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进藏日记()————神秘的布达拉宫 |
[游记]进藏日记()————神秘的布达拉宫 |
2007-07-16 citychinese.com |
进藏日记(2)————神秘的布达拉宫 6月28日 星期五 晴 拉萨的天空到近7点才开始蒙蒙亮了起来。 我被高原反应折磨得一夜未眠,早早起身,走出酒店透透气。 拉萨的清晨,空气清新,气温象内地的春天。在房间里闷了一夜的我不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街道不算宽,行人也不太多。但常有一手摇着转经筒,一手捻着佛珠的藏人从身旁经过。他们都是行色匆匆,神态虔诚的样子,走的很快,目不斜视,嘴里还念念有词,大概都是在念经吧。他们都是要赶往布达拉宫或大昭寺去朝拜和转经的。 我们今天的日程安排是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城中的红山上,是集堡垒、宫殿、寺庙佛堂于一体的建筑。其实它本身的高度(119米,13层)在现在看来并不高,它的雄奇在于它与红山地形的贴和程度上。无论你从四面八方哪个角度仰望,那种建筑与地势浑然一体、恍若天成的气势都是那么清晰而强烈,堪称神圣,让人不自觉地就对它产生了一种敬畏和崇拜的感觉。 拉宗带着我们从后山进入布达拉宫。 她还说,想了解布达拉宫,就要先了解西藏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人物,一个是藏王松赞干布,另一个是五世达赖喇嘛。 关于松赞干布,我们并不陌生,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就知道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故事。传说这布达拉宫就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后因战乱失火而烧毁。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以后,由五世达赖喇嘛重新修建而成的。 在松赞干布时期,西藏还不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布达拉宫只是作为王的宫殿而存在,并无香火。但从五世达赖受顺治皇帝册封,成为西藏政教首脑后,它就不仅是政权机关所在地,也是藏传佛教大活佛的居所,先后有10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顶礼膜拜,香火缭绕的圣地了。 布达拉,是观音胜地普陀的梵语译音,表示观音持航以普渡众生。在藏人的心目中,松赞干布和历代达赖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在布达拉宫内的松赞干布和几世达赖的塑像身旁,都有一座小一些的观音菩萨的塑像。 布达拉宫由白宫和红宫组成。白宫是历代达赖的寝宫、办公处和集会大殿,红宫位于布达拉宫中部,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宫内共有999间房,加上法王洞,正好是1000间。 一进宫内,光线立刻暗了下来,照明灯不多,到处可见酥油灯中的烛火若明若暗地跳动。空气中弥漫着西藏寺庙内所特有的酥油的味道,让人觉得闷闷的。但同时也让人更觉神秘并多了几分惶恐。 藏人供佛都是用酥油灯,每间佛堂里都放着一个。它的形状就象一个没有盖的大锅,在里面堆满了酥油,酥油上燃着许多枝烛火。来朝圣拜佛的人,手里都捧着一小袋固体状的酥油,在每个酥油灯的烛火边添上些,就相当于进香了。 宫内最宽阔的,是那间680多平方米的集会大殿。 宫内最让人感叹的是那些大小不一的金灵塔,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又为灵塔之最。 和皇家陵园不同的是,皇帝的陵墓都是在皇帝健在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而灵塔则是在达赖喇嘛圆寂后才开始建造。从灵塔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不同年代西藏的经济状况以及各代达赖喇嘛的功绩。 五世达赖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统治的时期也是西藏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所以他的灵塔是所有灵塔中最高大的。 这座灵塔是在五世达赖园寂后花费了3年的时间才建成的。塔内安放着五世达赖的真身,真身前以观音佛像遮住。据说所有灵塔内的真身皆为打坐状。 我仰望着这些金碧辉煌的灵塔,想象着里面的那些木乃伊似的真身,有些毛骨悚然。 宫内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持明佛殿。 莲花生是藏传佛教密宗的创始人,他与所有佛教祖师的不同之处是,他竟然有两个妃子。 在这个佛殿内主供的是一尊银质莲花生大师像,两旁是他的两个妃子的塑像,一个是藏妃,一个是孟加拉密妃。 左边还排列着8尊莲花生大师的变身像,其中最特别的是那座莲花金刚像。塑象是双身,正身是莲花生打坐在莲花座上,妃身则面向正身骑坐于莲花生身上,看上去好象两个人在接吻一样。 拉宗告诉我们,这是密宗特有的一种修行方法,正身表示慈悲,妃身表示智慧,意为人既应该慈悲为怀,也该兼具智慧。但我回来后翻开从拉萨买回的布达拉宫的介绍,却把它解释为无贪念之化身。 宫内除了集会大殿外,其余的楼道、佛堂都很狭小,加之朝拜和观光的人络绎不绝且交错而行,更觉得空气沉闷。再看到朝拜的人虔诚的神态和那种全身伏地、五体投地的参拜姿势,让人觉得有种很重的压迫感。 在宫内盘桓了两个多小时,从前门走出,陡见阳光灿烂,满目光明,心情立刻从沉重的压迫中走出。 |
转自:http://www.citychinese.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109023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