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布达拉宫、哲蚌寺、藏地风情 |
[游记]布达拉宫、哲蚌寺、藏地风情 |
2008-01-29 ctrip.com |
今天是出游的第四天了,我们要感受拉萨,这个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拉萨的海拔3700多米,虽然前三天已经有翻越5000米高度的三次记录,但那只需要一段时间,感觉不舒服时,可以很快下山离开。即使在3800米的然乌镇,也只住了一晚上,就往低处的波密方向去了。而从现在开始,要往海拔越来越高的地方直到珠峰大本营,因此大家格外小心,朋友MG建议我们上午不要出门,好好调整到位。 哲蚌寺 但到了十点,就觉得无聊了,丽提出去西郊的哲蚌寺,在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地位无法替代外,很有名气的还有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各有卓越之处,拉萨甚至西藏的很多寺庙都有不凡的故事,动辄就是国宝级的镇寺之宝。 从酒店门口,乘出租车20元,直接开到山上的寺门口。门口的石碑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我判断某个景点的历史价值就用这个简单的办法,第一看发布单位的级别;第二看发布时间的早晚。 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约10公里的山坳里,远远望去,一片白色的建筑,它是西藏佛教格鲁教派三大寺院的首寺。至于什么是格鲁派?我不知道,也实在搞不清这个神那个佛的,只知道在这样的地方一定要用崇敬的心情。这时接到MG电话说,联系好进布达拉宫的时间是下午一点,我们在这里最多只能呆一小时,参观人文景观没人讲解等于白来,100元请了讲解员就匆匆进门了。哲蚌寺最有名的是晒大佛和喇嘛辩经。每年藏族的雪顿节时,僧人们在寺后半山腰早已搭好的展台上,把20米宽25米长丝绸织成的释迦牟尼像徐徐展开,接受万众的朝拜,场面煞是壮观。我们来的不是季节,只能顺着讲解员手指的方向,望着巨大的铁架想象一下近500平方米的唐卡展开是什么盛景。 哲蚌寺在鼎盛时期,曾有僧众近万余人。喇嘛辩经是修行的必修课,既是学术交流,也是升级的通关考试吧。我们走到措钦大殿时,正值当午,强烈的光线刺得人无法睁眼,却见身著大红色僧服的近百余僧人,在殿前的空地上,分为两组面对面席地而坐。这是干吗?讲解员说马上要进行辩经。嗬嗬,又让我们赶上了,只见坐中间的师傅高喊一句,大概是提出什么问题,僧众中有好几个接着大声应答着,不断地有人举手或击掌,走上前去,与师傅比划着,争论得很是激烈,场面很热闹,没有一丝分心,他们全然不顾周围游客的观望拍照,与平日里总看到僧人消磨时间的状态截然不同,倒让我对他们置身于宗教世界的精神肃然起敬。 眼见得约定的时间到了,我们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几个殿堂就要离开,好心的讲解员拦下一辆送货的汽车,让司机把我们送到山下路口以便我们能打到的士,司机是四川人,不到十分钟讲了很多话,他说,藏汉百姓的矛盾还是有的,比如很多藏族百姓认为,政府修通青藏铁路的目的是为了西藏的矿藏,全国都援助西藏是为了汉化他们,这种观念让我很惊诧。 布达拉宫----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打火车通到西藏,布达拉宫开始限制参观人数,又是身份证又是许可证的,还必须在规定时间进入,现在五一重大节日期间呐,所有的票都被旅行社订走了,朋友想办法找门路,托人在约定的时间带我们进去,我们哪里敢有半点差池。 哲蚌寺位于郊区,到路口还是打不到车,我们慌不择车跳上一辆往布宫方向的中巴,哪知,它的路线是之字型从郊区绕到市区,还不断地停下来捞鱼似地拉客,我们几个恨不得抢过司机的方向盘。这么一耽误,把午饭时间搭进去了,怎么办?如果不吃饭,这么高大宏伟的建筑不等游完,可能就晕倒在里面了。