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峒是什么,茶峒在哪里?先前我不曾听说。“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做白河。”“白河的源流,从四川边境而来,从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发时可以直达川属的秀山。但属于湖南境界的,茶峒算是最后一个水码头。”这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让我踏访心仪已久的边城茶峒。那天天公不作美,细雨霏霏,让整个小山城朦朦胧胧。 茶峒与黔、渝接壤,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小南京”之美称。小山城确是一块天赐之地。前边是宽阔的河滩,清澈的流水;背后是苍翠的群山和幽篁。小山城诗意地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一些房子临河而建,吊脚楼晃晃悠悠地悬在水面上。临河的一排房子边就是街了。街是地道的石板街,约三四米宽的样子,依着山势蜿蜒曲折。踏着被岁月的脚步磨得光滑滑亮的石板街上,像是在九曲回廊的画中穿行。街道两旁的房屋挨挨挤挤,别致的翘檐,可看出是明清时的建筑风貌。昔日商贾云集的街道,如今显得有些冷清。据当地人说,赶集的日子,街道两旁店铺的生意很是红火。从学校这头街走去,慢悠悠地闲逛,约二三十分钟,就到了当年翠翠和她爷爷摆渡的河码头。 从昨天走进今天,河湾的歌声从未停息。风雨朦胧中,河流依旧静静地流淌,然而船工的号子、小贩的吆喝、南腔北调的口音,怎么就听不见了呢?河湾依旧是那条河湾,渡船已不是那条渡船,一条锃黑发亮的铁索紧紧地挽着两边的码头。如今摆渡的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头,他叫“蒋伯”。当我问及当年那个可爱的翠翠和那只小黄狗,他全然不知。码头已不再有成堆的货物,河面异常平静,昔日作为水运交通枢纽的使命已经结束,船工们成了地道的农民。我拉着铁索,限入了沉思:昔日那繁华的故事、那忧伤的故事是被岁月收藏了,还是遗弃了呢?望着那岛,我又似乎明白了什么。当地人告诉我,茶峒正在搞旅游开发,那是兴建的翠翠岛,还有百位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的5万余字《边城》全文碑林,也为河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