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特洛伊的重现 |
[游记]特洛伊的重现 |
2008-06-27 sina.com.cn |
特洛伊,一个传奇的名字,关于围城与木马的英雄故事在西方流传了数千年,却一直被认为只是虚构的传说。而19世纪一个普通的德国商人,却因为这些古代英雄故事的激励,仅凭一本名著《伊利亚特》为线索,依靠非凡的毅力与信念,为近代世界寻回了远古的真相、惊人的财富与不朽的英雄精神,他就是谢里曼,是他使神话中的特洛伊重现人间。 梦想:厚土之下的神话 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奥德修斯、阿迦门农.....古希腊诗人荷马所写下著名史诗《伊利亚特》中记载了这些英雄们的名字。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在众神的挑唆下,拐走了世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的王后海伦。希腊联军因此出兵特洛伊复仇,围城达十年之久,最后依靠木马计终于破城而入,将特洛伊摧毁。像《伊利亚特》这样气势恢弘,跌宕起伏的史诗并不多,这部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巨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当成是虚构的文学杰作,而毁于战火的特洛伊古城与木马也仅仅是传说而已。 直到19世纪,特洛伊城与特洛伊战争仍然不被当时的史学家看作真实的历史。他们只将西希腊历史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并且认为在那之前爱琴海周围根本不可能存在荷马所写的那些繁华古城与数量惊人的黄金宝藏。 然而一个多世纪前,一个名叫海因里希.谢里曼的孩子却将这一切传说看作真实存在的史实。他从当牧师的父亲那听说了《伊利亚特》的所有故事,坚信特洛伊之战、木马计与巨额的宝藏都不仅仅是传说,而是深埋在荒漠之下的远古的真相。将它发掘出来重现于世,成为了谢里曼毕生的信念。 在1868年,谢里曼在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开始挖下实现梦想的第一铲之前,他却花费了整整半辈子来作准备工作。他的发迹史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些人生经历与考古学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了支持谢里曼最终实现梦想的经费。他出身贫穷,却拥有过人的天赋,青年时代里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自学了22种语言。因为会俄语,他被所在的贸易公司派往圣彼得堡,在那里,富有商业头脑的他很快发现一种染料极具市场潜力,并立刻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这让他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851年,他前往当时疯狂的淘金区美国加利福尼亚收购黄金,半年之内他又大大发了一笔。三年之后,当克里米亚战争在俄国与英法之间爆发时,谢里曼摇身一变成为了军火商,他的资产由此翻了三倍。在四十岁之前,谢里曼已经富甲一方,发掘特洛伊城这一深埋心底多年的愿望,终于可以去实现了。 从未消失的梦想,驱使着谢里曼从一位成功的商人,转为一位伟大的考古学家。 灵感:《伊利亚特》的指引 1868年8月13日,谢里曼站在了他从儿童时代就一直向往的地方——奥斯曼帝国西北部的特洛伊大平原上。他手里拿着荷马的史诗,眼前看见的只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荷马笔下雄伟的城堡、英雄们的战场,还有特洛伊国王的黄金宝藏,却不知埋藏在这广袤平原的哪里。 四十年来,谢里曼对《伊利亚特》早已烂熟于胸,这是他寻找特洛伊遗址的根据。在特洛伊大平原上,斯卡曼德尔河已经干涸的河床是谢里曼寻找遗址所在的主要线索,荷马的史诗中,它流经了特洛伊城。谢里曼假定斯卡曼德尔河床边上陡峭的布那芭奇山就是特洛伊城的位置。根据《伊利亚特》的记载,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曾和阿喀琉斯在激战中绕城三次。谢里曼于是亲自绕着山脚跑了一圈,花了两个小时,难道两位英雄可以连续激战六个小时么?显然布那芭奇山并不是正确的位置。 在几个星期的寻找之后,谢里曼沿斯卡曼德尔河的河岸向北,到达了另一座山前——希萨里克山,这个名字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要塞”,这让谢里曼十分兴奋。希萨里克山周围的环境和荷马的记载非常吻合——山下有着大片的平原和丘陵,海岸线就在山的不远处。谢里曼仿佛已经看见了希腊联军的战舰、围城的营地和军队、厮杀的古战场......“没错,就是这里!”谢里曼相信山顶一定就是特洛伊的遗址。 但是他并没有立即着手进行挖掘,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谢里曼于1868年秋天毅然暂停了在奥斯曼帝国的探访,前往巴黎大学攻读考古学。并着手开始写了一本关于他近年来在日本、中国、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旅行的游记,并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在学习考古知识的同时,还制订了挖掘特洛伊城的计划,他预感到他的考古事业将震惊世界。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还是新兴的学说,很多人仍然相信人类的历史不超过六千年,而文明史则更短。对于基督教出现之前的伟大文明,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怀疑。谢里曼知道,如果他一旦成功,历史将被改写。 信念:历史就在百尺土下 1869年,一向醉心于希腊文明的谢里曼娶了一位希腊女子为妻。翌年,他们一起再次来到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发掘工作。在没有获得奥斯曼帝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谢里曼已经指挥工人动土,并试图花费重金买下这块地。奥斯曼帝国政府立刻出面勒令停工,在几个月的谈判之后,谢里曼被允许复工,条件是所有被挖掘出来的文物与财宝必须有一半充公。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67da10100097i.html3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