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南区

[游记]华南区

2007-07-21    imobile.com.cn

[size=3]
[quote][color=Blue][b]【唐蕃会盟碑】[/b][/color]
[attach]2249226[/attach]

在拉萨大昭寺前面。唐长庆元年(821)吐蕃派使臣伦纳罗到长安请盟,唐穆宗表示赞同,是年,命宰相和大臣17人与蕃使会盟于京师长安西郊。接着,又派大理卿刘元鼎为会盟专使,随伦纳罗入藏,于次年五月在拉萨设坛换约。长庆三年(823)正式立碑,唐朝使臣太仆寺少卿杜载等参加了隆重的落成典礼。碑通高5.6米,由帽、身、座三部分组成,身座连接缝隙以铜液浇灌,固若一体。碑身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碑正面向西,上刻汉藏两体对照文字,文义相同。左半藏文,横书,77列;右半汉文,直书,6行,正楷,存464字。碑身已略有风化,但所镌藏汉碑文尚能辨认。碑文中说:"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共崇旧好,永息争端的愿望。碑文中还记述了这次会盟的经过,立石年月以及参加登坛会盟的官员名单。通过这次会盟,进一步加强了唐蕃的友好往来。这块碑是西藏重要的古文献之一,也是研究唐蕃历史的重要文物 。[/quote]

[quote][color=Blue][b]【布达拉宫】[/b][/color]
[attach]2249220[/attach]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拉萨古城之西,建筑在布达拉宫山上。布达拉山,最早称红山。布达拉,为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意思是持航或航行解脱海岛之舟,表示观音持航以普救众生。它的历史,可追溯到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修建的布达拉宫没有完全保留下来,先是在赤松德赞时(754~797)遭受雷击,引起火灾,继而在吐蕃王朝末期毁于兵乱。
[attach]2249219[/attach]

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以来在被毁宫堡的遗址上重新修建的。1645年3月25日,五世达赖喇嘛固始汗、第巴索朗绕登等云集布达拉宫山,举行白宫、桑呷嘎采(密咒乐园)开工典礼,历时3年竣工。1690年2月第巴·桑结嘉措在五世达赖圆寂后的第八年,着手建造五世达赖灵塔,扩建红宫和朗杰扎仓等。经过两年零4个月的施工,至1693年主体建筑竣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在宫前立无字石碑,以示纪念。以后历代达赖均予维修和少量增建。至十三世达赖时,又掀起了一次扩建高潮。十三世达赖圆寂后,在红宫之西建造了格来硕觉殿安放十三世达赖灵塔,至此,始具今之规模。

布达拉宫建筑群占地面积41公顷。有红宫、白宫、朗杰扎仓、扎厦、僧官学校、王坚觉、夏钦觉、结布觉、旦玛觉、瑶西、藏军部、印经部、监狱、骡巴圈、供水院等建筑,占据了整个布达拉宫山。宫体主楼13层,高110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建筑依山势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成就著称,它还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闻名。宫内拥有大量雕塑、壁画,珍藏有108函2500余卷经书,特别是精刻藏文大藏经、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均是稀世之宝。文物中还有皇帝敕封历代达赖的金册金印。布达拉宫堪称为一座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宝库,对于研究西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quote]

[quote][color=Blue][b]
【甘丹寺】[/b][/color]
[attach]2249222[/attach]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东达孜县境内,西距拉萨市区47.4公里。为国内外闻名的黄教六大寺之首寺,建造在旺波山峦的山坳里,海拔3800米。始建于15世纪初。1410年2月5日,宗喀巴大师被迎请到建成的甘丹寺,主持盛大的开光仪式,并担任第一位甘丹寺池巴。以后,甘丹寺又经历了95代池巴的经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寺内主要建筑有拉基大殿、阳八犍、经堂、赤妥康、昂久康、厦孜、降孜扎仓以及康村、密村等建筑。拉基大殿为全寺最大建筑,分门厅、经堂、佛殿三部分,面积2000多平方米,殿中供奉的弥勒佛和宗喀巴等铜像,体形较大,造型精美。殿门内宗喀巴的 法 轮 座椅,为明代遗物。甘丹寺法定僧人数为3300人,实际人数一度达5000余人。喇嘛们按地区分别组织在各个康村和密村中。此外,庞大的建筑群中,还有9个辩经场,以适应春、夏、秋、冬四季法会和平时辩论经典的需要。
[attach]2249221[/attach]

