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生活散记 |
[游记]拉萨生活散记 |
2007-07-21 |
拉萨生活散记 我搭乘的那辆车快进市区的时候,司机把我塞进一辆中巴,--彼此的交易就此全部了结了。 拉萨对我来说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 我搬出随身携带的《藏地牛皮书》,翻出一个“八朗学”的旅馆名字。售票员用语调古怪的普通话耐心的向我解释怎么怎么走。现在想来最为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打的过去。拉萨的市内交通计费办法颇为简洁:中巴一律两元,的士一律十元,不管远近。话虽如此说,拉萨本身并不是很大的一个城市,寥寥几条街道屈指可数。最为麻烦的是狡狯的三轮车夫。这里人力三轮车垃圾桶般充斥大街小巷,摇着车铃呼啸着在各种汽车、行人间飞般穿梭而过;即便是在最为繁华的市区红绿灯夜大都不起作用的,形同虚设。行人怕被撞,汽车怕撞了它,大家不约而同的对人力车采取谦让、忍耐的态度,任由它在汽车道、人行道上任意穿梭,在任何地段随便360度、180度的任意方向急转弯。我走路的时候向来漫不经心,对三轮车的铃声和车夫的呼哨大多反应迟钝,几场虚惊过后,以至于朋友同行时都要紧拖着我的胳膊让我走在里侧,觉得这样比较保险。有了这重保障我愈发放心的边走边看书或者边发短信,常常把朋友搞的哭笑不得。 最为惊险的一次是帮朋友去售票处。在马路这边随意叫了一辆三轮车,没等我坐稳,他便一个90度的急转弯飞速朝马路对面窜去,一个骑车直行的孩子为了躲它差点被挤到快速开过的汽车头上去;着实为他捏了一把冷汗,没等孩子骂出声三轮已把他远远甩在了身后。车夫疯似的继续狂蹬又窜上了人行道,--这样虽有撞人的危险被撞的机会相对较少;一群藏族女同胞正从前面小店里热热闹闹的出来,行走在人行道边;车夫打着呼哨从她们身畔擦过。“你慢一点骑,我不着急的。”我的话音未落身后一生凄厉的尖叫和一片惊呼。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车夫已被人拦着被从车上拉了下来。回头看到女人中的一个正从地上被扶起来,--衣服被撞破了,胳膊上有血浸出来,腿也摔着了。她的六七个同伴将车夫团团围住唧唧喳喳嚷个不停,--全是中年女人。我听不懂她们在说些什么,只见车夫拿出类于驾照的证件给她们看红着脸急急的解释。“幸亏车夫也是藏人,若是汉人他这次就完蛋了~”身边一位围观的店主说。不一会交警来了,将车夫和伤者一起带上警车走了,他的三轮车扔在路边。 以后他总会改了吧?? 坐三轮车还有一件麻烦事就是车费问题。一般3元起价,但人总是贪心。你问他到XX要多少钱? 他必要一脸茫然的反问一句:“XX?在哪里?怎么走?”一次同行的朋友实在不耐烦生气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3块钱你去不去?!不去就直说!”他一声不出的把我们拉了过去。“对待这种人只能用这种办法。”朋友附向我的耳边悄声说道。当时仍然觉得朋友有点过分了,现在才明白那一句反问的学问所在,--若观察你对环境不熟他便可以漫天要价然后拉你转圈。唉! 到拉萨的第一晚住在了书本上翻到的“八朗学”旅馆。登记的时候,一个藏族姑娘正拿着一袋小冰块边吃着边走过来,──里面的服务人员全部都是藏族。一个也许是常住的客人很随意的从里面取了一块来吃;藏胞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把袋子伸到我的面前,我笑着道谢,推说自己没洗手,她便自己取出一块放到我的嘴里。这样的一种随意,仿佛彼此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在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手机就失了信号,到拉萨后依然没有恢复,──这样一个堪称国际化的城市,不应该呀?我疑惑的请教身边的服务员,原来我用的那种130的卡在拉萨根本不能用。(附:全球通手机在拉萨,日喀则等城市内可用,联通的133手机只在拉萨可用,130在西藏无法使用。各市县均可打长途电话。)──我心情坏透!当时还有一个朋友原说准备随后就到,跟她联系不到怎办?我只好第二天一早跑去买卡,136的卡费150元,含50元话费,无月租;也有小灵通,但开户比较贵要一千多元。。我焦急等待、一日日的盼望、被等的朋友却在几天后告诉我她不能来了~这在我的预料之中却依然感到强烈的失望,──果真只能是我一个人独自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了…… 郁闷中独自去酒吧喝酒,电话铃声,有些眼熟的号码,原来竟是五个月前先我来此的一个朋友!我把她的新号码弄丢了,以为再联系不上。她却从北京一个共同的朋友那里找到我现在的号码,而且就再隔壁的另一家酒吧。他乡遇故知,我的惊喜可想而知。走过去看见一个穿深蓝碎花小竖领上装的女人坐在一张桌子边打鼓、有一个人在弹吉他、另外两个在唱歌;碎花女人一回头看见正在进门的我立即跳起来拉我坐在身边。她就是我的朋友,叫雨后。五个月不见,她的头发挽了起来,我猜测她是不是在卖唱、──她知道后狂笑!是朋友在为她送行,大家一聚罢了~竟是已将走了!幸好还有三天的时间可以在一起,她絮絮的向我介绍拉萨的特点和在这里生活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一大串被她筛选过的朋友的电话,──“我不想你介入的圈子太复杂!”她解释这种筛选说:“还是简单些生活的好……” “会好起来的,我相信你的能力!”留下这样的一句祝福,她三天后飞回了北京。 总不能一直这样住旅馆吧?况且我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于是跟一个朋友一起去看房子,──他想租一个藏式小院以便能安静的写些东西。要看的房子在东郊,一个小院楼上楼下四、五间房,房租才四百多元/月;若是一二十平米的单间一个月还不到150元。只是洗澡都不太方便,──整个院子都没有洗澡间的!“你要是也想住在这里就买一辆自行车吧?──你不是还要找工作麽?方便些。” 我最终也没在东郊租房。倒是听常去的酒吧的老板娘说市中心某家旅社有一间房出租,20几平米,带厨房和洗手间。倒是很合我意!当时已找到工作,让朋友阿敏去看时,却已租完了。好晕! (阅读次数: |
原始链接:http://www.onepolar.com.cn/html/gonglueyouji/xinandiqu/20061014/1163.html |
转自:1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