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印象

[游记]拉萨印象

2007-07-25    

拉萨城因为有了布达拉宫、有了大昭寺内供奉的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的12岁等身金佛而被蒙上了一层宗教的神圣光辉。因此,它被称之为圣地拉萨――事实上,“拉”在藏语中就是“神”的意思,而“萨”在藏语里是“土地”的意思,拉萨的含义就是圣地的意思。
我十数次到拉萨,数度到布达拉宫、大昭寺,也曾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漫步在拉萨街头,徜徉在布达拉宫广场。随着拉萨街头场景的不断变幻,拉萨给人以光怪陆离、相互对立的感觉:它既漂亮又丑陋、既时尚又古朴、既忙碌又懒慵、既充满了城市的喧嚣又充满了宗教的宁静和神秘、既有物欲的渲泄又有对终极理想的追求。总之,由于它几乎一步从农奴制的落后状态跨入到现在的社会形态,而且地处佛教盛行的雪域高原,它的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民族、宗教的背景,使它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省会城市中最为独特最有个性的城市。
拉萨的漂亮是许多内地人都难以想象的。俗话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拉萨在达赖集团统治的封建农奴制时期,政治上极端腐朽,西藏的经济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虽然拉萨是西藏的首府嘎厦政府所在地,但是它基本上处于原始落后状态:除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高大建筑外,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大片的耕地和水塘。根本没有城市的样子。英国人荣鹏赫99年前带领他的军队攻入拉萨城的时候,随军记者说,布达拉宫的雄伟与拉萨城不成比例,其实当时拉萨城也许就只有这些建筑,根本不能称它为一座城市。就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人送给达赖一辆吉普,当人们把它拆散开来,肩挑背驮从亚东运到拉萨的罗布林卡组装后,它仍然只能当作摆设:因为即使在拉萨,也没有一寸公路,就算它是一辆四轮的机动车,它又能走多远?
直到五九年民主改革前,拉萨仍然没有形成城市的雏形,城镇建设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民主改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城镇建设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拉萨作为自治区的首府,自然发展的更为迅猛。各种高大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 年,在布达拉宫前建起了一个占地 平方米的巨大的广场,城内笔直的大道宽阔而美丽,到处是绿树荫荫,到处是花团锦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拉萨的漂亮与现代,绝不亚于内地任何一个省会城市。
就在布达拉宫广场的东侧,2002年新修了一条宇拓路步行街,这条街道的档次之高,令内地好多省会城市都望尘莫及,是拉萨人和外地游客休闲购物的一个好去处。这些现代的建筑和道路迅速在拉萨城内扩展,没用多长时间,布达拉宫等一些古建筑便被淹没其中了,形成了拉萨既古朴又现代的特色。
拉萨除了这些漂亮的现代建筑外,其时尚也绝不输于内地:据说,拉萨人人均手机的拥有量全国第一。而且款式绝对时尚,由于公务员工作水平比内地要高,而且好多的西藏人有追求时尚的天性,每一款新手机上市,拉萨人基本上马上会握在手上了。拉萨街头的小车大多也是高档豪华的。西藏人对此的普遍解释是,西藏的路况极差,而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低,只能用高档豪华、排气量大的车才能与之相适应。
拉萨几乎以令人炫目的高速度在发展。当我们与当地人谈起拉萨时,他们会说,仿佛就在几年前,拉萨仍然显得非常落后,人们到处随地大小便,城内野狗遍地,每到晚间,大街小巷都是肆意游走的野狗,野狗伤人的事也经常发生。不得已,政府下了打狗令,才将满街乱窜的野狗除尽。现在,拉萨与内地许多城市已经看不出什么区别了。
在拉萨漂亮的外表下,也难以掩藏其另一面:因为地处雪域高原,这里并不适宜发展工业。旅游业便成为拉萨市最重要的特色产业。说白了,拉萨城是一个适于游乐的城市,也是一个适于渲泄物欲的城市。象拉斯维加斯,澳门一样,适于游乐的各种行业在这里也畸形地发展起来。例如,在城南的太阳岛,吃喝玩乐的各种服务一应俱全,拉萨人戏称为“红灯区”,每到晚间,那里便会闪烁着诱人的灯光。而位于拉萨大街小巷的歌舞厅更是彻夜轰鸣,红女绿男在这里一定能找到发泄的空间。如果你沿着拉萨的街道漫步,你会发现,这里的各种酒肆、饭店也比比皆是,汇集了全国各地著名的吃食,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拉萨人均啤酒的消费量,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
拉萨城内呼啸而过的车流、各种商铺与内地好多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这种城市的喧嚣是中国好多城市所共有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拉萨除了有其喧嚣的一面,也有它宁静、神秘的一面。如果我们除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静下心来,认真看看矗立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罗布林卡以及拉萨城周围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再随手持转经筒的信众们逛逛八廓街,体味一下叩着等身长头到拉萨来朝圣的虔诚的信徒的心境,嗅一嗅大昭寺前煨桑的香炉冒出的袅袅青烟,看一看长明的酥油灯,你就会发现拉萨的另一面,而这一面,才是拉萨以至全西藏之所以神秘、之所以撩人心扉的关键所在。
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凡到拉萨来的人,不能不到这里来看一看。这座举世闻名的宫堡,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之一,它集中了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梵语为观世音圣地的意思。内地一般将“布达”二字翻译为“普陀”,也有普陀山,普陀寺之类的地方,但与布达拉宫比较起来,这座雄伟的建筑要有名气得多。相传在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建立宫室,后来又经过了多次修筑,才建成了现在的规模。如果我们到布达拉宫参观的话,还能看到一个宫室,取名为“法王洞”(藏语叫曲吉卓布),据说,这就是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凿洞成室的布宫原始建筑,所以显得弥足珍贵。现在的布达拉宫的格局是五世达赖在位及其以后修筑的,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
