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晓琴 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我,自小就喜欢水,喜欢它的清澈透明,喜欢它在微风中荡漾的涟漪,喜欢它在阳光下粼粼的金光……今夏游览了武夷山,见到了九曲溪,对水又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怀。 那天乘坐的竹排还没放稳,我们几个就迫不及待地跨了上去,急得撑筏的排工一个劲地招呼:“当心!当心脚下滑!”坐在特制的竹椅上,穿好救生衣,在排工嘹亮的“开排口罗”喊声中,竹排开始漂流了。热情的排工也开始履行起了职责:“首先,告诉大家这溪为什么叫‘九曲溪’。这盈盈一水,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发源而下。水绕山行,山随水变,共折为九曲,故得名‘九曲溪’。九曲溪每个弯道的景致各有千秋,呆会儿大家就会见到。今天我们是从‘九曲’出发,等你们见到两个大大的红字———‘一曲’时,我为你们的服务也就结束了。” 看到笨拙的竹排在一前一后两个排工的一撑一点中灵活地向前滑行着,低头凝望着碧幽幽的溪水,我忍不住把双脚伸了下去,“好舒服”三字还未出口,排工就发现了我:“哎,别把脚浸在水里。这水特凉,同你们那儿的不一样。况且我的竹篱随时会碰到你的脚的。乘竹排,安全最重要。”服务还真周到呀!我心头一热,忙把脚收了回来,却弯腰低头掬起一捧水来,吸了一口,顿时,一股凉丝丝甜润润的感觉布满全身。呵,这就是武夷山的水,九曲溪的水! “怎么样,味儿不错吧?”我的这一小动作被细心的排工发现了。“我到过你们那儿,你们那里的水呀,一个字———脏。同我们武夷山的水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沙哑的语气中明显透着自豪。的确,一路行来一路看,未曾见到水面上漂浮的丁点儿杂物,有的只是一眼能望到底的清澈的溪水和满溪底的大大小小的卵石。 想想也真是。这几年大力提倡环境卫生,经过整治,我们这儿的河道的确是比以前干净了许多,但河面上时不时漂浮着的污物仍会让人们叹息皱眉。 见我们都在嗑瓜子,热情的排工给了我们一个塑料袋,随塑料袋递上来的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溪水的干净靠我们大家哟!”我们相视一笑,再也不敢把瓜子壳随意扔进水里了。 竹排时而缓缓滑行,时而冲波击浪而下,两岸的山峰、悬崖也在变幻着不同的造型,一会儿像利剑,一会儿似铁壁……排工也及时地向我们介绍着一处处美丽的景致、一个个动听的传说,此时,才觉得眼睛不够用了…… “师傅,你们干这活的水性肯定很好吧?”视线离开了两岸的陡崖,我又跟这些排工聊上了。 “哪儿呀,一个都不会游泳的。”这一说,惊得我们都瞪大了眼睛,“唬我们吧?” “真的。”排工放慢了语调,“原因嘛,一来这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很凉,不适宜游泳;二来是为了保护这九曲溪呀。你想,你去游,他去游,大家都去游,这不把九曲溪给弄脏了。”至此,我全明白了,这蓝滢滢、清粼粼的九曲溪,是因为有了这些晒得黝黑的护水人啊! 一直埋怨我们这儿的河水脏,河水臭,可这又脏又臭的原因不正是“我们”亲手
造成的吗?!热爱水乡的人们,共同努力吧,还大自然一个水清清月朗朗的江南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