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灵震撼” |
[游记]“心灵震撼” |
2007-07-31 sina.com.cn |
7月1日 经过昨天的折腾,今天起床后,心情着实不错,一身轻松。早餐饭桌上,大家都在跟我开玩笑,说我昨天故意折腾他们,不过也给了他们一个去品尝西藏大排档的机会。我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高声喊了一句:“今天天气真好!!”,把大家喊楞了。 今天,我们的行程是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逛八角街。 “你去西藏了吗?”这句话已经成了今天的时尚话题,由此可见西藏在人们的眼中是怎样一个高悬天际,只能仰望的圣景了。那通透的蓝天白云、阳光下的雪峰、奔跑着牛、羊的旷野、随风飘扬的五彩经幡,悠闲自得的人生,无不轻柔的平复着西藏之外的人们繁杂、浮躁的心。 “布达拉宫” 布达拉为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来自印度,表示观音慈航以普救众生。布达拉宫于公元631年,由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后几经增建,才形成今日的规模。不但是中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宫堡式建筑,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它以117米的高度巍然耸立在拉萨河谷的红山上,楼高13层,建筑面积13多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叹服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其中白宫,亦称白寨,是宫堡中外墙粉刷白粉的那部分宫殿,为历代达赖起居和活动的地方。红宫,亦称红寨,是宫堡中外墙粉刷红粉的那部分宫殿,其主体建筑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室。 沿布达拉宫石阶而上,是正面入宫的必经之路,进了大门,是一条窄窄的廊道。这里没有窗户,只有几个深邃的墙洞。透过墙洞,能看见厚达数米的宫墙,宫墙是用三合土堆制、石头砌边而成,这种建筑工艺在1300多年前实属少见。出了廊道,视野豁然开朗,这是一个面积为1600多平方米的广场,藏语称德阳夏。每年藏历12月29日,这里要举行盛大的歌舞和跳神活动。广场上,几十名男女都带着草帽,妇女大都用围巾把鼻子与嘴都捂上,手里拿着一长竿,一边唱歌一边在敲打着地面,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在跳集体舞,后来问导游才知道,他们是在集体劳动,在“打嘎”,打嘎就是藏民在屋顶上排着队,拿着工具,对屋顶进行整修给屋顶打地坪,劳动工具就跟打节拍的乐器一样。 许多人都在拍照片,我也抓紧找镜头,看着藏民那欢快劲,听着那富有节奏而听不懂的歌声,我们的脚都痒痒了,恨不得立即加入这个快乐的大集体。 每上一层,就多一分感叹,就增一分敬慕。让人惊叹前人出奇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我融入在这辉煌的建筑里,沉浸在色彩斑斓使人眼花缭乱的氛围中,跟着人群往前走,上楼梯钻门洞,不觉中我感觉好像导游的声音变了,慌忙抬头仔细看了看周围,全是我不认识的人,坏了,跟错团了,我急忙前后跑步看了看,团早就没了踪影。在我们进来的时候导游曾经严肃的告诉我们,在布达拉宫我们只有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如果超出,是要罚款的。我开始着急了,打电话,没信号,就来来回回的找。里面的工作人员看着我的样子,问我在找什么?我说找我的团队,人家问我跟的旅游团叫什么名字?导游穿的什么衣服?一问三不知,那工作人员用疑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我是混进来搞破坏的。我开始后悔,几天了也不知道看看导游手里举的小旗子上面写的什么字,只顾高兴了连今天导游穿的什么衣服也不知道,最关键的是什么时间进来的也不知道,哎~~~晕到家了! 正当我无奈的时候,一抬头突然看见我们团长在栅栏那边东张西望,我高兴的顾不上自己的风度大喊一声:“我在这里~~~”。团长看到我后满脸不高兴,严肃地跟我说:“跟上团队”,扭头就走了,我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感觉他昨天晚上的慈祥模样没有了。 “进入白宫” 跟上了团队,一会功夫我就把前面的一切都忘记了。这里不让拍照,僧人们为了静修,窗户都用厚厚的毡帘遮住,光线昏暗,没办法写字,我只能用眼睛来记下这里的一切。 布达拉宫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是一个故事,它是布达拉宫中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艺术品。进入白宫,宫内有历代达赖的寝宫、噶厦政府办公用房、集会大殿等。东大殿的壁画中,有两幅尤为引人注目。一是“猴子变人”,这是西藏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猕猴与女妖结为夫妇,生下六只猴儿,后繁衍至500个,并得以神粮饲养,才逐渐进化为人形,通晓语言。西藏人相信猴子是观音的化身,并以自己是猴子的后代为荣,所以这个古老的故事才得以代代相传。另一组壁画是“照镜子”,讲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藏史记载,藏王赤德祖赞有一太子,名觉察位义,长得潇洒英俊。藏王效仿王祖松赞干布的做法,向唐皇中宗纳聘,欲为其子娶金城公主为妻。唐皇问金城公主是否愿意,公主并不作答,但她有一面宝镜,可为她处理一切难题。公主看过宝镜之后,知道自己注定要与西藏联姻,并看到藏太子一表人才,于是欣然同意并启程。途中公主观看宝镜,见太子突然从镜中消失,得知他已经去世,一惊之下摔落宝镜。但她毅然决定继续前行,直往西藏。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与父王赤德祖赞联姻。这是汉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增进汉藏友好具有重要作用。 登上白宫顶层的东、西日光殿,又是另一番天地。达赖的寝宫就设在这里,殿内到处珠光宝气,豪华的陈设使人眼花缭乱,且朝南一面为落地玻璃,采光面积很大,从早到晚,阳光灿烂,故称为东西日光殿。 “进入红宫” 红宫是历辈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宫内共有灵塔八座,存放有五世达赖、七世--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豪华,塔高14.85米,共分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包塔所用黄金达十一万两,塔上镶嵌着各种珠宝,极其辉煌壮丽。