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游记之七 神秘拉萨 |
[游记]西藏游记之七 神秘拉萨 |
2008-07-01 sina.com.cn |
8月2日 今天的安排是拉萨市内的游览,布达拉宫的门票是下午2点钟的,所以上午参观大昭寺和罗布林卡。 到了拉萨后的睡眠质量更差,早上7点就起床,把夏哥和雪儿留在酒店继续休息,萍萍和我8点多一点就出门了,要赶在大昭寺开门前先感受一下八角街的转经场面。八点半左右我们到达大昭寺前的广场,只见大批的人群象赶集似的从广场的右侧出口走出来,广场的左侧则有大批人群进入八角街,所谓八角街就是围绕着大昭寺的一圈环形路,环路而建的房屋令到整个环路形似八角,故此得名。也有人称之为:八廓街。 每天早上9:00大昭寺开门前,有大量藏民涌往八角街转经,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拉萨传统的转经路有三条,沿大昭寺大殿一周为小转,沿八角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廓路一绕为大转(约十公里),此三条转经路,都以释迦牟尼像为中心。 我们俩跟着人群从左侧走入八角街,一边观察往来转经的人们,一边欣赏周边的藏式建筑。街边的小商品铺位的主人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地摆出他们的商品。在拉萨,八角街的角色很特别,每天早上这里是神圣的佛教转经之路,到了白天就成了小商品市场了,是游客们购买旅游纪念品的集散地。所以同样一条街,游客们早晚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来参观,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也围着八角街转了一圈。身临其境充分领略到了藏传佛教圣地的独特风情,行径中见一身着黄袍装备齐全的老者沿着转经方向行跪拜大礼,那种五体投地似的跪拜原来在影视作品中见过,前年去九寨沟时也见过一次,但那次是在旅游车上看见路边转山的藏民沿途做跪拜礼,只是一晃而过,没有这次看得这么真真切切。老者熟练的三步一拜,行人中有塞给他一元人民币的,他便停下动作接受,在林芝时听小张介绍过,这表示他在朝拜中帮着给钱的人带上一份祈福了,我拉上萍萍也每人塞了一元钱给老者。后来,又遇到一年轻的朝拜者沿途认真地行跪拜大礼,有行人给钱时被拒,这是完全为自己祈福的朝拜者,他们相信生命可以周而复始的有轮回,通过朝拜来洗涤心灵,乞求神的保佑,保佑他们今生和来世的幸福平安。 转了一圈回到大昭寺门口,这里行跪拜大礼的人更多了,有朝拜者更带着包裹着被褥的木板来,面朝大昭寺反复行着跪拜大礼。 早上大昭寺前的广场上,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虔诚的转经队伍中有不少跟我们一样的游人 小贩们也开始摆出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了 漂亮的格桑花,一块钱一束 八角街上风格独特的藏式建筑 不愿接受别人钱的虔诚朝拜者 可以代人祈福的老者在八角街上虔诚的行着跪拜大礼 大昭寺门前虔诚的朝拜者们 走完转经路已经9点钟了,约上从酒店赶来的夏哥和雪儿,我们买票进大昭寺参观,左侧入口处排了长长的队伍吓坏我们了,心想这可得排到什么时候呵。再一打听排长队的是要转转经筒的朝拜者,不转转经筒的游客可以买票从中间的门进入。 大昭寺内供奉有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所以来此朝拜的人特别多,还有信徒是从青海专程一路朝拜过来拉萨,到此觐见参拜。我们进到寺内插入朝拜的人群,随着虔诚的信徒做着朝拜动作。有很多信徒带着装有酥油的保温瓶,往寺内的酥油灯盏内倒酥油。信徒们每到一间佛堂便献上一点散钱放到佛像前,有一元的,更多的是一角钱纸币。不明就里懵懵懂懂的我跟着别人学,进入一个佛堂便给上一点散钱,很快就把身上的散钱用光了,又不知道进佛堂不给钱会不会得罪神灵,跟萍萍夏哥他们也走散了,害怕神灵怪罪的我最后就不敢再进佛堂了,走到2楼时碰到了萍萍,告诉我她换了很多散钱,全是一角一角的散钱,就在寺内换就行了。到三楼的一个房间看到几个藏族妇女在整理钱币,萍萍让我去换散钱,我拿出10元让兑换成毛票,萍萍嫌我换10元钱太多,说毛票用不了那么多,让换5元就够了,就从钱堆里找出张5元的,让人家再给数5元的毛票。可语言不通,藏族妇女似乎有点生气,不过最后还是给了我一沓毛票,也不知道是5元还是10元,又不可能去数,心里有点发毛,怕占了人家便宜,这种便宜可不是好占的哦!便暗自思忖一定要把这沓毛票全部在寺内捐出去。再去四周转,想进佛堂朝拜时傻眼了,三楼没有佛堂,又不能走回头路到1楼2楼去捐钱。真犯愁啊:这些钱房在口袋里烫手!走到一角落看到洗手间的标识,就进去小解,往下蹲时放在牛仔裤口袋里的一沓钱整捆的不偏不倚的掉进了厕坑。啊!谢天谢地!感谢佛祖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钱我算是真正的捐给佛了,心中顿时释然了。 大昭寺的3楼可以照相,一二楼的佛堂供信徒朝拜,不能照相 参观完大昭寺我们赶到罗布林卡,已经是11:00了。 罗布林卡在拉萨市西郊,藏语意为“宝贝园林”,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时,后经历代扩建并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每年藏历4月至9月,达赖在这里处理政事,举行庆典。全园占地约36万平方米,分为宫区、宫前区、森林区3个部分。森林面积约占全园的一半,是西藏最富特色的园林。宫内主要建筑有金色颇章(“颇章”藏语意为“宫殿”)、讲经院以及1954年新建的达旦米久颇章(俗称新宫)等。 我们分别参观了7世、8世、13世、14世达赖的行宫。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有着如此精致的园林建筑实在令人震撼。每座行宫前的庭院里都是花团锦簇,跟林芝的寺院不同的是,林芝的寺庙里的花草是直接种在院子里的土壤中,这里的花草都是盆栽的,一盆盆的花构成了花的海洋。 罗布林卡门前合影,高原上的阳光格外耀眼,也晒的我们脸上冒油 行宫前锦簇的花坛和花中陶醉的萍萍 感叹高原上居然有此绿意盎然的精致园林 园中还有个小小的动物园,有鸟禽嬉戏于水 神色各异的3位藏族妇女,中间的老阿婆更是令人感动 在院子的一角我们发现了这个简易的太阳灶 用了一个钟的时间参观完罗布林卡后,我们赶往布达拉宫附近,在一家云南米线馆吃了碗米线已经是13:30了。往布达拉宫广场走去,广场右角有一个供游人照相的楼台,每人次5元。买票登上台楼照了些照片。蓝天白云相衬下的布达拉宫果然气派不凡。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雄伟壮观 烈日炎炎下,布达拉宫前仍然有不少虔诚的信徒做朝拜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西藏解放纪念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 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e99b5010009xn.html2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