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呀拉索,走进西藏(之五)西藏拉萨游记攻略 |
[游记]呀拉索,走进西藏(之五)西藏拉萨游记攻略 |
2008-06-10 yoyv.com |
那就是纳木措 从林芝返回拉萨,长途跋涉的疲惫,加高原反应的虚弱,我在拉萨休整了两天,待稍稍恢复后,才重新踏上旅程。 第二次出征,我选择了距拉萨200公里的纳木措,这样,可以一日来回而不必在外地留宿。旅行社的人告诉我,纳木措是来西藏旅游非去不可的景点。我多问了一句:“比巴松措怎样?”他们摆摆手:“没得比!” 旅行车是经那曲过唐古拉山口的,转入那根拉山口之前的一段青藏线,我进藏时走过,却没留下一丝儿印象。确实,高原反应让人脑子不够用了。 旅行车喘着粗气爬上那根拉山口,我们下车唱歌、歇脚、照相。我不经意地看了一眼牌子上的海拔标高,妈妈的,竟然高达5190米!不看尚好,一看就有反应。幸好,司机导游经验十足,并不让我们多留,也就一支烟的功夫,旅行车就降到了4700米的湖边了。 从山口俯瞰纳木措,所获印象与巴松措迥异。巴松措是群山环抱着一泓互助友爱波绿水,有的只是小家碧玉式的清纯;纳木措却是地球敞开胸怀的蓝色坦露,简直如同一位美艳绝伦、雍荣华贵、风姿绰约、仪态万千的皇家公主!如果说,进藏前我环游青海湖时已经如痴如醉,那么此刻,纳木措的美貌几乎令我窒息。我真的透不过气来,这种空气稀薄中的“佛罗伦萨综合症”,确实要命! 尽管导游再三告戒我们不要跑动,我仍旧三步并做两小冲到湖边。我对纳木措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捧起一掬湖水,开怀畅饮。 我真的记不得湖水的滋味了,也许,当时我根本就来不及细细地品味。我只记得,冰凉清澈的水,流入心中,渐次向全身发散出生命中某种最原始的脉冲,犹如上帝此时忽然向稀薄的大气中挥撒出氧的元素,这氧,合着水,滋润并复苏了我通体休眠着的细胞。 我解下背囊,松开皮带,甚至蹬脱了鞋,躺倒在由小块鹅卵石垫就的湖滩上,任高原那无遮拦的紫外线,和湖面卷过的雪域凉风,来晾晒自己的身心。 啊,我怎么形容自己在这一刻获纳木措馈赠的美妙感受呢? 人生在世,最为惬意者,无非两种:一是“洞房花烛夜”,一是“金榜提名时”。前者是人人有份的男欢女爱,后者是幸运者才能享受的事业有成。纳木措的惬意却不是如此,她需要某种感应。在汉人眼里,纳木措是湖;在藏人眼里,纳木措是神。在我心里,纳木措是超越“洞房花烛”和“金榜提名”之和的一种生命层面上的升华。这种感受,我曾经在聆听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有过;我曾经在精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时有过;我曾经在观赏张泽揣的《清明上河图》时有过……只是这一次,它不是发端于感觉器官的某一部分,而是全体,全方位的一个整体。 如果空气不那么稀薄,如果时间不那么短促,如果……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形成于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其东南部是终年积雪,高耸入云的唐古拉山主峰,北侧连绵着高原丘陵,辽阔的草原绕湖铺放,深蓝的天,浅蓝的水,雪白草绿,风和日丽,还有星罗棋布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野百花,简直让人忘乎所以。
|
转自:http://wwwxxx1985.yoyv.com/Blog/log/mdchg54321_11149_/1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