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拉萨之游 |
[游记]三拉萨之游 |
2007-07-16 3608.com |
三 拉萨之游 1 永远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全景 十月二日早晨在酒店进早餐,西式的自助早餐加上幽雅的音乐和窗外的迷人景色令人心醉,竟然分不清自己身居何方?早餐既有西式点心,咖啡,面包,煎蛋,水果,也有中式的包子,稀饭,咸菜,由这样的早餐开始的一天真真是心情灿烂,如同外面的万里晴空。 二日全天在拉萨活动,安排了去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哥们儿怕我们被那些无知的导游蒙骗,特地请了布达拉宫的副研究员陪同我们,殊不知我行前除了见过布达拉宫的画片之外对藏传佛教几乎一无所知,面对满脸沧桑的研究员不禁肃然起敬,心里颇感愧疚,让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我等无知之辈讲解真乃大材小用。 从宾馆到布达拉宫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一眼望去建在山坡上的布达拉宫红白相间,措落有秩,在蓝天碧日的辉映下雄伟壮观,金碧辉煌。而远方的群山则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后经陪同的老者介绍才知道,那所谓的云雾并非真正的云雾,而是不断的香火形成的烟雾。到达布达拉宫后与等在那里的研究员汇合时发现,与研究员一起的还有两个来自北京的游客,一路聊天才知他们夫妇原来与我老爸同住一个大院,而我则是在那里穿着开裆裤长大的。忽而心升感叹:世界真小。这对夫妇告诉我们一定要去纳木措,那里的风景之美无法形容,不去定遗恨终生。于是我牢牢记住了“纳木措”这个名字,生怕高原缺氧使我一个跟头就把这个难记的名字忘了,嘴里一直念叨着:“那不错,那不错”,如同老年痴呆一般,并准备极尽能事向哥们儿申请此行。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藏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锡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佛舍等组成。 1 布达拉宫金顶 2 布达拉宫山侧 我们跟着老者亦步亦趋地缓缓“爬”行,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英雄气短”,上楼梯稍微快点便心慌腿软,喘气困难,头疼欲裂,从未有过如此“爬行”的经历,动作如同大熊猫般的缓慢。途中那对夫妇恐吓我不要大声说话,他们的体会是高原反应是“后发制人”,顿时使我已经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更放慢了脚步,不敢再狂。 一路讲解,云山雾罩,只记住了六世达赖因不爱江山爱美人而犯了“作风错误”,结果圆寂后连灵塔都没修。由此联想到英国的爱德华王子亦因爱情放弃王位,却非但没有遭人唾弃,反而成为流芳百世的英豪。相比之下可怜的达赖六世很是凄惨,而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可见一斑。另饱受刺激的就是那些为达赖圆寂建造的灵塔,所谓的灵塔就是各世达赖圆寂后存放法体的地方,法体在经过藏药处理后端坐于灵塔之内,灵塔外都为纯黄金包裹,少则用五、六百公斤的黄金,多则要用上千公斤,除此之外灵塔上还镶有各种名贵的天然宝石、钻石,令人目不暇接。我悄悄自问:那些喇嘛们在重金包裹之中不知是否惬意?而布达拉宫的名声是否与这些昂贵的黄金宝石有关? 布达拉宫内香火不断,烟雾弥漫,从青海四川到这里朝圣的人络绎不绝,绵绵数千里,这恐怕就是藏传佛教的魅力与生命力,信仰的魔力是无穷无尽的,有信仰且为此不惜付出一切的人难道不是幸福与幸运的吗?? 1 布达拉宫一角 2 布达拉宫也有狮子 在布达拉宫入口处我们购买了门票,进入后又连连遇到把门的喇嘛,购买园中门票若干。据说原来这里只收一次门票,后经布达拉宫的“互助对象”北京故宫博物院来人指点迷津,这里的喇嘛顿开茅塞,立即改为加收园中门票,可谓立竿见影。 登到布达拉宫顶端已近中午,强烈的阳光把宫殿的金顶染得金光灿灿,气势辉宏的建筑配之以晶莹剔透的蓝天白云,给我一种从未有过视觉冲击和极其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震撼使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使所有的欲念都荡然无存,只有心被彻底地沐浴、净化与洗涤,涌动在血液里的是孩童般的纯真与圣洁,还有超凡脱俗的顿悟:能简单本色地活着,如同这里的天和云这么透明多好。 布达拉宫侧门 冥冥中在发誓,向天、向云、向雄伟的布达拉宫:我将一直保持纯洁善良的心境,就象拉萨的天这么透明,拉萨的云这么洁白,不管身居何方,不管面临多少诱惑。忽然间我懂得了返朴归真才是我灵魂里最本质、最美丽的东西,也是我最完美的归宿。心的家园不在喧闹的都市,而在这里的云与天。 从布达拉宫下来已经是中午,从山脚仰视这座宫殿,它与天、与地、与人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已然不仅仅是座宫殿,而是西藏的象征。 布达拉宫侧门 |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25208.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