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之三: 不坐竹筏 等于白来 |
[游记]武夷山游记之三: 不坐竹筏 等于白来 |
2008-05-07 okshw.com |
8月21日早晨6:30出发,去九曲溪竹筏漂流。在入口处排队上竹筏,我们是第一批下水的游客,同乘一个竹排的游客是来自上海的一家人。 竹篙一点进入溪中,后面的排工就开腔了:“你们的导游有没有说过什么?”“没有”我从网上知道确实有一说,但仍然很坚决地否定:一是我们的导游真的没说过,二是不知道精明的上海朋友是否愿意对半支付这笔费用。排工马上加快了撑筏的速度,赶上了前面的竹筏:“我们今天逍遥游,你们是快乐游。”又补充说明:“有钱快乐游,无钱逍遥游!”这时,上海男主人低声和我说话了:“我们导游建议一般给艄公二十元,他们可以划慢点,详细介绍沿途景色的。”真的递钱过去,排工又客气起来了:“你们看着好再给。” 于是,前面的年纪大的“船老大”主要负责把方向,没说什么话。讲解的是后面自称“阳光大学水文系竹排专业毕业”、排龄21年的中年人。他一边撑着船,一边结合景点介绍讲着逗乐的笑话。也许是常年累月在这溪上漂泊,接触的人多,见多识广,幽默段子张嘴就来。 看到双峰挺立的双乳峰,说是有一个漂流外国小朋友看到了,惊呼:“这么大的奶,全世界baba都可以喂饱了!”远见巨大的山崖底部,有一个小庙遮盖着洞口,“阳光大学”毕业生又说:从前有三个和尚俩尼姑在此处修行。两对搂搂抱抱,剩下一个在放哨……真当阿弥陀佛!接待国内外游客多了,还知道内外有别,溪中有一圆形的岩石,说是牛粪,上面的孔是插鲜花的,对老外就说是生日蛋糕,上面用来插蜡烛,老外高兴得不得了:连说OK、OK,只好再祝他们多吃几块牛粪。 从九曲漂到一曲,9.5公里,全程一个半小时左右。水很清,深浅不一,有的地方不超过10公分,竹筏过的时候,明显的能感觉竹排擦到石头,最深的地方在四曲,据说有38米,也就是《西游记》电视剧拍白龙马出水的地方。难怪“舟行碧波上”时,筏边的水,绿、碧、蓝颜色不尽相同。沿途每一“曲”的山崖峭壁上,就有一处古人留下的赞美武夷山诗句的石刻,而排工不仅能随口吟诵,还不忘画蛇添足地加上几句自己胡编的打油诗。 两岸景色,不断变化:时而青山连绵,时而石壁高耸,时而绿树成林,时而沙滩横卧,更多的是有山有石有树有草的自然长堤。也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岩峰,它们都有着好听的名字,“孔雀开屏”、“双狮戏球”、“三仙聚会”、“玉女出浴”“墨鱼指路”。甚至还有惟妙惟肖的悉尼歌剧院、铁达尼号沉船、汉堡包、神州六号、酒坛、醋坛等形状的岩石,还别说,不点破看不出来,一点破真的越看越像!经排工有声有色的讲解,每座形似或神似的岩峰,都有一个信不信由你的故事…… 进入武夷山的标志——玉女峰,一幅“插花临水一奇峰,五骨冰肌处女容”的画卷迎面扑来……排工却说出一段传说:“玉女峰就是三姊妹峰,大姐爱插花,二姐爱涂脂抹粉,三姐爱上了武夷山大王后,未婚先孕,羞答答地躲在二姐背后。” 排工的生存状态,既劳动的辛苦,却又充满诗情画意。我想:如果能把九曲溪排工的笑话收集起来,不就是一本游客脍炙人口的《武夷山民间传说全集》吗? “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立生香谷生轻,方竹满溪。六六三三凝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郭沫若先生《人间仙境在武夷》全面鲜活地描绘了九曲溪的山光水色美景。竹筏漂流途经有武夷山第一胜地之称的天游峰时,我不禁举头瞻仰它那巍然傲立的风采,极目细辨,隐约可见沿着扶栏移动的点点游客身影。徐霞客曾赞扬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临近上岸一段,拐进“亚马逊运河”,水流平缓,树木迷蒙缠绕,倒映在河水中,碧水映绿林;又是一番别样风景。 上岸游宋街,参观自然博物馆,探悬棺之谜。在宋街全家各有收获:我5元买了开价15元的竹筏模型,老婆15元5把买了开价10元3把的牛角梳,儿子6元买了开价12元的象棋。 其实,宋街只是武夷宫的一部分。武夷宫是武夷山风景区最古老的道观,初建于唐天宝年间,宋扩建至300多间。现存两口龙井和万年宫、三清殿。现三清殿改设柳永纪念馆,朱熹纪念馆又改建成纪念彭祖等武夷山先民的纪念馆,因为张纪中在拍一部什么电视剧,临时挂上了“少林寺”,儿子在前面留了影,也算聊作今年没去成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安慰!
|
转自:http://tour.okshw.com/lvnews/200706/151017.html4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