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穿越鼓山-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穿越鼓山-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7-09-06 luker.cn |
眺望,六连迭峰一峰高似一峰,峰峰向上,就像六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妩媚 ;山脚的雾霭聚集成白云,升腾着、翻滚着,变幻着少女时尚的衣裙。回头西望,天宫峰侧后,山崖直立,半腰一酷似拇指山紧紧依靠,佛徒常常以邦子联想,正敲一石鼓,虽应了石鼓山之音,难免缺乏幻想;我看更像是一对母子,婴儿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正在嘤嘤述说,母亲端庄靓丽,望着呀呀学语的幼子,露出深深地爱恋,不如就叫母子情深峰。北去缓缓的山梁,通向鼓山的最高峰—老石台。老石台为鼓山之极,海拔891米,该峰周围山势陡峭,怪石林立,因峰顶突兀矗立起一块巨型长方石台而得名,常仰慕登老石台而小天下之情怀,终因未登顶而抱憾,这次因为要穿越鼓山,也难于遂愿,只好留作梦里的思念。 走到这里已多半天时间,右腿膝关节隐隐作疼,这还是那年登黄山时落下的病根,为体验攀登的快乐,我曾和几位同事从黄山脚下用了近三个小时快步登上了黄山第二高峰—天都峰。可能拉伤了关节,到现在走路长了就出毛病,只好和潇潇小憩。 这里是鼓山腹地,人烟罕至,草木葱郁,一片高山草甸气象。向阳的山坡上,草长得又高又稠密,刚刚淋过雨水的小草,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属般的珠光,散发着清香;几株野山菊娇艳的黄花在嫩草的衬托下,更显的妩媚;大山隔绝了喧嚣,四周一片寂静,懒散地侧卧在清凉的石板上,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仿佛置身于瑶池仙境,天外净土,我愿长卧不愿起。 人在征途身不由己,即使我们选择自由的旅行也无法遏制向前的冲动,前方永远充满着诱惑,迫使你继续前行。 爬过几道山岭,越过鼓山第二高峰石圣山右侧的山坳,就进入鼓山东部,山势渐渐走低。 皇姑庵处于石圣山面东半山腰的悬崖底下,背靠山崖,三面环山,脚下一条沟壑伸向远方,庵下一块巨石隆起直泻沟底,人工雕凿的台阶似天梯直通庵前。庵门是城墙式建筑,门洞上是阁楼,进的庵来,几棵高大的古柏似与高山比肩,把个不大的院落收拢在自己的怀抱。大部分房屋已塌落,只留下断墙残基,靠山崖近里的地方,翻建了两间不大的庙宇。庙后峭壁上凿有一石窟,名曰太清庵朝阳洞,说是北齐武平年间所凿,也就是公元566-570年,距今也有一千四百余年了。窟门左边凿有天王象,不知为什么右边没有,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人进去可直立,六、七平米的样子,石窟墙壁上刻有文字,为明朝嘉靖年间所书,记叙了洞窟的雕凿,但和今人考据不同。 庵的左侧有一天然山洞,洞深二十余米,宽十余米,内建有一小庙,从洞外清朝光绪年间树立的石碑知道是玉皇殿。洞内静谧悄悄,凉爽宜人,一泓清水粼粼,山泉顺大山的缝隙渗出,落在水面上,叮咚作响,人们叫它水帘洞。但在此洞上方登几十步台阶,还有一洞, 内有孙悟空塑像,孙猴顽皮无私,偏居一偶,竟把自己的水帘洞让与玉皇大帝。其实是信徒们使然。 太阳落到了大山的后面,整个庙宇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坐在庙前的平地上,山风习习,枝叶斑斑,庙窟森森,更增加了几分萧杀。低头眼前的石几,似乎刻有文字,细看竟是明朝万历27年的残碑,四百年的风雨,阅尽了人世间的沧桑,古人无声的刹那,积淀在大山的深处,延续着传统的悠悠,还将亿万斯年。 顺天梯直下沟底,山道边怪石林立,峭壁嶙峋,弯弯曲曲通向山外,渐渐的山道旁有了些梯田,山势也缓了许多。 雨后的斜阳辉照着身后黛青的山峰,不远的山坡上,羊群像朵朵白云,游荡在青山绿草间,牧羊人嗨嗨的吆喝声在山谷间回荡,人无踪迹,声振林木,惊起了山鸟直升云天。 前面终于有了村子,村外女童牵着两只山羊正在吃草,羊羔通体雪白,看到了生人眼里露出了惊恐,潇潇童心未泯,驻足与羔羊亲昵。向村童讯问得知,此地是寺后坡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村民大部分已搬到山下面去了,只是几户放羊的人家还在山上住。问她水浴寺怎么走,村童指着南面的一道山梁说,翻过去那道山就到了。 水浴寺又称小响堂寺,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寺小而得名。该寺分石窟和寺院两部分,东侧为寺院,没有围墙的院落殿堂也是三进,但只有一殿看起来还是先前的建筑,其他的庙堂和塑像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建的,没了前人的精细,少了历史的深沉,只是色彩的渲染和粗糙的堆砌。 在寺的西侧,东西走向的一处石灰岩崖壁上,坐落着两座石窟。西窟凿于北齐时代,和北响堂石窟始凿年代差不多。东窟凿于北宋初年,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寺的前面有北宋端拱二年(989)三月和同年十月的经幢两座,资料上介绍西侧经幢丢失上两段,东侧的完好,但看到东侧的经幢上部也没了,向守寺的人打听,最近不长时间被盗贼偷去了,好几吨重的东西,非一人所为,可能是文物盗窃集团,好像案子已破,但东西还没有运回来。一千多年的古物,盗贼轻易得手,确实应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了。从残留的部分看,两座经幢均为八角柱,由仿古建筑结构的屋檐,做工精细。碑有古乐器箜篌,吹笙,歌舞伎等,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出水浴寺到可乘车的永峰公路有三、四里路程,但路途平淡无奇,回到城里已是华灯初上。溶入滚滚的人流,看不到了自我,但古寺、石窟、山峦、险道,还有一身的疲惫,长久的在心头回味。 二00三年十月于峰峰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4898&ArticlePage=2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