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昭寺布达拉宫) |
[游记](大昭寺布达拉宫) |
2007-07-24 live.com |
西藏游记:D2(大昭寺-布达拉宫) 第二天早上电话叫早,竟有一点儿不想起来。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外边的蓝天,特别蓝,没有云彩,一丝都没有,纯蓝。吃早饭,打水。 吃早饭的时候,同团的大家互相简单的打着招呼,互相交流着高原反应的情况,说是晚上都会醒几次,有人说头疼,还有两个人没怎么吃饭就离开了,好像是比较难受。这时候大家互相都还不怎么熟悉,所以话也不是特别多。 吃完饭出来等车出发的时候,蓝天上已经出现了几朵白云,只不过还是很少,大部分还是蓝蓝的天,在白云的对比下蓝天显得更蓝,而在蓝天的衬托下白云愈加醒目。街道上的建筑以及网通移动铺天盖地的广告与国内其它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大街上不时走过来的一个个摇着转经筒的人们使你意识到这是充满信仰的拉萨。 在车上看到我们团里有一个女的反应十分强烈,她老公给她买来两个旅行氧气罐,准备不时之需。事先我在网上看到说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吸氧,因为很容易产生依赖性,所以我就过去提醒了一下。他们点头回应表示感谢,继续忍着。 今天的主要景点是大昭寺、八角街和布达拉宫。考虑到布达拉宫的地址比较高以及同团的人有人想上午礼佛,所以一致同意修改原来的计划,改成上午参观大昭寺下午去布达拉宫。 金龙车一通不知道东西南北的行驶之后,我们到达了大昭寺。有人可能会问,不是有太阳嘛,怎么会辨不清方向呢?这可是在高原,我还得防着高原反应呢,脑细胞当然不能随便乱动,听从指挥,原地待命。 八角街就在大昭寺门外,是拉萨市假冒伪劣产品的集散地,各地游客上当受骗的地方。由于我们来得早,好多小贩都还没来呢,所以就径直走到了大昭寺。当然,这途中要冲破一个个孩子们以及抱着小孩儿的妇女们的围追堵截。 大昭寺是……,门票70元,还带一个小光盘。由于俺对佛教没有啥研究,也不是特信仰,所以只是参观而已,也不敢瞎拜佛或者瞎许愿。不过藏民们信仰的虔诚程度可真的是值得尊敬,你可以不理解没关系,或许他们也对我们这么没有信仰表示不理解呢。 大昭寺门外有很多人在那儿磕长头,有男的有女的,年轻的年老的。在原地,站起来,伏下去,就这样一直祈祷着,听说有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一步一步这么磕过来的。这种情况游客们自然少不了拍照,真实的记录下这个星球上还有这么多这么虔诚的人们。 大昭寺里佛像壁画很多,导游们讲解着各个佛像和壁画的来历,大家听完后都诚惶诚恐的拜一拜,然后往里面扔一些数额不同的钱进去。每个佛像前的空地上都散落着很多零钱,而佛像外的玻璃镜框里也很整齐的摆放着大额的各国货币,即便是在这里,就算是钱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虽然我没有什么信仰却也不敢在佛面前胡乱妄言,只是心里犯嘀咕: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乐钟于将钱献给佛像呢?把这些钱捐给灾区或者捐给需要它们的人岂不是作用更大?而普渡众生不正是佛祖们的最终愿望吗? 正走马观花似的挨个转着,却注意到一对母女。母亲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有点儿高,面部轮廓瘦削而分明,应该是长期在雪域高原的艰苦环境下生活的结果;女儿也是乡村女孩儿的装束,看起来非常本分而踏实。五一期间大昭寺里的人以游客居多,大都是参观为主参佛为辅,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在一尊佛像前停留很久,倾听讲解、上下端详、小声议论、拜佛捐钱。而这对母女则专门是为礼佛来的,她们参完这尊佛像就走向下一尊佛像,不会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所以速度比人群要快。 母亲手里攥着很厚的一沓钱,每张都是一毛的。到每个佛像前,她都会站到离门口最近的地方,双手合于胸前,口中轻轻默念,然后右手拿出一毛钱,在额头上贴一下再献于佛像跟前。如果有游客围在佛前,她就轻轻的挤进去,旁若无人的做完她认为该做的然后再挤出人群,走向下一尊佛像。她的女儿一般都跟在她的身后,遇到有酥油灯的时候,她就拿出一个塑料袋,用勺子蒯出一些像蜡一样的酥油来放入大大的酥油灯里。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原来酥油灯的油是蜡状的,而且也了解了原来给寺院捐送酥油是这样的。母亲手里的钱虽然数额不多,一毛一毛的却很厚,每尊佛像前捐献一毛的话,看来她们是要拜完所有佛像了。我想,这一毛钱应该比普通游客的十块钱甚至是一百块钱更加虔诚吧。 出了大殿导游带我们来到转经筒处,这里有一排金黄色的转经筒,往前一直延伸。可能是刚才受了佛教氛围的感染,我也打算转一转这些里边装有经书的转经筒,也算是为自己为家庭祈福。