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汀

[游记]长汀

2008-05-22    live.com

7月21日

汽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扑入眼帘的是高山流水,修竹佳木,田亩村落,炊烟袅袅。
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革命文化等“三位一体”的文化特色,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晋代“五胡乱华”时,中原汉民为了躲避战乱,过黄河,越长江,跨武夷,历尽千辛万苦始在汀江流域定居下来,长汀自此成了千百万客家人顶礼膜拜的祖地。“没有客家先民,就没有汀州”。
长汀“筑土为城”始于唐大历年间,背靠锦绣卧龙山,面对滔滔汀江河,主事者为汀洲刺史陈剑,其在位时佑民济众,政绩斐然,至今仍被汀洲陈姓尊称为始祖。
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汀州开始到清朝末年,这里一直是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宋代汀州太守陈轩这样描述过长汀:“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 “城内青山城外田,三水绕城桥相连,八景九门十古寺,万树梅林杏花天”,更是对长汀美景的盛赞。
源于长汀的汀江水滚滚南流,出福建,汇韩江,入南海。正是汀江两岸的沃土哺育了一代代客家儿女,奋发图强,事业有成。于是,客家人把汀江称为“客家母亲河”。
长汀,在历史上借助发达的汀江航运成为闽西地区中心和福建较发达地区,之后由于20世纪50年代鹰厦铁路和漳龙铁路建成通车,失去交通优势,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长汀转移至龙岩,昔日汀州风光不再。
赣龙铁路2005年4月1日开通货物营运,客运也于10月开通。319国道穿长汀城而过。随着交通的改善,长汀迎来新的机遇。
长汀,是中国革命发展的转折点。有民歌云:“三月里来气象新,红军浩荡入长汀,郭逆风鸣不量力,长岭寨下命归阴。”这是红军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仗-长岭寨战斗的写照。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通过长岭寨入闽第一战,一举解放了长汀,成立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使长汀县成为“中央苏区第一县”;1931年10月成立汀州市委、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使汀州市成为“中国红色第一市”,1932年3月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使当时的长汀城成了福建苏维埃的首府。1932年3月18日,正值法国巴黎公社的纪念日,在这里隆重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的各界代表有100来人,中华苏维埃代表任弼时到会致词并讲了话。“红色小上海”即是指20世纪30年代的长汀景象。
长汀,是共和国开国名将杨成武上将及傅连暲中将的家乡。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毅、陈云、叶剑英、杨尚昆、胡耀邦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都曾在这里开展过伟大的革命斗争,瞿秋白和何叔衡等著名革命烈士及上万红军指战员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西门外的罗汉岭建有“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古柏森森的汀洲试院,这组庞大的建筑群始建于宋代,元为汀洲卫治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归化、永定八县竞考秀才的场所,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学者纪晓岚当年曾来过此地主持过考务。试院内的“唐代双柏”为汀洲一绝,树高分别为21米和23米,树围分别为4米和4.2米,纪晓岚在他的名著《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记道:“福建汀州试院堂前两古柏,唐物也。”,现经专家鉴定至今已有1200年的树龄了,可说是默默无闻地注视了汀洲城千年的风云变幻。
“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这是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对长汀的由衷赞美。
“这里的建筑很绮丽,它是从前商人的工会、客栈和庙宇三位一体”,这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对长汀的恰当评价。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在长汀挥笔写下的壮丽诗篇。
著名的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她的名著《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情不自禁地写道:“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从这些中外名人的评说、著述和诗歌中,不难想见长汀当年“红色小上海”之魅力所在了。

转自:http://happyeveryday-fafa.spaces.live.com/Blog/cns%211F305200EA4CEA7B%21115.entry2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