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硿洞旧事 |
[游记]龙硿洞旧事 |
2007-09-05 tuniu.com |
二十多年前,龙硿洞还鲜为人知,当时那里的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洞里洞外都是原始状态,洞口离地面有两米多高,进洞参观得从架在洞口的梯子上爬入。洞里伸手不见五指,手电光在那极度的黑暗里一点都不起作用,只能靠火把照明。洞里地形复杂,洞套洞,洞套山,山有洞,洞有溪,人在里面,如入迷宫 数人头进出洞在当时真是非常必要的防范措施。在我幼年时,我就多次听母亲说过:龙硿洞里有许多歧洞,而且很多洞口看起来一模一样,若没有当地人带路,进去必定会迷路。曾有一男一女两位外地青年好奇地进洞游玩,结果迷路出不来,幸亏进入时被当地人看见,当地人估摸他们会在里面迷路,就给予关注,果然见他们一直没有出来,于是便进去寻找,花了六天时间才把他们找到,那时他们已饿得气息奄奄了。 这么复杂而伸手不见五指的大洞,三百多号人乱哄哄地进入,什么险情都有可能发生,可是当时大家不懂得怕。火把极少,根本不够三百多号人用,于是大多数人只能跟着前边微弱的火把光亮摸索前进。进洞不远,就见一开阔处,像一个宽敞的大厅,大家便聚在大厅里咋咋呼呼一阵,等适应了洞里的黑暗后,少数胆小的人继续留在大厅里,多数胆大的人开始往岐洞探险。人太多了,早已不知谁是带路人,大家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经常有人“哎哟”一声头碰上了钟乳石,也经常有人惊叫一声,坐“滑滑梯”滑到了地下暗溪里,幸亏水不深,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待到出洞时,几乎人人都已摔得一身泥水。 当时洞里有的地方极狭窄,要侧身而过;有的地方则极低矮,下垂的石壁与地面间只有一个扁扁的缝,人必须把身子匍匐在地上慢慢爬过,稍胖一点的人就过不了。洞内四处石柱悬垂,钟乳壁挂,石笋挺立,在微弱的光亮下四周显得有些狰狞可怖。不时有石燕从黑暗处“呼啦啦”飞出,让人一惊一乍,尖叫声此起彼伏。那次与其说是参观,倒不如说是探险。大家虽然没有把洞里的景观看得明明白白,但那种刺激却是一辈子不会忘记的。大家都感慨:龙硿洞太大了,大得在里面有与世隔绝之感。后来龙硿洞出名了,才从有关资料上知道:龙硿洞形成于三亿年前,是我国现已探明的特大溶洞之一,号称华东第一洞,洞内达5.4万平方米,有8个大厅,16个支洞,深达3.3公里,分上、中、下三层。 那时我还不太明白团地委为何要花那么大的气力组织地直机关三百多名团员青年去龙硿洞,但从那以后,龙硿洞就渐渐声名远扬,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了。二十多年来我没再去过龙硿洞,听说龙硿洞的旅游资源已得到很好的开发,洞里装上了五光十色的衬景灯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被赋予了各种美丽的传说,进洞不必爬梯了,洞里的暗河经人力开通已与外湖相接,洞外古树参天,瀑布飞流,洞里奇异绚丽,多姿多彩。我为家乡有这样的风景名胜而自豪,总有一天,我还会去探访龙硿洞,象探访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3点20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55063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