由于转经筒里装着经书,所以转起来还稍费点儿劲。可既然决定了,自然不能轻易放弃。我一个一个的转着,一边转一边往前走,走到这一排的尽头的时候才发现拐过一个弯儿以后前面还有很多,继续走继续转,好不容易到了这一排的尽头发现拐过一个弯儿还有不少,就这么走啊走转啊转,我的胳膊都酸了可好像还是看不到尽头的样子。 藏民们都认为转一下经筒相当于念了一遍经,这一圈下来三百多个转经筒我还真有点儿口干舌燥,当我转弯最后一个转经筒老婆在前面拍照时,我一连打了n个喷嚏。哎,没想到竟然在这儿又感冒,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赶紧嚼下两片VC,希望自己能挺过去。 之后我们就上了屋顶,刚一上来就感觉视野开阔了很多。大昭寺虽然不是很高,也还是凌驾于周围建筑之上的,加上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所以一下子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到达西藏后第一次开始正式观赏风景和拍照的地方。 在大昭寺屋顶可以远眺布达拉宫,那是拉萨乃至西藏的象征。由于下午我们就去那儿参观了,所以不打算在这边再浪费太多的时间和胶片。回头再看远处连绵的高山,竟然看到了雪山,竟然能在城市里看到雪山!一帮没见过世面的我们开始大叫,并咔咔的拍照。我们带了两个相机,老婆比较傻就用傻瓜的数码相机,我专业自然就用传统的光学相机,不过等回到家把照片冲洗出来,我才发现原来我才傻,拍出来的照片简直没法看,只好赖到相机头上。 从屋顶下来也就结束了大昭寺的游览,吃过午饭,大家继续坐车赶往布达拉宫。午饭吃得还可以,而且很怪的是,不管大家以前都喜欢什么样的口味,现在一致都喜欢上了当地的面条。接下来几天的经验也是,无论饭菜如何,最后大家都会再要上两盆面条方才罢休。 布达拉宫每天都限定人数参观的,即便是提前预约好也得是特定时间才能进入,我们到得稍微早了一点儿,这段时间刚好用来拍照。老天作美,今天天气十分晴朗,所以白色的布达拉宫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再有蓝天白云的衬托,很有视觉冲击力。 布达拉宫的对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午后的天空云量渐渐增多,一朵一朵的挡住阳光在广场上留下一块一块的阴影。随着云朵被微风吹动,地上的暗影也随之飘动。蓝天、白云、广场、远山,一阵阵光与影的变幻,你身处其中就感觉是在梦里,而这般美景你用怎样的相机才能将其留住? 布达拉宫是一座宫殿,并不是一座寺庙,不过现在却存放着藏传佛教中各代高僧的塑像以及灵塔——骨灰或者遗骸存放的地方。布达拉宫依山而建,相对高度又增加了一百多米。拉萨市的海拔为三千多米,布达拉宫只不过在这三千多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百米而已,不过可别小看了这一百米。由于大家刚刚到达高原,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要爬这一百米还真是不轻松。导游一个劲儿的提醒大家走慢点儿,提防高原反应,而我更是小心谨慎,走一会儿歇一会儿,顺便看看旁边的景色,停下来拍两张照。 布达拉宫真是大,一层一层的,简直就是竖起来的故宫。既然对佛教没有太多的研究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不像其他游客一样参观起来津津有味。好多团的导游争相讲解,叙说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和传说,十分起劲儿,而我早就累得不行了——平时逛街没练好。整个一趟下来,我就记住一件事:历代高僧最大的灵塔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耗用3.75吨黄金和数不清的宝石。哎,就是脱不了俗。 布达拉宫门票100元,门口还有不少要钱和卖东西的外地人。好多游客对此深恶痛绝,我倒没太在意,不理他们就好了,旅游景点不都这样么。导游也遗憾的说虽然藏族小孩儿上学不用交钱可他们还是不原意上学,哎,中国的教育制度啊! 说实话,我对人文的景点不是太感兴趣,这也不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不过虽然如此,我对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国内其它的人文景点要更有特色一些。每当我这样跟老婆说时,她总是批评我说应该多了解一下西藏的文化,这时候我就会说这里的孩子连学都不上哪来的文化,呵呵。 游览完布达拉宫,导游就把我们拉到手工艺品公司去了。虽然知道这里边的猫腻,不过跟团也没办法,好在并不是太反感。 |
转自:http://cyfmsn.spaces.live.com/blog/cns!F9621313C8024271!127.entry4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