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尼泊尔游记2—D2,走运了,免费参观大昭寺!上 |
[游记]西藏尼泊尔游记2—D2,走运了,免费参观大昭寺!上 |
2007-09-05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西藏尼泊尔游记2——D2,走运了,免费参观大昭寺!上 大昭寺,我们来了~ 大昭寺标志。金顶。 现在的布达拉宫虽然也有藏民朝拜。但是很多地方一样是为起来,即使藏民也不得接近。可以说,布达拉宫的角色更像西藏的博物馆。仅是大昭寺的外围已经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息。这里仍然是藏民心目中向往的、崇高的朝拜圣地。参观主殿的时候,虽然我不是信徒,也被那长明的酥油灯,和那些虔诚的信徒所感动。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受。只是匆匆相遇,看到信徒眼里只有佛祖的那份专注,手上光滑的念珠,仿佛他们自身就在发光。觉得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就是需要宗教给予藏民强大的精神支持。 大昭寺介绍: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距今已有 1350 年的历史,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至今仍然是整个藏区地位崇高的中心寺。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塑像。 大昭寺正门前磕长头的人群 侧门墙下磕长头的人。都所在阴影下。光比太大,天空过曝了。 大叔,你们不热吗? 大昭寺广场上路过的僧人。 大昭寺外墙 在大昭寺2层的僧人宿舍天台可以看到布达拉宫。在顶层金顶区可以看到整个大昭寺广场已经布达拉宫全貌,是一个游客必到的拍摄点。绝对要拍到此一游之地!! 金顶区看大昭寺广场。那两根高高的柱子上挂有牦牛毛,右下方那个为起来的石柱是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28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 公元7至9世纪,中国境内以唐最强盛,地域大,人口多,生产和文化都非常发达。其次是吐蕃,在公元7世纪初,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进行了统一的伟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吐蕃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庆吊、纳贡等形式,与唐朝缔强了政治上联系,经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815年,赞普赤烈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继位。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与赞普赤祖德赞为妻。当时唐蕃之间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但时有战争爆发。此时吐蕃王朝内部分裂,国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也由强盛转向衰落。因此,双方都愿和好,达到“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相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到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我们几乎走遍了大昭寺的每个角落。爬上僧院的天台,烈日下拍照。从上午10点多,走到下午3点多。只要能坐下的地方我都抓紧时间休息,背上的东西好重。回广州要去作SPA好好舒缓我的疲劳!(其实到现在还没去。)大家举起相机就拍,难得一来的地方,即使拍的不好也要拍下属于自己的回忆。不知何时会再去西藏,实在太多想拍了。那里的建筑,那里的人,那里的蓝天白云……那是我走过的路,那是我的回忆!就像这些游记,我是尽可能详细的写。就是怕自己遗忘了什么。想哭,回头看这段旅程,之前做了那么多功课,我真的去西藏了。 当我们走到侧门,面向大昭寺正面右边的一个较小的木门(也有3米左右宽)。有人要我们去正门。喔,那就去吧。就在正门前一小块空地,竟然聚集了数十个磕长头的信徒。大昭寺外,信徒磕头时摩擦地面产生的砌嚓声此起彼落。觉得自己想走进拍照也是对他们的打扰。没找到售票处,看到有个保安,问一下哪里买票。 参观大昭寺2层 2层楼梯口有很多有人拍照。可以拍那个天井以及主殿的屋顶。这个天井式落院,原来颇有来头。我功课做得还不够呀!回来找资料才看到详细介绍。 “天井式院落是藏传佛教中“格西”(藏传佛教中的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产生地。1409年,黄教开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创立传昭大法会,并将之确立为藏传佛教办最大的法事活动,从此黄教声名鹤起。法会期间各大寺庙的僧人云集此院,观看被寺庙推选出的杰出僧人进行激烈的答辩。” 进入大昭寺大概1115。天井下开始铺开地毯,地上已经有一些座垫,似乎将有些什么会发生。 左侧金顶 大昭寺二楼阳台。 为了一个拍摄的角度,我和BECKY就在某个拐角摆弄S3(我的DC)好一段时间。JUNE则和旁边的劳动妇女(她们在往佛像里面灌泥浆之类的东西)聊天。她们以为我们是韩国来的。为什么我们是外国人?就因为我们的粤语? 麻雀、鸽子安逸的在这里住下。 僧房的一角 在二层的建筑物,一面墙是红色,另外一面是白色。 就是这座东西,我们拍了好久。就为了一个仰视的角度~ 僧房天台上看到的布达拉宫远景。单反没有长焦镜头,S3就是很好的辅助了。 大昭寺附近的藏民居 像这样精细有气派的鎏金雕刻很多。 遇到喇嘛迎面走来。 喇嘛走过那过道上的天花。西藏很多这种木结构的建筑,也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用木的。要是在广东,都成危房了。 其实,这天2,3楼很多小佛殿都没有开放,要是开放了,我们耗上的时间就难以预算了。饿了就找个地方坐在地上吃BECKY从广州带来的蛋糕。凉快呀~旁边的喇嘛看见我们善良的样子,也懒得理我们,继续他的工作。看着外面晒太阳的游客,爽呀! 大昭寺要说的实在太多。下次继续。
|
转自:http://blog.163.com/cm_m/blog/static/85134320078203845434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