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远征国境线——拉萨 |
[游记]远征国境线——拉萨 |
2007-07-21 zhouyouji.com |
拉萨历史 城市缘起:朗日松赞进军吉曲河流域 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西藏古代历史开始有了一些模糊的轮廓。这是由先民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然后被吐蕃王朝的史家记载在典籍上面的。 据说当时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藏族史书称"十二小邦"或"四十小邦"。"各小邦地方,各有小城寨"。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雄强。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被称为"吉曲考"(拉萨河流域)的地方已经为人所知,现在拉萨所在地,已经被人称为"吉雪沃塘"(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了。 那时吉曲河流域先后属于苏毗部落联盟中的达甲沃和赤邦松两个王族统治。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渡过雅鲁藏布江,在赤邦松王族下面的娘氏家族等的策应下,占领赤邦松领地,一举成为整个吉曲(拉萨)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在这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玛沟的强巴明久林宫堡中。 松赞干布王迁都吉雪沃塘 松赞干布13岁的时候,雅隆部落联盟爆发内讧,父系和母系臣民心怀怨怒,所属各部公开叛变,父王朗日松赞被进毒而死,政权几近解体。松赞干布继位于危难之秋,率领部属立即东征西讨,诛戮叛臣,降伏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部,完成高原统一大业,建立吐蕃王朝,迁都吉曲沃塘,也就是今天的拉萨,被各地首领和群臣尊为"松赞干布",意为"刚毅深沉之王"。 传说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时值盛夏,日丽风和,他解下战袍,游泳在吉曲河的清波碧浪之中,只见周围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势宽坦,雄伟壮观,更有红山、铁山等三山突起,如雄狮跃空,确实是开创大业的战略要地。同时这里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连象雄,东接多康,地处雪域中枢,交通方便,物产丰富,远胜雅隆一隅。他作出了迁都吉曲沃塘的重大决策。 公元633年,松赞干布率大臣、部属从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这片亘古以来荒凉沉寂的平野,立刻变得热闹而繁忙。松赞干布经过仔细勘察,决定截断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着山南宣泄,红山周围显露出一大片平野。他在这里建宫堡,修寺庙,营造军民住房。据说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筑是红山堡寨,也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藏文古史《贤者喜宴》等书这样描绘:"在红山那里,筑起三道围城。