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朝圣之旅(西藏游)(三)大昭寺 |
[游记]我的朝圣之旅(西藏游)(三)大昭寺 |
2008-06-27 sina.com.cn |
第二天清晨我们的第一决定就是“退房”。选定“八朗学”时已经十点多了。莹和杨先去布达拉了。我和晖溜溜达达地到了大昭寺。在小广场等来卉后,已经中午12点了,我和晖本来要到玛吉阿米的,可是那里已经停止营业了,我们几个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开门营业的位于北京中路127号的“布达拉风情餐吧”。可是大失我们所望,里面也不是很暖和,而且饭菜也不太和口,只有奶茶我和卉喝着还不错,晖只喝了一口,说不习惯这种味道。吃完午餐我们来到了大昭寺的正门。 广场上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围着大昭寺转经的人也很多,一拨接着一拨,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站在正门广场 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被围墙围起的一小块土地。回来后才知道那里面就是有名的“唐蕃会盟碑”。碑旁边的柳树,据传是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的“公主柳”。但是我们所见的这棵柳树树干很细,一看就知是最近几年新栽的。来到入口处,由于今天是初 四,不让游客进去。寺内的喇嘛在门口拦截着藏民,我们自然也是不让进。又是晖眼尖,我和卉还在四处张望的时候,晖已经跟着一位神秘人进了大门。我和卉跟门口的喇嘛讲了半天说和晖是一起的,才被放了进去。进了门后,我们围到了神秘人的身旁,问清了他缘何能入。才知他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和这里的一位活佛很熟稔,是应邀而来,因为今天这里有重要的法事活动。这可真叫奇缘。他领着我们参加了法事活动,还让他所认识的活佛为我们讲解了大昭寺的历史及佛法的一些浅显道理。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现主供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是文成公主入蕃时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原来这尊像是放在小昭寺的,由于当地藏民对文成公主的爱戴,在动荡的年代为了避免这尊佛像的损坏,把原大昭寺内由尼泊尔公主带来的佛像与这尊佛像对调了。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来到了二楼平台,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布达拉和头顶上的蓝天白云。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 参观完毕后我们到拉萨河与莹和杨汇合。看着静静的拉萨河,欣赏着蓝天白云,体会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9452b01000980.html3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