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攻略】雪峰寺——江洋农场 客站—雪峰寺—枯木庵—山腰(音)—宝溪水库—大湖乡—纪念碑—寨上村—岭枚村—角洋村—江洋农场—铁岭—西客站 费用: 23元西客站—雪峰寺 10元 江洋农场—铁岭 10元 (角洋村—江洋农场 3元) 铁岭—西客站 3元 功略:在西客站乘到屏南.大桥.延坪方向的班车都途经雪峰寺,车程近2小时,下车后用半个小时参拜雪峰寺;枯木庵。沿枯木庵门口大路向右走,过石板桥走石板路,像是路旁有电线杆,沿着走就是了,大都是下坡路,山谷在路右边,近一小时下到山谷底部,有片菜地,(不见得会有人,)连接上机耕道,走右边的机耕道先过溪再往上,走十分种的样子可见右侧对面山上有条明显的石板道,路边还有风水树—古松。下到山谷底穿过农田,走石板道向上到洋中自然村(0:30)。洋中村—宝溪水库—大湖乡都是简易公路(0:50)。在大湖午餐。大湖到西客站有班车,票价十来块。午餐后去参拜大湖抗日纪念碑,碑上有国内难见的蒋介石亲笔手书。下纪念碑后右边顺小路走,路二旁都是巨大的柳杉,一直延续到寨上村(0:25)。在寨上村问清到岭枚村的线路,往南沿机耕道走到村后山凹处(志雄关),走右边防火道十来分钟,见到明显三叉口走左边下山到岭枚村。再由岭枚村到角洋村(1:30)。角洋村通简易公路分别到大湖.大坪.坂头.江洋农场,但没有班车在此可包车经江洋农场,到铁岭转车再返西客站。若没车可包或时间尚早,再沿简易公路走五公里到江洋农场包车。该线路也是极佳徒步线路之一。只不过是线路较长,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枯木庵—洋中自然村;寨上村—岭枚村全程无人区。寨上村—角洋村分路极多需注意。大湖乡—角洋村巨大的柳杉树分立在路旁十分经典。 雪峰寺:又称崇圣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在闽侯县与罗源、古田、闽清等4县交界处的雪峰山中,距福州77公里。雪峰寺有“南方第一刹”之称,是佛教禅宗五家宗派中云门宗、法眼宗的发源地。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雪峰山势峭拔。据传,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问崇圣寺高僧义存,山上有何奇景,义存答:“山顶暑月,犹有积雪”,因改山名为雪峰。雪峰寺鼎盛时有殿堂房屋千余间,僧众1500多人,后屡经兴废。80年代后,得海外捐助累计400多万元,重建天王殿、钟鼓楼,维修大雄宝殿、法堂等。寺内及周围有枯木庵、金鳌桥、难提塔、无字碑、罗汉岩、望州亭和应潮泉等24景,还保存有珍贵经典如《碛砂经藏》、印度梵文《贝叶经》和整部《频迦藏》8000多卷等。 难提塔,又名祖师塔,是义存的肉身塔。塔如园钟,上有石卵二百余粒,有“卵石爆花”的传说。 枯木庵,为重檐九重顶二层建筑,1974年重修。庵内一株枯木树龄已3000多年,树高3.2米,直径2.27米,树围7.13米。树腹中空,可容10余人。南面开一门洞,相传是义存初入山时的栖身之处。枯木内外原有唐、宋、明题刻20多处,多已风化剥蚀,仅存唐代题刻一条19字,在国内独一无二,称“树腹碑”。枯木庵树腹题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前4株古柽高耸,相传前两株分别为王审知和开山祖师义存手植。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身伫立在青山峻岭之巅,仿佛与天际连成一线。沿272节台阶而上,纪念272位将士的墓碑前方,正是当年逼退日军的志雄关——抗日英雄郭志雄的牺牲地。1941年5月下旬那是一场改变抗日战争东南格局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共击毙日军700多人,俘虏20多人,宣告驻闽日军与浙、赣日军联络的企图破产。此后,日军被迫退守福清、长乐、连江、福州等处,再也未能深入福建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