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承德有座布达拉宫-山庄游记-旅游体会-山庄服务

[游记]承德有座布达拉宫-山庄游记-旅游体会-山庄服务

2007-07-16    gov.cn

游承德避暑山庄,不能不游外八庙,游外八庙,不能不游“普陀宗乘之庙”,翻译成汉语,即“藏传佛教中心布达拉宫”。

这不仅因为建庙起始,便缘于乾隆皇帝非常推崇藏传佛教,并以此实施团结蒙藏以安边疆的民族政策。更因为,整座寺庙依山而建,高耸入云,气势宏伟,红白相间,风格造型与西藏布达拉宫几无二致,故游人通称“承德布达拉宫”。

不久前,我们乘塞外略带寒意的秋风,游览了这座充满神秘色彩、号称“外八庙之最”的藏传佛教圣地。

进得山门,首先便见乾隆皇帝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手书“普陀宗乘之庙”六个大字,东西门各题“威严总持”、“宝光普耀”,亦为乾隆留迹。门立“下马碑”,规定“凡蒙古扎萨克等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等,准其登红台礼拜。其余有官职者,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余概不准入庙门。其入庙门者,不得由中路行,俱令进左右掖门以昭虔敬。”如此严格的礼佛等级,实为一般庙观寺院所鲜见。我辈既非王公官员,也非受戒喇嘛,不过普通游者,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进山门迎面有碑亭一座,亭内立巨碑,同样为乾隆用四种文字书写。除左右记述土尔扈特族逃离沙俄迫害、万里回归祖国的事迹外,中间《普陀宗乘之庙碑记》,便说明了该庙“仿西藏,非仿南海也”的由来。按乾隆的说法,普陀有三处,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观音大士自印度而西藏、自西藏而南海,路径十分清楚,怎么能说南海才是大士的唯一道场呢?印度太远,难以考查,也比不上西藏佛殿法式的完备,所以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信仰佛教的中心。乾隆是否确信此说不得而知,但他“继承皇祖”、“抚绥列服”,即遵从其先祖安抚边疆民族的政策却是明确的,“仿西藏”修筑承德布达拉宫,就是这种“抚绥”政策的体现。

西藏布达拉宫建于拉萨红山之上,主建筑分白宫与红宫。承德布达拉宫主建筑也由红台与白台组成,全高43米,基座白台近18米,上部红台25米。远远望去,盲窗列列,楼阁轩然,庄严朴素中显出披山盖顶的磅礴气势,俨然“世界屋脊明珠”布达拉宫矣!我们沿84级石阶直达台顶,但见殿阁嵯峨,回廊曲折,奇光异彩,金碧辉煌,又是一番景象。正中的“万法归一殿”,是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当年乾隆在这里接待过土尔扈特渥巴锡一行,1780年乾隆70寿辰,八世达赖的老师六世班禅贝丹益喜代表八世达赖前来祝寿,乾隆又请其在这里为各族王公贵族和喇嘛活佛讲经说法。如今的万法归一殿,通廊环绕,攒顶重檐,殿内四壁梁柱和壁板均是以藏传佛教为题材的重笔彩绘图案。迎门一座珐琅菩提塔,12角,寓越过12谛,其余几座刻满“寿”字的鎏金塔,表示长寿。当中安一宝座床,特为达赖喇嘛设置,以示对藏传佛教的诚意。整个殿顶全用鎏金鱼鳞瓦覆盖,殿脊云纹,装饰华贵,据说与“慈航普渡”、“权衡三界”两座殿顶一起,并用头等金叶15000多两。1929年,瑞典探险家斯文·海丁被金光闪闪的万法归一殿所吸引,称之为“具有高超艺术的杰作”、“中国建筑史上一颗瑰丽的明珠”,企图将此殿搬回瑞典,终未得逞,只好请中国建筑师和工匠仿其式样复制构件,运往美国,组装后两次参加世博展,引起极大轰动。

万法归一殿四周为三层“回”字形群楼,每层都有藏传佛学的精品收藏。西群楼为“大乘妙峰”,供五尊铜铸绿度母,即多罗观音,现少女像,面目慈祥,颇似本市大足北山媚态观音,惹人喜爱。南群楼为传授密法的道场,东群楼为收藏经文之所,北群楼为“极乐世界”,意为阿弥陀佛所居之地。游人徜徉其间,很能感受到一种“跳出三界外”的宗教气氛,观赏到我国古代建筑蕴含的艺术美。

红台之巅有“慈航普渡”、“文殊圣境”、“洛伽圣境”各殿,均或渡众生,或供护法,或设道场,据说原来挂有一至七世达赖画像,设五供、八宝及藏文经卷,现在虽已无存,但从台顶放眼镶嵌于塞外起伏峰峦之间的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等众多寺庙,仍仿佛使人看到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和多种宗教信仰的兼容,造就的所谓“盛世”。

游承德布达拉宫,如温历史,引人浮想联翩。

转自:http://www.shanzhuang.gov.cn/bsshanzhuang/ReadNews.asp?NewsID=2062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