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西藏旅游超详细攻略!!!

[游记]拉萨:西藏旅游超详细攻略!!!

2007-09-05    lvyouren.com

藏传佛教
自公元7世纪,从唐朝和印度等地传入西藏,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经曲折,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义,又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藏传佛教”,即西藏本土化的喇嘛教,而喇嘛教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也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五十年代。
喇嘛教不仅作为统治哲学,也在事实上成了普通人民的精神家园,它造就了瑰丽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并潜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众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风俗人情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斟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避观丧: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在雪域西藏,一年中最绚丽多彩、激动人心的就是那些民族传统节日了。几乎每一个月都有一、二个节日这些节日,或者是一些民俗习惯活动久而久之地演变成了民众的节日。
藏历年节:藏历,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历书之一。它的纪元是用夏历的五行和十二生肖来计算,也是60年一轮、3年一闰。藏族人民过藏历年节,一般是在正月初一日开始,延至三,五天。
花灯节:藏历正月15日为花灯节。原是宗教信徒集会的日子,人们做许多酥油灯朝圣供佛。以后又增添灯塔、灯架,还用酥油花塑造出各种人物、花草、鸟兽,以供观赏。
沐浴节:藏历7月上旬,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中,都有一个群众性到河旁洗澡的活动,人们称之为“沐浴节”。沐浴节,因为要持续一周左右,也称沐浴周。
雪顿节:藏语中的“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即吃酸奶子的节日。现在雪顿节的活动内容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时间一般在藏历6月底7月初。
赛马节:跑马射箭是藏族人民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一般在每年藏历7月底至8月初举行。赛马期间,牧民们还搞一些物资交流。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丰收的节日。一般在庄稼成熟之际举行。活动内容有赛马、射箭,唱藏戏等。
萨噶达瓦节:藏历4月15日,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日;又传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拉萨藏民都要集会和游园。
藏木林吉桑节:原意是“世界供佛日”,每年藏历5月15日过节。民主改革后,每年5月1日到15日的半个月里,拉萨藏族群众走出庭院,到“林卡”(即公园)散步、载歌载舞、野餐,形成群众性的“逛林卡节”。
牛节:牛节是夏尔巴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据说每年春草泛青时,夏尔巴把牛赶到山上喂养,到秋风起草木落时,男女老少上山把牛接下来,为牛接风洗尘,给牛戴鲜花,喂青草和盐巴,祝它门一冬膘肥体壮。这种遗风,不光是为让牛繁衍兴旺,而且还有一种对人的美好寄托:岁岁平安。

转自:http://www.lvyouren.com/LvYou/bb/17918.html1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