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厦门游记(八)胡里山炮台:历史在这里沉思

[游记]厦门游记(八)胡里山炮台:历史在这里沉思

2008-07-01    sina.com.cn

东炮台上,只见一根黑黝黝巨大炮管伸苍穹,走近炮台,在一座钢筋混凝土厚达数米的巨大掩体下,我看见一只钢铁巨兽卧于其中,这是一尊全钢后膛炮,全长14米,炮高4.2米,重约60吨,炮筒口径28厘米,长13.96米,能旋转360度,射程1.6万米。是当时清政府从1893年生产的德国造克虏伯兵工厂购入,约花费白银八万两。这门被誉为“世界炮王”的克虏伯古炮,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最早、最完整、保留在炮台原址上的后膛海岸炮,已被“基尼斯世界纪录”记载。如果说炮台四周的土炮是这个战场的士兵,那毫无疑问,他一定是这座炮台的统领和将军,是这座炮台今时和昔日的真正主角。

我站在东炮台的战坪旁的介绍宣传栏阅读关于这尊克伯虏大炮的介绍,与我曾经参观过的古文物旁边介绍不同,栏中只有较少篇幅介绍了这尊古炮的基本资料,却用几米长的版面翔实的记载着这尊古炮耗资300多万元修复保养的整个过程,对古炮从清理的每个细节、从维复的每道工序、从保养的每个环节,不厌其详,夹杂着大量或许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读懂的钢质文物修复中术语,我不禁觉得奇怪,心想,这,有必要么?

负责古炮修复专家们,历时七年,他们寻访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翻阅数以万计的档案资料,甚至机密文件,研究的人物包括光绪皇帝、军机大臣、德国克虏伯家族。面对这尊在岁月风霜中日渐侵蚀、逐渐老去的克伯虏大炮,修复保养的过程也许正是唤醒这尊大炮曾经记忆的过程,也许正是中华民族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寻回历史记忆的过程,我想:宣传栏记载着的那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印证的也许正是我们寻回胡里山炮台那段百年历史记忆的艰辛。。。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派远征军入侵我国沿海。

1841年8月,英舰再次入侵,强大的英军舰队炮击长列炮台,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终因寡不敌众,长列炮台失守,所有大炮均被英军推入大海之中。

厦门长列炮台之战让当时的洋务派们强烈意识到“武器落后必遭挨打!”,必须“师夷以制夷”。鉴于此,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走遍世界考察军火,最后看中了德国埃森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克虏伯大炮。1891年清朝政府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购买了两门克虏伯大炮和两门副炮。

清光绪二十年间(1894年),我国东南沿海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要塞-胡里山炮台得以建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f76f101009unj.html6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