然后,在围城当中,修起堡垒式的碉房九百九十九间,又在红山顶上修起一处凑足千间之数。这些宫室都装饰以金银、拂尘、珍珠、缨络等物,显得十分壮丽,堪与天宫相媲美?"。 圣城随吐蕃王朝的瓦解而衰落 建立近200年的吐蕃王朝各种矛盾开始激化,王族与宦族、宦族与僧俗、佛教势力与反佛势力之间的冲突,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先是反佛势力诬陷杀害了掌政僧侣钵阐布·章迦贝云,接着弑杀藏王赤热巴巾,拥热巴巾之兄朗达玛为藏王,掀起第二次禁佛运动。禁佛从拉萨开始,大昭寺被查封,释迦佛像被埋藏在地下,僧人被赶出寺庙,强迫他们还俗,命令其杀牛宰羊或上山打猎。朗达玛在位五年后被密咒僧人拉隆·白吉多吉弑杀。 郎达玛死后,留下维松和云丹两位王子,维松为次妃所生,云丹为长妃所养,朝政落入妃党和贵族集团手中,云丹据拉萨,称为"大派",维松避居山南,称为"小派",两派互相讨伐,历时二十余年,最后引发整个西藏高原的平民大暴动,吐蕃王朝从此解体。作为王朝首邑的拉萨城,也随着吐蕃的瓦解而衰落。布达拉宫早在赤松德赞时期遭到雷击火焚,这次又遭兵燹,逐渐沦为废墟,雄宫坍塌,殿宇破败,荒草萋萋,乌鸦乱落,一片凄凉景象。 从分裂时期到萨迦时期的拉萨 西藏从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的分裂割据时代,整整持续了400年,直至公元13世纪中期,以藏传佛教萨迦派为首的西藏各教派领袖归顺元朝,西藏从此由分裂走向统一,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萨迦王朝的首府在后藏萨迦地方,帕木竹巴王朝的首府是山南乃东;藏巴第悉政权时期,首府是日喀则。虽然八百年间拉萨并未处于西藏权力的中心,但是它一直是西藏最古老最神圣的城市。 藏传佛教经过百余年的沉寂之后,在公元10世纪前后相继复兴。戒律从阿里古格和青海丹底先后传入卫藏,佛法之火又在拉萨及其周围重新燃烧,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蔡巴万户成为拉萨的主宰。几代蔡巴万户长都被元朝皇室封为司徒,授予管理拉萨和拉萨河流域的权利。他们对拉萨城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管理,组织力量修筑和加固河堤,疏通市区水道,营造民房,整修八廓街,多次修葺大昭寺、小昭寺,保护布达拉宫废墟上遗存的古建筑,管理各个寺院和佛事活动场所,组织讲经布道活动,建立密宗院,编纂历史和宗教著作。后人怀念他们的功绩,将万户长拉杰果瓦奔的塑像供奉在大昭寺神殿诸佛之中。 当时拉萨宗教活动仍然十分盛行,修建了许多寺庙,桑浦寺、觉莫隆寺、噶东寺、楚布寺、直贡寺、达隆寺、珠寺等等,都建立在拉萨周围,拉萨依然是人们向往的圣地。 各派势力对拉萨的争夺 公元16世纪前后统治西藏的帕木竹巴政权已经衰败,仁蚌巴、第悉藏巴势力相继在后藏地区崛起,曾经盛极一时并且支持格鲁派的柳邬宗家族被第悉藏巴消灭,代之而起的吉雪第巴(拉萨河下游长官)也是格鲁派的强有力的施主。 吉雪第巴管理着从曲水到墨竹工卡之间的拉萨河谷,历任第巴为拉萨城区修桥筑路,加固河堤,建造房屋宫室,做了大量功德。稍早的时候,西藏传奇式的苦行僧汤东杰布,还在拉萨河上修架了铁索桥,大大改善了拉萨的交通以及与外界的联系。但是,新兴的格鲁派遭到以日喀则为首邑的第悉藏巴(藏巴王)的敌视和压制,从17世纪开始,前后藏不断发生争战,拉萨是他们反复争夺的地区,已经习惯和平生活的拉萨居民,又陷于一片惊恐和混乱痛苦之中,饱受战火的蹂躏。 