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泉州、晋江之行 |
[游记]泉州、晋江之行 |
2007-07-26 hx60.com |
泉州——晋江之行 入冬来连续的冬雨,让厦门人感到了冬日的微寒。16日早厦门老年大学一行22人,由校领导的亲帅,冒着细细霏霏的寒雨踏上走访之程。 首先在泉州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看到台湾与大陆的渊源传统和同宗同族的血缘亲情。 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展示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总投资1.8亿元,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分四层,面积为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 据介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厅总面积为7355平方米。其中,二楼为综合主题馆,面积3466平方米,根据闽台关系的“五缘”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分7部份设计布展。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馆,展厅面积2889平方米,将设立戏曲、民俗、建筑、工贸等专题内容,深入表现闽台关系。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游客休闲处和设备用房等。四楼为信息数字及研究中心。 博物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远古家园———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两地原始文化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 第二部分:血脉相亲———闽台两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 第三部分:隶属与共———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 第四部分:明清时期,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渡台把宝岛从荒芜之地开发为富庶之区。 第五部分:文脉相承———今天台湾的方言、祭器、民间工艺、手工技术等,仍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 第六部分:诸神同祀———福建移民赴台,带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 第七部分:风俗相通———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风俗相通,习惯相同。 从地理地貌的自然联系中,再通过博物馆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大陆先民在台湾没有成为孤岛前,是怎样从相连的陆上转移去台湾谋求发展的。 再从陈氏开发台湾,到郑成功一家三代建设台湾,再到施琅重新收复台湾;从台湾的农业生产、文化传承、商业发展、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展示了台湾与大陆的不能割断的种种渊源。 “连台湾的神都是从大陆请去的,都归大陆管……”导游的一句解说词犹引人深思。祖国的宝岛的回归只应是一个时间的迟早问题,这应该是两岸炎黄子孙的共识吧。 过午天渐晴朗,在温和的阳光下,车队向晋江老年大学进发。 一进大门,就让人惊羡不已:好气派呀!占地1万5千平米, 拥有校舍16000多平方米,规模雄伟,设备齐全。穿行在宽敞明亮的回廊上,站在百余平米的运动场地和同样大的会议大厅之中,看到庭院的绿地泳池,好不让人耳热心跳,在寸土寸金的厦门是怎敢如此奢望。 在会议室里,陈伏希校长简单地介绍了学校的情况。突出的特点是利用侨乡的资源优势,创建校董会及陈文栋奖教奖学基金会、丁和木体育基金会、丁希望文学基金会、蔡第镇学员福利基金会、曾秀润慈善基金会。以5字方针落实“增长知识 、提高素质、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这5个字是:新—创新是灵魂;质—质量促发展;活—激发学员兴趣;实—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众—依靠、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老年教育的发展,民主办学,广泛征求意见。陈校长讲到四抓四促,即:抓思想促创新,抓创新促质量,抓质量促发展,抓发展促效益。15年的发展,晋江老年大学已逐步成多学科、多形式、规范化的综合性的老年大学。被评为泉州市老年大学示范校、福建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自5月搬进新校舍以来的喜悦之情一扫而尽,正是天外有天。我们学校尚需努力发展,而且大有可发展的优势,老年教育事业正处于兴盛发展的大好时机,不进则退,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再创新高。 |
转自:http://www.hx60.com/2006-12/16/19333736214.html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