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州鼓山游记

[游记]福州鼓山游记

2007-07-25    sina.com.cn

2006年6月28日清晨6点,我随清弟骑摩托从屏西出发,一起登鼓山。

登山的小路游人如织,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有年轻人,更有老大爷老太太,其中不少人是来早锻炼的。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打着赤膊,气喘吁吁,但充满欢乐气氛。虽然鼓山建有游览索道,但索道车只是空转,并没有人乘坐。

过了“乘云亭”,到了“半山”,太阳尚未出来,尽管已走得汗流浃背,但仍觉得山上凉爽宜人,心情特别轻松。从登庐山、登泰山的往事想起自己求学、工作四十多年的经历,就如登山一样,脚踏实地,努力攀登。尽管未曾有过大红大紫、轰轰烈烈,但默默奉献,尽心尽力,满腔热情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算是小有成就吧。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处长,退休后本想可安享晚年生活,无奈现在实施“退休双轨制”,把从企业退休的人打入社会底层。

我们哥俩正聊着,一位登山老者插话接过我们的话题:“这个社会太让人失望了,那个号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改革家”太可憎了,首先,他的刀总是对着劳动大众,下岗、失业,看不起病,读不起书,这算什么改革?其次,现在款爷最神气,耀武扬威,胡作非为,官场贪污腐败,有权的人就有钱,有钱的人就有权,还有没有社会正义和真理?第三,过河拆桥。企业干部、知识分子为国家振兴呕心沥血、奉献才智,如果没有他们的奉献,能有社会的今天吗?我们的抽屉里有的是‘优秀企业家’、技术职称证书、发明创造奖状,现在退休了,就翻脸不认人。一个国家怎能陷于不仁不义?”萍水相逢的老者满脸怒气,慷慨激昂。听口气,他不仅是高级工程师,可能更是位企业家,但现在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年青时我们是社会精英,学理工,报效祖国,数十年来把人民的事业看做自己的生命,技术创新,体制改革,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改革家”把我们打入社会最底层。这太不公平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又一老者加入我们的议论。真是怨声载道啊。

‘改变这种局面’,我没有多大信心。握有权力的既得利益者,愿意同你谈公正、公平!?“牢骚太盛防肠断”,只是徒叹奈何而已,“善哉”。

转眼到了“欲罢不能”。
摩崖“欲罢不能”旁另有石刻“宜勉力”,这是古人为攀登者的加油声。过去每到此地总要停下来喘气,累了,可今天我发现自己特别轻松,猜想乃平日登楼锻炼的结果。平时我每日上下楼爬梯至少500级,而登鼓山小道不就1897级台阶吗?

“欲罢不能”旁的观音菩萨庙烟雾缭绕,不少信男信女在此顶礼膜拜。“老天和神明没有抛弃我们,他们在保佑我们,同平民百姓最亲。”我对老弟说:“这两年我们的两个孙子先后出世,这是上苍赐给我们的大礼!真的得感天谢地啊!如果双亲尚在,他们将是何等高兴”。

在 “毋息半途”的鼓励声中,饱览“一壑风烟”、“霖雨苍生”,向涌泉寺走去。

鼓山是佛教名山,一路是“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添福寿佛”等佛语,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路须平”、“心净意只”、“知恩报恩”等劝人行善的佛家信条。

涌泉寺前仍然是那幅飘然世外的对联:“尘外不相问几阅桑田几沧海,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十方化境悟禅连欣笑口大开到处讬欢天喜地,万劫名场超众相羡宽怀独坦所居皆福海寿山”。

寺内钟鼓楼因5月19日“珍珠”台风所毁,今仍在大修中。登上“石鼓名山”回廊,迎面供奉佛祖“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来”的大殿,殿内一幅“登斯宝地应知华堂法界宛尔全彰┅,瞻彼灵仪便觉菩提道场俨然未散┅”,殿门口挂着“艻崱巍巍千古秀,灵源湛湛万年清”对联。一切同二十年前无异。

出涌泉寺我们分别以寺为背景,在护院石狮前留影。1986年3月我们在同一地方拍过一张照片,转眼过去二十年了。

过“放生池”,“曲径通幽”到了灵源洞。灵源洞摩崖石刻林立,其中有“喝水岩”、“心游极乐”,“忘归石”等。题句“喝水东流禅心归寂,重峰北拱法地最高”,描述了喝水东流的故事,点明了“禅心归寂”的主题。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对名利场不要孜孜以求,归寂禅心,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便是极乐世界、福海寿山,便可笑口常开。

鼓山摩崖留下许多宋理学大师朱熹的胜迹。不仅有后人篆刻的朱熹手书“忠孝节义”,更有朱熹题文。宋淳熙间朱熹避伪学禁来福州,名山胜迹,仗履几遍。淳熙十四年访竭鼓山方丈元嗣,在山上留下石刻:“淳熙丁未(1187年) 晦翁(朱熹)来竭鼓山嗣公(方丈元嗣)于灵原遂登水云亭空怀四川子直侍郎(宋室皇族,福州郡守,时为四川制置使赵汝愚),同游有清漳王子合,郡人陈肤仲,潘谦之,黄子方,僧端友。”潘谦之乃瓜山理学家潘柄也。赵子直于四年后(淳熙辛亥九月二十)见此题刻,无限感慨,随答一诗:“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人生祗如此,危栏独倚更裴回。”

在“天风海涛”处徘徊,算是“发思古之幽情”吧。

接着,我们来到“国师岩”。 “国师岩”和“水云亭”都是国师朱熹讲学的地方。“国师岩”地处山谷,环境幽静,灵源溪水在山谷中淙淙回响,故有岩刻“听水”者。溯流而上有崖刻“顽石点头”,画中人物似是“禅心归寂”的古代学者,让我记起一首古诗:“问君何意归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今天登佛教名山,接受了一番佛家思想洗礼。

过几天(7月2日)即是父亲逝世二十七周年忌日,我们在“国师岩”青松白云下回忆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也算是难忘的纪念。父亲一生胸怀坦荡,思维敏捷,勤劳朴实,独善其身,但时运不济,没有获得施展才干的机会。十年浩劫中,更遭无端罪名攻击。但他终于没有“禅心归寂”,积极而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我弟继承双亲勤劳节俭的传统和作风,面对困境,十年奋斗,“天福”的经理终于成了“碧水芳洲”主人,也算是事业有成,双亲若地下有知应含笑于九泉。

“禅心归寂”似乎太消极了,如果大家都去念经,谁来炼钢?谁来种地?谁来修铁路?谁来盖高楼?美好的生活毕竟要靠我们努力建设、创造。可到了晚年还是讲些“禅心归寂”好,过去的辉煌与平淡,劳累与飘零,都如白云黄鹤,桃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面对不平的现实宜超然物外,看破红尘,笑口常开。其实,“心路须平”也是一种无奈。既然无力改变现状,郁于不平,于事何补,于心何益?

清弟用摄像机全程记录了我们的鼓山游。山中空气清新,凉爽宜人。酷暑登山遇到阴天,真是老天爷关照。午后山中游客稀少,正可以体验“空山松子落”的意境。

下午三点我们下山,山路行人寥寥,索道车停在半空,我才感到鼓山是如此空旷。回到“乘云亭”时,空中竟纷纷扬扬飘起小雨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ecad71010007lv63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