藏族人民称这座灵塔为"赞木林耶夏",意思是这塔的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五世达赖的尸身就享葬在这巨大的金灵塔内。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 灵塔殿东侧的集会大殿,藏语称司西平措。大殿面积680多平方米,屋顶由50根巨柱支撑,是红宫最大的殿堂。这里供奉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他于1967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这里坐床。他只活了短短的25年,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相传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艰苦,就位没多久就被迫流浪他乡。仓央嘉措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宁玛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因此,他不仅仅是达赖喇嘛,他还是一个情圣,一个诗人。我非常喜欢他的诗集,他的诗集有十几个翻译版本,被译成20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很难想象在西藏雪域高原那种粗犷冷酷的环境中能蕴育出这种婉约细腻的诗来。这些情诗给当代画家,音乐家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给人间的情爱凭添了无限地神性光彩。 仓央嘉措情诗 那一天 那一月 那一年 那一世 人在布达拉宫里,就好象置身于一座艺术的宝库,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强烈的震撼!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是我相信,布达拉宫却会以她那独特的风情和无穷的魅力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底。 从布达拉宫出来,回首望去,满山遍野挂满五色经幡,那巍峨的殿宇,那红白的墙体,那耀眼的金顶,大有横空出世,气贯长虹的态势,带给我的是令人震撼心动的视觉感受。红宫、白宫、蓝色的天空,三种色彩表达了统一的审美与和谐,构成了世间最令人向往的风景,布达拉宫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布达拉宫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你有着震撼心灵的美丽,你是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 “吐蕃古寺大昭寺” 下午参观吐蕃古寺大昭寺。 “去拉萨没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拉萨”,这是大昭寺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说的话。大昭寺位于拉萨市老城中心,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名胜古迹,是佛教教徒向往的朝圣中心,大殿供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 大昭寺,藏语全称为“惹萨垂朗祖拉康”,意为羊土神变经堂。它融合了当时藏、唐、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风格,是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它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据记载,此寺是由文成公主选址、设计、藏、尼、汉工匠历时一年建成的。 我们看到,大昭寺门前朝圣者在那里虔诚地磕着长头,还有许多藏民一手执转经筒,一手轻拈佛珠,嘴里念念有词,匆匆从门前走过,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酥油的味道,大昭寺香火鼎盛。 我们参观了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等等,特别是在释迦牟尼殿,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膜拜了释迦牟尼的12岁等身像,我们敬仰的不光是佛像的本身,更加敬仰文成公主,因为这尊佛像是当年文成公主历经艰难险阻,经过几年长途跋涉从长安所带去的,因为她,藏汉友谊才源远流长。 之后,吐蕃走向没落,而大昭寺也不再兴旺。直到15世纪,拉萨才再次成为宗教中心,五世达赖重新维修扩建大昭寺,才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 “八角街” 出了大昭寺,就是八角街,它环绕大昭寺一周,是一条与大昭寺的建寺历史一样长的环行街道,是拉萨以大昭寺为中心的三圈转经路的第二圈。八角街是拉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是一条享誉中外的观光街、购物街。这里不仅有西藏地区充满民族风格的工艺品,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工艺品。 琳琅满目的商品使我目不暇接,金银珠宝、藏毯、藏刀、金花帽、瑞士的钟表、英国的红茶、法国香水、印度香料、泥泊尔的首饰、这些还不算惊奇,特别的是竟连葡萄牙的发油、西班牙的指甲油、甚至的古巴的雪茄都能买到。 悠闲的逛着,一件件的欣赏,不觉已经快到规定走的时间,可我连一件纪念品都没有买。匆忙中,我急急的挑选了几件藏银饰品,付款后,拔腿就跑。路上碰到同行的朋友要看我买的东西,我翻了半天包没有找到,突然想起,付款后东西没拿就走人了,我跟他说了一句,让他们等等我,我去找东西。还好,那商贩并没有为难我,把我拉下的包还给了我。回到车上,我闷头不讲话,就等着大家声讨,可他们并没有责怪我,只是都在起哄,说我既丢东西又丢人,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办?以后专门派个秘书跟着我,说完还真推选了一个。我在偷笑,坏事变好事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46628eb010009ye3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