甘丹颇章的全盛时期 从公元17世纪到18世纪,五世达赖到八世达赖时期,西藏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安宁,拉萨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在此期间拉萨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动乱,一次是公元1717年新疆准噶尔人入侵,一次是公元1727年前后藏发生战争,都由清朝中央派兵平息。特别是公元1727年到1788年间,除1750年郡王珠尔墨特那木扎勒被诛引起短暂的骚乱外,拉萨人过了整整50年没有社会动荡和战争硝烟的和平日子。在此期间拉萨修建了大量贵族府邸、活佛家庙、政府衙门,还有商店、作坊、茶楼、酒店、民宅等等。这时,拉萨市区以大昭寺为中心向四面延伸辐射,不断扩大,东至清真寺,南至三怙主庙,西至琉璃桥,北到小昭寺,基本上形成了今日旧城区的格局。到清代嘉庆(1796-1821)年间,拉萨居民已有5000余户,人口达3万之多。 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驻驻藏大臣,衙署最早设在拉萨冲赛康。公元18世纪末在鲁布柳林西侧新建驻藏大臣衙门,拉萨市民称"朵森格"(石狮子)。清朝中央还在西藏派驻军队,军营设在拉萨北郊的扎什地方。 公元1757年七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乾隆皇帝在西藏实施摄政制度,即在前一辈达赖喇嘛圆寂至后一辈达赖喇嘛亲政之前,任命一位大活佛代行达赖喇嘛的职权,俗称摄政王。德穆活佛、策墨林活佛、热振活佛、功德林活佛,都曾出任过摄政王。他们先后在拉萨修建了高大雄伟、华美壮观的家庙。与此同时,历辈达赖喇嘛的家庭,大小僧俗贵族的府邸,也竞相在拉萨城区动工兴建。 西藏商人,内地商人,不丹、尼泊尔、印度诸国商人,纷纷云集拉萨经商,冲赛康、铁奔康、坚布康、旺堆辛嘎、八廓街成为拉萨五大市场。伊斯兰教信徒聚居城东河坝林一带,大都以屠宰磨面为职业:汉族居民多住城南,种菜、配酒者居多。这一二百年是拉萨第四次大规模建设时期,也是甘丹颇章政权的全盛时期。 集中大地十种奇特瑞应的庄严,自身亦为吉祥的美妙山崖地舆环绕,八幅轮清净明亮,位于世人答誉为阳光灿烂的日光城的圣地,为奉持格鲁派的四大寺高之一。色拉寺乘洲本身与文殊怙主宗喀奇异净见相符,大师及门弟子强钦曲杰·释迦益西遵照师命,于第七绕迥土猪年(1419)创建,至今已有575年。期间, 僧人数目、学习、机构、情器民间的建设、经济来源等盛衰变化,如同大海波涛起伏不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再次照到雪域高原,不同教派掌管的寺庙都得到了相应的修复和新建,色拉大乘寺的修复和新建工作也连年都有进展。老年僧众生活有了保障,后半后无忧无虑,法行修炼的愿望得到满足;年轻的亦根据自己意愿,得到了努力读书写字、学习文化、闻思经典等好机会。 对色拉寺的过去和现在,为国内外读者作一通俗易懂的简略介绍,十分必要。为此,根据现有资料,提炼精华,写此序言。 一、色拉寺当初形成过程 在后山曲顶、色拉孜、惹卡扎等处,至今还可看到宗喀巴大师长期闭关修行的岩洞、上下修行静室和室水泉。这里既是克珠杰最初谒见宗喀巴之地,又是撰写《中观根本智详解》之所。大明皇帝永乐六年,第七绕迥土鼠年(1408), 派遣四位大人邀请宗喀巴去北京传法,会见地点也在色拉曲顶。动员强钦典杰,任命西绕僧格为导师参加新建吉祥麦居扎仓的庆祝典礼,亦在色拉曲顶开场。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地方。由于此地最早为茂密刺树所罩的山坡,故寺名称之为色拉,意为刺园。 宗喀巴及门弟子强钦曲杰·释加益西代师为大明皇帝传法,来到北京并长期居住。此后,想见自己的根本上师宗喀巴,返回西藏,住了几年,并创建了色拉大乘洲。 二、色拉寺创建都强钦曲杰的简介 强钦同杰名字的由来,源自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永乐赐予的封号大国师,意为皇帝礼敬的上师。