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东之行-泉州印象 |
[游记]山东之行-泉州印象 |
2007-07-16 bokee.com |
山东之行——泉州印象- - 走出有些阴暗的济南火车站,感觉有些阴凉,在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问好了下午去淄博的车后,便将自己的行李寄存了。在胡乱的吃了早饭后,就来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所在地,刚进入趵突泉公园就感到了北方空气中的那种舒服的干爽,实在是让人觉得舒服,这也让我改变了只维持不到1小时的对济南——泉州的印象。趵突泉公园内的奇石、绿树、鲜花、大大小小的泉、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都自成一派。清澈透明的泉水、富有文化气息的泉州人以及再也不会像上海那么拥挤的绿地,让我感到趵突泉的美,感到济南的文化气息,感到泉州的静。有种把家安在这里的感觉,我不停的用我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趵突泉的清澈美,吸收着济南的文化,也记录着自己的行程。在趵突泉里看到老舍先生写的趵突泉"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再到现场核实一下,我们便感到老人家的文笔是如此的美妙。 在泉边戏弄冰凉、透彻的泉水,并不时喝一口用双手捧起的泉水,用全身的感官去体验着泉水的动、静、彻、凉,真想时间永远停留在这里。晃悠悠的逛了半天,终于来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看着池中三股源源不断的泉水,我着迷了。那永不停息的涌动是一种永恒的动态美。泉与水、花与叶、馆与树、桥与墩、人与景,构成了世上最美的一幅画面。此外各种特色的泉与山石,现场的文化歌舞的表演,都深深地体现了济南的文化,体现济南的特有的安定与祥和。 走出趵突泉的北门,远远见到泉州广场上竖立的大型"曲"字状雕塑,登上泉州广场才感到山东人的直率的气概一览无遗,泉州广场是我见到的最大的广场,最气派的广场,就像山东的大路一样,给人一种宽广的心境,让人感到济南的整洁。也许是山东的地广人稀吧,相比江南的小镇,少了些精致,多了些豪放,多了些大手笔的发展和建设。也许是江南人太拘于小节和精致,而忽略了全局的布置吧。看到济南市中心的整体规划,漂亮的现代化建筑和古建筑的和谐合一;现代城市风光于历史文化风光的完美结合。一切在我的眼中是如此的美妙和漂亮。 中午我们乘车来到了大明湖畔的"湖畔人家"餐馆,这是一家典型的家庭式小餐馆,点了"红烧羊肉""醋酸鲶鱼""青椒土豆丝"几个小菜。这是我第一次吃山东的本地菜,第一感觉就是做工不是很精致,羊肉吃起来不是很烂。也许这和北方人特有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习惯有关系吧。醋酸鲶鱼味道倒是不错,分量也挺足的。吃完饭本来是想到大明湖划船的,早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北魏年间它就见诸文字,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可惜那天大明湖举行水上摩托艇比赛不能划船,因而我们遗憾的取消了这个划船的活动,只是在大明湖的周围转了转。从大明湖步行到济南商业文化中心非常近,秋天午后的阳光很柔和,晒在身上很舒服。用较为南方的词汇就是很惬意。看了济南的市中心商厦没什么特别之处,也许在上海生活过的缘故,看不出什么新鲜,在同伴的提议下我们坐车来到母亲河——黄河。 - 作者: 亚人 2004年10月11日, 星期一 07:42 加入博采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blog/tb.b?diaryID=146553 回复 |
转自:http://sunnyzero.bokee.com/146553.html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