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翠海丹崖,路长,脚长——鼓山游记之三 |
[游记]翠海丹崖,路长,脚长——鼓山游记之三 |
2007-07-21 |
翠海丹崖,路长,脚长? ——鼓山游记之三 石刻篇 在这青砖铺切的古台上,晨风拂过,足以让每一位旅人思绪飞扬。可婧婧是例外的,她已来十来次了。习惯了的事总会让人少了许多心思。她从背包里拿出很多好吃的,酸酸的乌梅,甜甜的橄榄,送给我们一一品尝.我想呀,出去旅行总要叫上女生的,有她们在,好吃的还会少吗? “路还远着呢!好看的还多,别在这里耽搁时间了。”婧婧在一边督促着。 山越是到了高处,最明显的变化要数地表的植被了,刚才在山下的时候,只有高大的稀树生长,到了半山腰已是密林丛丛,少了人儿的打扰,树木就自然得格外从容了。行走在这幽静的山林里,古树苍苍,游人早已沉醉,只有偶尔的几声鸟鸣,惊碎了晨光。 这时,从密林的深处透出了一点赭红,走到近前赫然的一块巨石上刻着书法家蔡襄的“忘归岩”。这就到了鼓山的摩崖石刻处。在这些许的石刻上,有“登山有益”的标语、“国货就国”的口号、名人“忘归”的感怀、“南无阿弥陀佛”的佛曰,只要你去寻觅,就会发现古往今来,有多少想法,就会有多少表达。石刻上的字,时而楷,庄重有力;时而隶,古朴狂野。你看,这一撇,圆融内敛;那一捺,突兀有力,再加上岩石的自己斜度和自然的雕琢,映入眼帘的字个个争之欲出。我在这里遥想,在这幽林处曾有过的喧闹的年代,那激情的岁月,以及石刻匠们曾有过的忙碌。但一切都过去了,归于永恒的总是宁静。到了后来,来了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爬到石崖的高处,与这石刻合影,告诉这山我也来过。 亿万年前,山不认识我 亿万年后,有我在这里呆的一刻 告诉山它曾与我合影 山能否记忆 我不曾问过 评论 (1) | |
原始链接:http://fuguizhang.blog.sohu.com/16694796.html |
转自:3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