明王朝皇帝宣德九年,第七绕迥木虎年(1434), 赠予大慈法王名号,译成藏文为强钦曲杰,遂为大家公认,其真名为释加益西。 于第六绕迥木马年(1354) 出生在蔡公堂的一官员家庭,比宗喀巴年长三岁。 年轻时,放弃自家优裕的经济、生活条件出家,投拜许多著名上师听闻显密经典。自见到宗喀巴后,平时主要是侍奉,间时亦系统地听闻密、乐、毁秘诀,并结合修炼,证悟达到相当的境界。 强钦曲杰在京期间,为皇上作经忏佛事,完成了密、乐、毁等四续部的修供。皇帝、大臣及随从,另如汉、蒙等信徒无以计数。灌顶、传教,授出家、具足比丘戒等,按各自的意愿巧妙地讲解了许多显密教法,格鲁派开始在祖国内地传播。 第七绕迥火猴年(1416),向永乐帝提出准允返藏见宗喀巴的请求,经原路返回拉萨,拜见了宗喀巴,献出永乐帝所赐十六罗汉缂丝卷轴画佛、檀木架账篷、金银曼荼罗和许多区绸缎。在拉萨期间,与永乐帝互相致书问候,赠送礼品,一直未断。 永乐十九年,第七绕迥铁牛年(1421), 再次从北京来了迎请人员和诏书。遵此,任命及门弟子达杰桑布作为色拉寺住持代理,经以前途径出发。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为满足寺庙及众多信徒的心愿,大规模地进行法事活动,以致耽误了很长时间。在他还未抵北京前,永乐帝驾崩,其长子洪煕继位,约一年又病逝。洪熙长子宣德执政当年,第七绕迥火马年(1426),他应邀来到北京,参加皇帝的父亲洪熙、祖父永乐的逝世祭祀。在北京的八年间,逐次完成皇父、皇祖的亡祭,并针对各寺庙和信徒的愿望广泛宣讲显密教法。 宣德四年,第七绕迥土鸡年(1429), 授予与祖父永乐帝所赐名号相同的诰命、金印。染宣德九年,所赐的名号和诏书内容如下:"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愿普慧、辅国显教、至病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满佛。" 公元1435年(宣德十年),自北京返藏途经佐莫卡时,对弟子阿莫嘎和索南西绕就今后寺庙管理等内外所有事宜作了具体口谕,于藏历十月二十四日示寂。二弟子在该地火化其遗体,将舍利子献给一寺庙作为建塔的装藏。皇帝塑造的像、金字《甘珠尔》、金银合写《甘珠尔》和《丹珠尔》、在世时的本尊像和平时所用物品坐椅等,都作为该寺内部供物。 三、寺庙发展情况 宗喀巴及门弟子贡钦洛卓仁青僧格在哲蚌寺担任讲闻导师时,由于一些人嫉妒,进行诬蔑和歪曲,心情不舒畅,便来到色拉。许多弟子跟随,喇嘛弟子一齐驻锡色拉,坚持讲闻传授,又吸引许多弟子来聚。几年中,只有在蔡公塘、德庆、拉莫等地巡回辩经,无固定住所,因此又称切巴扎仓。 纽吾宗本班觉杰和纽吾东官员普尺班宗二人向贡钦弟子聂顿·班觉伦珠提出要求,建立守持贡钦主张的扎仓。 聂顿40岁时,第八绕迥火狗年(1466), 上述二宗本承担施主,新建切仓的大殿和供殿。自此,色拉寺有了固定地点传法。堆巴扎仓中只有波窝和贡如两个康村的僧人,甲扎仓全部和仲顶扎仓的一部并入切巴扎仓,僧众日益增多。至第十二绕迥木鸡年(1705)间的240年中,色拉寺只有堆、麦、切三个扎仓。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 固始丹增曲杰的孙子拉藏杀害第司桑结嘉措、掌管西藏地方政权后,拉藏汗另设了俱的佛事扎仓,夏天在羌塘、冬季在拉萨居住。色拉寺旧大殿因遭水患,扩大新建成了集会大殿,旧大殿中的大部分佛像、经书、佛塔搬进了新殿,将旧大殿献给拉藏汗,作为他私人的佛事扎仓之所。自此,色拉寺开始有了阿巴扎仓。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蒙古次旺绕旦派遣大军进入西藏,杀死了拉藏汗,其跟随都基本上都爱到惩治,一时混乱,阿巴扎仓在色拉不能立足,他崩离析。