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行游记第一部分 从拉萨到珠峰的日子(二)

[游记]西藏行游记第一部分 从拉萨到珠峰的日子(二)

2008-06-14    live.com

2007/5/27

第一天:拉萨初印象

当飞机在拉萨贡嘎机场降落时,我的心跳已经明显加快,我知道这不是高原反应;而当我到了地面加件衣服都累得气喘吁吁时,我意识到高原反应已在不知不觉中向我袭来,我要保持平和的心境,不能再兴奋了。

到拉萨市已经是中午12点了,沿途拉萨河的风光可谓是旖旎,但我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了,也许是没有看到我想象中的高原蓝天吧。从娘惹路机场大巴站出来,一不小心就看到了布达拉宫,只是她的侧面,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布宫,只是觉得雄伟,就照了几张照片,后来同伴告诉我这就是布达拉宫,我才恍然。拉萨的三轮车起步价5元,不知道对当地人是否也是这个价位,不过我们要体谅一下,这可是3000多米的人力三轮啊,我们动一动都喘气。

我的目的地是东措国际青年旅社或者是吉日宾馆(两家挨得很近,一个在北京东路10号,一个12号),住这种青年旅馆的好处一是省钱,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沟通方便,各种旅游咨讯快捷,渠道畅通,很容易在这里约到伴,我的珠峰之行有没有人分摊路费就指望这里了。

我坐三轮径直到了吉日,一问居然爆满,怪不得藏族服务大嫂一点也不热情,再三询问终于给搜罗出一个空床位,30元。当我背着与我个头极不相称的大包,在3000多海拔高的地方连续上了两次三楼后,我终于深切感受到了高原的高度,我累得实在不行,还看什么房啊,就这儿吧,禁不起折腾了。

用表弟的枇杷和舅舅从新疆带的核桃作了中餐,再稍稍收拾了一下,我出门了。阳光开始明媚,这才是拉萨的天嘛。正午的太阳夺目而炙烈,照在吉日宾馆热闹的小院里,宾馆走廊的栏杆上到处挂满了驴子们的各式装备,随处可见身着鲜艳冲锋衣的驴子慵懒地靠在门头,或闭目养神,或拿目光逡巡。院子里的告示牌很自然地走进了我的视线,我一眼就在雪片般的留言纸里找到了我心目中的路线,时间、目的地全部吻合,只是没提到去纳木措,没有关系,游说一下就OK,试问谁能抵挡得住西藏第一圣湖的诱惑,如果能,他就不会来西藏。

我迅速发了一条短信,甚至来不及告之我的称呼和性别,这样的好线路,只争朝夕啊。对方很快回复了,人员还没满,我狂喜,直接提出见面聊,速战速决。就这样,我和朱头相识了,当时他还叫GREEN,后来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念起来很象朱古力,再后来为了省力(接下来的线路平均海拔都在4000以上,我们要随时提防高反啊),春花直接叫朱(猪)了,被提拔为领导后我终于将朱(猪)头的称呼送给了他。

在回来后朱头得知我要写游记,直接关照我,说他虽不如彭帅帅,但也不要把他写得太丑,于是,朱头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只好这么写(当然,我都是据实写的,一点都没有夸大):

在东措青年旅社的大门口,一个身着中国红冲锋衣,头戴五彩遮阳帽的高大帅哥,匆匆向我走来,眉宇轩昂、唇红齿白,我疑似潘安回到了人间,想到未来的四天都要跟这个帅GG同行,不禁眉开眼笑,当然,女人应该保持矜持,我抑制住心中的得意,很有保留地向他打了招呼。

玩笑开过,实话实说,朱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稳健老实,加上确实高大的体魄,这让我对之后的行程放心不少。我们简单地交换了一下对线路的看法,果然他也想去纳木措!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时间增加为5天,他已经联系好了包车司机,关键看对方有没有时间。另外两个旅伴一个是跟他一起包车走川藏南线到拉萨的春花MM ,另一个广州的GG还没有最后确定。时间已是下午3点多了,我不想把时间花在吉日或是东措的旅馆里,告诉朱头我还要去大昭寺,因为刚得知的消息是布达拉宫的门票实行管制,需要提前一天拿身份证购买,所以只能把布宫安排在珠峰回来了,至于怎么去买,我还没想好,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

正好朱头也要去小昭寺,于是一同上路,在路口分手。约好晚上7点同行的四个人见面吃饭。

之前在攻略里看到去大昭寺都建议打的去,但在我看来,徒步才是最好的选择,从东措到大昭寺最多2、3公里路。当然,赶场的但又不想错过拉萨街景的不怕冷的筒子们可以坐三轮去。

