名木古树众多, 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难怪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要赞其为:“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峰顶胡麻涧旁的石壁上,有历代摩崖石刻近百处。其中最大一幅为“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题写。意思是说天游峰即是“武夷第一胜地”,理应号称“第一山”。也有人解释说,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占居的名山,就应该是天下“第一山”。不管哪种说法,不管是否第一,此山还是值得一看的。 漂:聆听武夷之韵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所在,到武夷山旅游有“不坐竹排,等于白来”之说。因一夜的大雨,溪水上涨,上午漂流被迫取消,我们于心不甘,一直等到下午2点,才传来可以漂的消息,于是我们一行人乘坐大巴直接来到星村镇的九曲溪码头,九曲溪立刻出现在眼前,宽不过百米的绿悠悠的溪水并未因一夜的大雨而变浑浊,依然平缓的向下游流淌着,因上午停漂而积压的游客挤满了星村九曲溪滩头,到下午4点导游依然没有买到票,因下一个景点还有近200公里的路程,为了安全我们只好放弃了漂流,而改为由导游讲介。 九曲溪两岸是典型的单斜丹霞地貌,分布着36奇峰、99 岩,所有峰岩顶斜、身陡、麓缓,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优越的气候和生境,又为群峰披上一层绿装,山麓峰巅、岩隙壑嶂都生长着翠绿的植被,造就了“石头上长树”的奇景,构成了罕风的自然山水景观。 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峰岩高低、河床宽窄、曲率大小、水流急缓、视域大小、视角仰俯等都达到绝妙的程度,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独特美景,溪光山色中溶注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登山可览碧水清溪,涉水能看奇峰异石,乘一叶古朴的竹筏顺溪而下,可赏奇拔秀伟、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形象美;可品泉歌鸟鸣、浪击轻舟、篙点褐石、绿树红花的色彩美;可看流水游鱼、浮云飞鸟、艄公游人的动态美;可睹云绕山嶂、雾锁峰腰、雨罩群峰的朦胧美,身临秀色美景,犹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聆听丰富有变奏的交响乐章,欣赏韵味独特的瑶池歌舞,品味韵律有致的美丽诗篇,如痴如醉,飘飘欲仙。这是武夷山自然景观的精华,堪称世界一绝。而我们终因没能聆听武夷山之韵而遗憾此行。 喝:品世界名茶 导游为了签单,将我们带到景区内的一个茶厂,大家鱼贯而入,进入一个大包间,待大家坐定后,两名茶妹在摆好的茶具和茶叶面前,开始介绍起武夷山特有的茶叶----大红袍。介绍完毕就是一系列的推销,我知道景区内茶叶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市面上的价格,为避免上当,我依然不动声色,尽管如此,从来就不辨茶质优劣的我,通过茶妹的介绍知道了大红袍还分为不同类型,正常人们市面上购买的只是二代、三代大红袍,多少也算掌握了点知识,特别是一代大红袍01年就拍出天价21万一斤,从而激起了我对大红袍的兴趣 ,便急于想一睹一代大红袍的尊容。 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著名大峡谷 “九龙窠”内。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独特的节理发育,使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条巨龙欲腾又伏。峡口矗立着一座浑圆的峰岩,象一颗龙珠居于九龙之间,势如九龙戏珠,高远眺望,维妙维俏。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劲松苍翠,修竹扶陈,绿意葱葱。久负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的最深底部,生长 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挺拔精神、枝繁叶茂。它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誉。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也有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而民间传说是明朝有一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然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病即痊愈。后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因此得名。 |
转自:http://sxsntjj.blog.163.com/blog/static/312999182007513108143073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