布达拉宫分为白宫和红宫两个部分,红宫部分是宗教场所,修建有历世达赖的灵塔,白宫部分则是旧时嘎厦政府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它充分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体制。布宫的全部建筑依山而建,群楼高耸,崇阁巍峨。宫体的主楼有13层,高115米,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五层宫顶覆盖金瓦,外观气势宏伟非凡。第一次见到这个建筑的人,首先在头脑里涌现出的是“雄伟、壮观”等等这样的字眼。2001年,我陪爱人和孩子到布宫广场时,当我问及孩子对这座雄伟的宫殿的感受时,他竟一言不发,我笑称,也许这座宫殿太雄伟了,以至我的孩子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
不过如果真想了解拉萨历史的话,不能不到香火缭绕的大昭寺去看看。大昭寺是西藏最辉煌的一座吐蕃时期的建筑,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每日被手持转经筒的人流簇拥着。大昭寺又名“祖拉康”,如果翻译成汉语,大昭寺就是指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而这尊释迦牟尼像则是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12岁的等身镀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众多的佛教徒无论酷暑严寒,忍饥挨饿,一步一个长头磕到这尊佛象的脚下,就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佛的极度的虔诚,其中有些人甚至抛尸荒野也在所不惜。有些信徒,终其一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亲自到这座佛象前,祈求佛祖的保佑。时至今日,每天仍有数以千计的信徒在这尊象前顶礼膜拜,象前的石板被信徒的身躯磨擦得象镜子一样光滑。
这座土木结构的寺庙,主殿三层,殿顶覆盖着西藏独具一格的金顶,阳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夺目。寺前终日香火缭绕,许多虔诚的善男信女在大昭寺的门前不停地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
大昭寺可以说是拉萨城的起源。拉萨原是一个荒草丛生的沼泽,沼泽地中心的湖泊叫“卧塘”,这也是拉萨最初的名字。传说文成公主夜观天相,认定卧塘乃罗刹女的心脏,此相极不利于藏王立业,于是建议以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以镇之,这便是大昭寺的来历。所以大昭寺原名称“惹萨”,因为藏语中“山羊”叫“惹”,“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功绩,大昭寺遂被命名“惹萨”。大昭寺的和尚因此认定,“拉萨”一词,实际上是由“惹萨”演变而来的。因此先有了大昭寺,才有了拉萨城。
佛教徒们为了表达自己虔诚的心,以大昭寺内的这尊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不停地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在大昭寺内的转经走廊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流。这便是拉萨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围绕大昭寺转经则为“中圈”即“八廓”,渐渐在大昭寺周围形成了一个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廓街。这条街道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过去只是单一的转经道,藏族人把它称作“圣路”。如今的八廓街既是转经道,又是一条充满民族特色的购物长廊。是一片有着浓郁西藏气息的城区。藏式楼房组成的街道大都保留了原有风貌,地面铺的是手工打制的石板。围绕八廓街逛一圈,可随意挑选称心的纪念品。这里的商品稀奇古怪,与宗教有关的商品有唐卡、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生活用品如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梨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应有尽有。想购买藏族特色的纪念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八廓街来。
八廓街还是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缩影,来自各地的朝拜者穿着不同的服饰、操着不同的语言,但却带着同一种圣洁的表情出现在这条街道上,这些步履匆匆或叩着等身长头转经的虔诚向佛者与临街铺面浓烈的商业气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
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这条道转经,称为拉萨转经的“外圈”,即“林廓”。在拉萨,每天都有这样的转经队伍浩浩荡荡,成为拉萨独有的一道景观。据说,这些转经队伍中,不仅有佛教徒,近年来,一些退休的公职人员也加入到转经的队伍中来了,他们转经也许并不是为了向佛,而是纯粹为了锻炼身体而已。
看过现代的拉萨和神秘和拉萨后,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它的话,拉萨的三大寺能够更进一步向你展示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和其神秘,而从大昭寺向西二公里处的拉萨河畔,有一处古木参天、花团锦簇的园林,这便是被称之为“宝贝公园”的罗布林卡,这个“宝贝园林”风景绝佳,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现在已经辟为人民公园,林卡里种植了不少苍松翠柏与奇花异,草每逢佳节,罗布林卡便聚集着前来野餐和郊游的市民,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如果感兴趣的话,人们还可以花半天的时间,看看建在拉萨的西藏博物馆,在这里,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了解到西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看到许多与西藏历史紧密相联的一些实物,了解到西藏鲜为人知的一些事件。
拉萨给人的印象是如此的鲜明,如此的对立,难怪有人说,一千个旅游者对拉萨会有一千个印象!

(作者系湖北省第三批援藏干部,现任西藏山南地区组织部副部长。)

原作者:刘旻
来 源:援藏论坛
共有2105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原始链接:http://www.yuanzang.com/rj/list.asp?id=106
转自: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