顺着北京东路不知走了多远,没有赶时间的概念,反正跟着感觉走,偶尔问下当地人,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大昭寺外热闹繁华的八角街,八角街是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缩影,她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还有那些令人眼晕的摊点,围绕在四周的众多建筑,也暗藏着众多古迹,它们述说着拉萨的历史。我无心留恋街头的琳琅满目,径直进入了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是经堂。距今已有 1350 年的历史,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至今仍然是整个藏区地位崇高的中心寺。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塑像。据说从各地叩长头赶来的信徒们到了拉萨后不是去布宫而是直奔大昭寺而来,为此,我把大昭寺和布宫一起列为拉萨的必去之处,另外有个重要原因是我对这里的辩经也很感兴趣。关于大昭寺的历史和参观的要点攻略上都有专业而详尽的介绍,后面我会附攻略,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座土木结构的寺庙,主殿三层,殿顶覆盖着西藏独具一格的金顶,阳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夺目。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续了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

这是我在西藏参观的第一座寺院,导游和解说员们讲了什么内容我很多都记不清了,他们说的东西也大多可以在攻略里面看到,我只是惊讶于这古朴的建筑和佛塔的奢华,建一座佛塔佛像动辄耗费上千斤的黄金、白银,还有数不清的宝石玛瑙,隔段时间寺院里的工匠喇嘛们还会为佛像镀金翻新,据说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像本来是没有这么大的,都是经过上千年的镀金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我终于在下午5点半的二楼平台等到了辩经的喇嘛们,我挑选了三楼平台作为看台,居高临下使我能更准确地捕捉到他们的神情和手势,红色僧袍下的他们长身玉立,形态潇洒,两两成对,一位盘腿打坐,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另一位则左腿直立,右腿曲弓,左手平掌伸向对方,右手握拳空中高举。站立者大声提问,端坐者也大声回答,几乎在说出答案的同时,站立者右拳猛击左掌,大声读出标准答案。站立者不停地快速考问对方,端坐者则机智地迅速回答,而面对迟疑者,站立者会拼力击掌,几乎吼叫着说出答案,场面非常激烈。站立的喇嘛,手势纯熟,身姿优美,给人长袖善舞的感觉,象舞蹈家一般,只不过他们表现的内容却不同而已。遗憾的是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能从他们的表情和身体语言猜测。

因惦记着7点钟的约会,我不得不出寺准备返回,在寺院的门口,叩长头的信徒明显比我来时多了几倍,这是因为大昭寺五点半到六点半这段时间向藏民免费开放,攻略上也提到过逃票就要在此时混入藏民的队伍,但时间不允许我在这里伺机逃票,否则我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的。个人认为大昭寺的门票(¥70)性价比不高,论雄伟,比不过布达拉宫,论建筑的美感,比不过扎什伦布寺,只不过身背历史而显厚重。当然,这可能完全是因为个人在参观寺院时一味从美学入手而忽略了寺院本身的文化底蕴所致。

放眼望去,寺院门口叩长头的规模蔚为壮观,不分男女老幼,五体投地,叩下去就是一个等身距离,有的女信徒甚至把自己的双腿缚在一起,我在他们中间看见一个汉族姑娘,动作娴熟,姿势标准,从举手到俯地一气呵成,一点没有犹豫和迟疑,起伏跌宕的身姿犹如风摆柳叶,看得出来不是才叩一天两天的。我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才让她走进了这支朝拜队伍。

我无意去打扰他们,惟有静静站在一旁默默注视,仿佛在他们中间,我才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异类,我曾试图从某个角度去理解他们,去感受他们的感受,但最后徒劳无功,我知道我怎么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活在自己信仰中,他们有信仰而我没有。我的信仰是什么?我问自己,少年时代我可以按书本上教育我们的标准答案说出是“共产主义”,而如今,要有谁这么回答,大家一定会认为他不是在调侃就是疯了。我不知道我的信仰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我们为情困,为钱累,为名追。我们受教育,为的是得到一份好工作,有好工作是为了拥有优越的物质收入,有了优越的物质收入就可以享受、发展、做自己想做的事,老百姓满脑子装着投资发财,官员成天琢磨升官发财,好象最后大家的终点都指向了这个“财”字,我们的信仰又在哪里?若干年后“信仰”这个词是否寿终正寝,最终从词典中删掉呢。他们的信仰可以使他们不理会世俗的一切物质上的东西,他们可以举家大小风餐露宿耗费几年的光阴推着板车叩着长头,只为这朝圣的一刻,我呢?支撑我的动力又在哪里?

转自:http://yuechuhuanongying.spaces.live.com/Blog/cns%213A8068E24A673A28%21533.entry3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