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李氏简报 陇西之行 上杭李氏大宗祠 |
[游记]李氏简报 陇西之行 上杭李氏大宗祠 |
2008-07-25 shlsdzc.com |
陇 西 之 行 ——李人旺—— 初夏五月我受甘肃全国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和陇西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参加全国李氏文化研讨会和西部开发经贸洽谈会,这是甘肃全国李氏文化研讨会的第三次邀请了。前二次分别是一九九四年的五月和一九九七年的五月,都因工作忙没有参加。第一次召开时我曾寄去一篇题为《陇西李氏——南国李火德后裔》,在《陇西李氏文化》专辑上转载并上了电脑因特网。 五月六日,我受李氏宗亲的重托,经本人工作单位的同意,冒着盛夏的酷署,在“五一”长假还未结束便踏上了西去的征程,五月七日晚十时,我在漳州火车站与龙海一位副师级宗亲李柳先生乘座了厦门至西安的直快列车,李柳先生是原龙海市武装部长,原籍广东大埔,是李火德后裔,早年投身革命,四十年代末期在上杭打过游击,是刘永生将军的老部下,而今定居龙海,是李氏文化的热心人。 北去的列车带着我们对远古先民的崇敬之情,沿着祖先南下的足迹,沿途的山水似乎把我们带进了久远的岁月,列车上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同一包厢的西安渭南公安局一位刘警官和西安财政局的一位费小姐,他们都乘“五.一”长假到厦门游玩和探亲的,与他们的同行,使这孤独的旅途增加了几分快乐和安全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使我对西安古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北行的列车从江西进入了京九线,一片南国风光尽收眼底。经过湖北、河南,进入中原平原,这是远古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古代征战撕杀的战场,更是古代文明崛起的发源地之一,李氏先民曾在这片净土得到繁衍、发展和升华,是这里的果实给了李姓生命的延续。列车驰入郑州便开始进入陇海线,随着西行的列车,经过二天二夜的行程,于五月九日下午七时便到了古都西安。这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公元前1072年起,先后有西周、西汉、西晋、隋、唐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062年。在这里李氏先祖李渊创建了大唐皇朝289载,给李氏家族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关中八景“雁塔晨钟、草堂烟雾、曲江流饮、咸阳古渡、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大白积雪”,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在西安住了一个晚上,进入西北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种严重缺水之感,而西安的著名小吃是“羊肉泡末”,到西安给我总的印像是远古文明和现代科技同步发展的产物。 五月十日九时我便再次乘上西进甘肃陇西的列车,经过宝鸡进入甘肃真正使人领略到西北风光。早已没有住人的窑洞沿路还依稀可见,片片麦苗在40—50度的山坡上种埴,可能是由于许久没下雨的缘故吧,枯黄的麦苗让人看后一种心痛的感觉,最多不过一尺来高,稀疏可看到几颗麦粒。西去的列车沿着渭水河进入河西走廊,在这古丝绸之路上行走,浑浊的渭水使人感到似乎刚下过暴雨。光秃的石山上草木不生,偶尔的土山也不长草木,有的还种上了麦苗。列车在西进中停留,一群山里姑娘手提小篮苹果、开水和用她们巧手绣制的色彩鲜艳的鞋垫,向满载旅客的列车涌来,把她们手中的山货销售给客人。经同车的一位宝鸡姑娘介绍她们这里盛产苹果和花椒。沿途的沟坎都是碎石和少量的泥土,似乎在提醒这里的人们随着西部开发的脚步,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去创造另一种新的生活。退耕还林、还草,赶紧告别农业吧。晚上九时30分列车进入陇西站,随着下车的人流我也走出了车站。因为夜色笼罩着,看不到什么繁华,一群热情好客的出租车司机把我们接上了车,从火车站到陇西县城还有十公里,到陇西宾馆正是晚上十点了。会议安排真是满周到的,我被安排在416房,同房的客人是福建龙海的一个本家老板李丰技,他先一天从东北出差乘飞机到达。据他说我还没有到之前就有四川、广西、河南、江西众多李氏宗亲到房间来找我了,他们从会议“服务指南”中看到我的名字,知道福建上杭来了人。 会议于五月十一日上午八时在宾馆舞厅隆重举行。大会由陇西县委副书记陈世杰致欢迎词,地委副书记景江讲话,然后是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天昌讲话,最后是李氏宗亲代表广东惠来抽纱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雄发言。中午我们会同龙海李丰技、李柳先生到距县城2公里外的仁寿山陇西堂参观,下午是到渭阳中药材市场、文峰经济开发区参观,晚上广西、江西许多李氏宗亲前来房间串门,并问及李氏大宗祠的情况,听我介绍后他们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到上杭李氏大宗祠寻根谒祖。五月十二日上午会议集体组织前往仁寿山陇西堂举行《我李百万叶》光盘《陇西李氏文化系列邮资明信片》《陇西文学作品选》首发式,在陇西堂前,我有幸与陇西李氏文化研讨会的会长李天昌先生和副会长李雄先生合影留念,然后回到县城中心广场“威远楼”前观看大型广场舞蹈《古郡之春》,下午2时30分我们与会人员到“李氏龙宫”进香,在队伍的前头李氏大宗祠敬献的巨幅牌匾“陇西世族,柱下名家”由两名广西李火德后裔抬着前行,在李氏龙宫我们进了香并留影。我作为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的宗亲代表,在李氏祖地寻根谒祖,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虔诚心情溢于言表。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在这里铸就了一种勇者顽强拼搏的精神。
|
转自:http://www.shlsdzc.com/news.php?id=3615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