三年后,准噶尔军队被子赶出西藏,阿巴扎仓老僧洛桑群觉等三人,通过青海的次仁加台吉,向清朝唐熙皇帝上书呈服。降旨要关顾拉藏汗建立的佛事扎仓,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亦给予关怀和支持,第十二绕迥水虎年(1722), 阿巴扎仓得到修复,并一如既往仍可驻色拉原址。从此,可在阿巴扎仓修习密宗仪轨,讲闻习学。 四、该寺学习例规特点 切、麦二扎仓虽各有班级十三个,但命名不同。如切扎仓:摄类学班三个,时间三年;波罗密多班五个,时间五年;中论班二个,时间每班二年共四年;律经班两个,时间各二年共四年;俱舍论班二个,时间各二年共四年;嘎让巴班一个,时间为二至三年。总共约需时22年。 色麦扎仓的十三个班给是:摄类学班一个,二年;波罗密多班六个,共七年;中论班二个,每班二年共四年;律经班二个,各二年共四年;俱舍斑二个,各二年共四年;虽未专设嘎让巴班,但已并入一班,时为一至二年。学习全过程总共需时23年至24年。 拉萨附近教徒7岁时出家受戒,刚入寺首先要默记大会与扎仓的各项诵经和法行,以及摄类学、现观庄严论、入中论等,需时二年。到10岁时,才正式开始学习五部大论,逐次学完十三个班级到出立格西名号时,约已23岁。到当格西时已30有余。从康区、安多、蒙古等远地大寺来学习的单个僧人,来到大寺为僧至当格西,约已43或44岁了。切、麦扎仓每六七年只增添个别拉让巴名额,平时两个扎仓各只有四位拉让巴。进入嘎让巴班,不等待两三年是不能出任格西拉让巴的。 格西拉让巴中有在传达室大召寺考试辩论期间达到分数标准者,即可进入上或下密院修持密宗仪轨,习学各种讲闻。几年后,担任几个朋格贵,三年的翁则喇嘛,三年的密院堪布,最少七年左右的卸任堪布,七年的东、北法主,再则是登上甘丹赤巴定座,任期七年。担任格西拉让巴,除了少数智慧过人者上,大多数在担任甘丹赤巴时已届花甲以上年龄,部分已超过70岁。 麦扎仓担任甘丹赤巴者:第十七任(米娘)多吉桑波,第二十二任(嘉绒)更顿旦巴塔杰,第三十六任(工布)旦增列协,第三十七任(崩热)更顿仁青,第四十五任(雄巴)崔成塔杰,第四十七任(崩热阳顶人)洛桑曲沛,第四十九任(雄巴)洛桑塔杰,第五十九任(太布)阿旺曲扎,第六十一任(擦多尔)第门林阿旺崔成,第六十三任(擦多尔)洛桑凯乔,第六十五任(崩热)更顿崔成,第六十八任(擦瓦)洛桑格列,第七十一任(工布)益西塔堆,第七十三任(擦多尔)策门林降白崔成,第七十四任(嘉绒)洛桑伦珠,第七十五任(擦瓦)隆多云旦嘉措,第八十三任(嘉绒)强近南喀,第八十四任(嘉绒)洛桑崔成,第八十七任(擦多尔)策门林洛桑旦白更参,共计十九位。 切扎仓担任甘丹赤巴者:第十五任(泽当)班禅索南扎巴,第二十八任(康村不清)更顿更参,第三十二任(藏巴)崔成群沛,第四十二任(擦瓦)洛桑顿月,第五十四任(桑洛)阿旺曲旦,第五十八任(桑洛)阿旺曲扎,第六十任(擦瓦)洛桑旦巴,第六十四任(斋窝)洛桑扎西,第六十六任(桑洛)阿旺念扎,第七十二任(藏巴)降白崔成,第八十六任(藏巴)洛桑更参,第九十一任(拉瓦)洛桑更参,第九十四任(藏巴)伦珠尊珠,第九十六任(哈尔东)土旦贡嘎,共计十四位。 此外,还有一批名声较大的持教圣人。其中,有些人结合讲、辩、著为佛事从生作了伟业,培养了无数有缘信徒,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留下了卓著功绩。有此人驻锡寺院,一生教授佛典,培养了很多接班人。有些人精通经典后,不固定地支僻静处,修证教法,取得成就,树立了榜样。有些人学习经典、成为密宗的格西后,返回家乡,奉持、宏扬佛教,详细撰写贤哲传达室记及各寺庙的宗教历史。 五、珍贵古代文物简介 |
转自:http://www.zhouyouji.com/bbs/viewthread.php?tid=562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