寺中拥有许多珍贵历史文物。其中以乾隆盔甲和"唐绣"最为著名。盔甲满嵌金银珍宝,是乾隆皇帝自己穿过的,于1757年7月送到西藏作为对佛的供奉。"唐绣"为24幅绣画丝织品,绣像有十六罗汉、四大天王等,这些绣像,每年藏历元月要展示3周,称"甘丹唐绣节",以后成为一个宗教节日。甘丹寺系黄教首寺,它的出现标志着黄教已在宗喀巴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创立起来,无论在政治、宗教,还是在建筑、艺术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不幸的是这座巨大的建筑群,于60年代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寺内文物被洗劫一空,建筑全部拆毁,变成一片废墟。近几年来,国家拨出专款,组织能工巧匠进行修复,现已恢复原状。 [/quote]

[quote][color=Blue][b]【罗布林卡】[/b][/color]
[attach]2249223[/attach]

位于拉萨市中心,布达拉宫西约2公里处的拉萨河畔。是一座林木参天,花团锦簇的园林。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初建以后,每世达赖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建,逐渐形成了占地为360万平方米的大园林。其间殿堂亭榭林立,有大小房间400多套。从七世达赖以后,每世达赖在执政之前,均在此习文、学经、修法。执政后,每年夏天仍驻此地,所以人们称罗布林卡是达赖的夏宫。在藏族僧俗群众心目中,罗布林卡与布达拉宫一样,享有崇高的地位。
[attach]2249224[/attach]

罗布林卡的建筑,按其自然区域分为五个部分: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以措吉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以厦布典拉康为主体的建筑群,以达旦明久颇章(新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罗布林卡建设延续时间较长,其建筑分属好多时期,且越来越雄伟,室内陈设、装饰也越来越富丽堂皇。达旦明久颇章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为十四世达赖修建的。此宫既有寺庙的宗教色彩,又有宫殿、别墅的建筑格调。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林园。其最明显的特点还在"林园"两字上。这里不仅有大量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来自喜玛拉雅山南北山麓的奇花异草,也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异国引进的名贵花卉。园内的植物有150多种,堪称高原植物园。现已辟为人民公园 。 [/quote]

[quote][color=Blue][b]【色拉寺】[/b][/color]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2249225[/attach]

位于拉萨城北5公里处色拉乌孜山下。传说建寺前的山下长满了色拉(野玫瑰),由此得名,全称为色拉大乘寺,是我国黄教六大名寺之一。创建于1419年,是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协从南京回拉萨后不久,受宗喀巴委派主持修建的。建寺经费由当时的大贵族留宗承担。建筑雄伟壮丽,规模宏大,占地114464平方米。由措钦大殿、3个扎仓、32个康村组成,佛殿、僧舍密布,错落有致,道路纵横,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错钦大殿为全寺活动中心,有180根立柱,面积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五六千僧众集会诵经。柱梁上精致的雕刻及彩绘图案,悬挂的唐卡(卷轴画)、柱幡和法幢使殿堂绚丽辉煌。壁间绘画,为明代画师所画。色拉寺除了扎仓康村、米村以外,还有惹坠(修行寺)、喇让(活佛公署)和众多的下属寺院,分布在西藏各地。著名的热振寺、策默林、帕邦卡、格桑拉让等都是色拉寺下属寺院。

色拉寺藏有大量的文物珍品,以各类塑像、铜像、唐卡、经书、法器、供器为最多。其中保存在措钦大殿的永乐八年(1410)?版《甘珠尔》大藏经最为珍贵,这部经书108函,每函护以朱漆加金线图案的木夹板,附有永乐皇帝的御制经赞。吉扎仓的岗叔康内,珍藏着一副铜钹,钹上錾刻二龙戏珠图案,并有"大明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字样。色拉寺原藏一幅珍贵的缂丝唐卡,这幅唐卡是根据释迦益协的真容,用多种色彩的丝线编织而成,虽已经500多年,色彩仍很鲜艳,人物形象和蔼可亲,栩栩如生。/quote]

[quote][color=Blue][b]【御制平定西藏碑】[/b][/color]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2250542[/attach]

即康熙碑。原立于布达拉宫大门前,1965年因城建需要迁于龙王潭大门右侧。保存完好,形体与内地清碑相同。碑文是康熙圣旨,写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立于雍正二年(1724)。建有碑亭,龟趺座,碑额为石雕云龙图案,中题篆书"御制"两字。通高3.61米,宽1.04米,碑身高1.81米,碑文以满、汉、蒙古、藏四体文字镌刻,详细记述了清政府派兵入藏平定准噶尔蒙古部落的情况。自五世达赖圆寂后,第巴·桑结嘉措与固始汗后裔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权力斗争中,桑结嘉措被拉藏汗处死。蒙古准噶尔部借口为桑结嘉措报仇,乘机派兵入藏,占领拉萨。为平定准噶尔之乱,康熙帝于1718、1720年两次派兵入藏讨伐,将准噶尔部击败。为纪念这一胜利,康熙帝御制碑文,"以纪盛烈,昭垂万世" 。[/size][/quote]

转自:http://bbs.imobile.com.cn/archiver/tid-2344634.html2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