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专题之中山路 |
[游记]青岛专题之中山路 |
2008-05-22 sina.com.cn |
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了8年的殖民统治,在这条路上也留下了日本商号等许多遗迹。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斐迭里街更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遂改名为中山路。而当地的老市民们则简约地称之为“街里”。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街两侧云集了亚当斯大厦(现青岛第一百货)青岛咖啡饭店(今青岛饭店)、避暑旅馆、国货公司、“谦祥益”、“瑞蚨祥”等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绸布商店盛锡福鞋帽店、亨得利钟表眼镜店、春和楼饭庄、宏仁堂药店、山东大戏院(现中国电影院))相继开张,梅兰芳、周信芳、胡蝶、赵丹等名角都曾活跃在青岛的演艺圈。同时,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交通银行、私营的东莱银行先后在中山路设立,这些富丽堂皇的石砌大厦成为中山路的重要建筑、福禄寿电影院(现红星电影院)、万国理发店、天真照相馆、中国银行、东莱银行,以及青岛文物店、齐鲁书画社、侨汇商店、异型皮鞋店等新旧老字号几百户商家。早年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身着谦祥益,脚登盛锡福,手戴亨得利,喝酒春和楼。”而孩子们的目标则更为明确:“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不难看出,中山路在当地人心目中是他处所无法取代的“黄金之地”。 说唱艺人云集之地 商界中早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说法,中山路的繁荣使周围的一些狭小的街道受益匪浅。中山路北段西侧的江宁路,由3条长约50米的小街组成,因最早卖劈柴的小贩聚居于此,人称“劈柴院”。上世纪30年代前,这里是一片平房,后来盖起些二层楼房,临街是店铺,后面为出租住宅,人气随之升温,一些说书唱戏的艺人也来到此地,这里遂成为岛城赫赫有名的书场子、杂八地,有群严茶社、永安茶社等3个书场及落子馆。评词艺人葛兆洪、东路山东琴书艺人刘俊卿和刘俊霞、济南梨花大鼓名家谢大玉、济宁赵大顺(玉)、河南坠子艺人胡桂红、山东快书名家高元钧、西河大鼓名家刘泰卿等都曾在此演出或居住。相声大师马三立及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和单弦等京津艺人也前来献艺,足见其繁盛之景象。解放后,书场渐渐落败,却成为以饺子楼、锅贴铺、豆腐脑店领军的小吃街。80年初代至90年代中期,这里是全市最火的海鲜涮锅一条街,短短的街上海鲜店就达几十家,大排档式经营,活海鲜即选即烹,价格又相对便宜,每至饭口,人声鼎沸,烟气缭绕,好不热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c794f01000emv.html2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