就近找个小饭馆,生怕点任何东西都不能以他们承诺的速度端来,于是要求泡四碗方便面,在饭馆里吃泡面我是头一回,同伴们的机敏果断令我心生钦佩。 从广场边的正门进去后,要进行安检,方能进入布宫的院里,而买门票的地方在布宫之字形的台阶上面。抬头仰望巍峨耸立、红白相间、直插云天的布宫全景,心里不断地念叨:“久仰了,布达拉宫,我来了。”西藏的寺庙大都依山而建,而且是常与山体融为一体,进门以后,都是越走越高,从地势上就给人一种威严。(宗教如此,司法也一样,现在法院不都是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吗?) 关于布达拉宫的介绍和描述,我懒得摘抄,只能以庸人的眼光搜刮些感受,布宫曾是西藏政教合一的中心,下面白色的殿堂是执政者使用,上面红色的殿堂是宗教使用,那红色的外墙居然是密密匝匝地草根垛起的。宫殿太多,宫墙太厚,厚的地方约有三米多深,任凭外面阳光灿烂,殿里总是黑咕隆咚,让人不免高一脚低一脚的。更想不通的是,这么高大的殿堂,里面总是曲曲折折,而且经常要顶着楼板,踏着窄窄的木梯直上直下,扶栏被摸得油滑滑的,难道当年的松赞干布或达赖也是这样上上下下?那怎么能体现出他们的威严?这个问题一直问到后来的扎什伦布寺也不得到答案。 布达拉宫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库,里面的珠宝、法器、经文、唐卡、壁画无一不是价值连城。各个殿堂里无论是灵塔还是佛像,动辄以多少黄金多少白银多少珠宝镶嵌,但做工不够精细,虽也金碧辉煌,但更像比富斗阔,还多少让人产生些贪欲。每到这时,自己恨不得踹自己一脚,总这样俗不可耐,佛怎么能跟我结缘呢?从上午开始就在导游的讲解中,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宗教知识,陪我们浏览的藏族小杨也在朝拜,人家的一招一式却透着虔诚与信仰,与我们机械盲目地朝拜大相径庭,不禁汗颜,跟着导游晕头转向地走完了全程。布拉达宫!确实是不虚此行。 大昭寺、八廓街 大昭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寺庙,大昭寺不从属于哪个教派,历代的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就在这里举行。瞧瞧,其宗教地位之显赫! 大昭寺门口聚集了很多不停地长叩的信众,他们历经千水万山一路长叩而来,终点就是大昭寺,他们脸上的专注与虔诚令人为之动容。同样的情形还有另一种,就是围着大昭寺顺时针而转的人们,男女老少,或单人或几人,手里握着转经筒,一样是专注与虔诚,我想,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一带,已经成为旅游街区,热情的小杨一路给我们指引着,各种摊点,特色店铺,青年客栈,餐馆茶铺,间或还介绍些藏族的风土人情。我们找了一间藏茶馆坐定,试着体验藏式甜茶和本地酸奶,还好都能接受,只是酸奶真叫一个酸。 藏餐宴 晚上,MG夫妇请我们吃藏餐宴,还约了他们的汉藏朋友,来宾中四岁的藏族小女孩很是可爱,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很喜欢跳舞,引起了丽和钢的兴趣,大概是想起他们的女儿了。开餐了,酥油茶,糌粑,青稞酒,这些是最起码的,我们都能少吃一些,现在的藏餐已经有很大的改良,如果没有刺鼻的味道都能吃得下;有些如干牛肉、生牛肉酱等吃着没事,但一听到制作方法,立马让人难以下咽;其它如炒羊肺,听到菜名大家战战兢兢地举筷,结果很好吃,很遗憾没把菜单记下来。同样感受至深地是拉萨人民的开放热情豪爽,登山处的那位G也来了,我们感谢他为我们租车,他继续为我们介绍去珠峰的行程,听着他们之间热热闹闹地嬉笑,我们也被深深地感染,这种爽朗的氛围绝对是雄浑苍茫的雪域高原培养出来的。 (哲蚌寺的金塔顶) (热闹的喇嘛辩经) (阳光下的布达拉宫) (从布宫俯瞰拉萨市景) (琳琅满目的藏饰品)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41155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