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榕树下-拉萨游记

[游记]榕树下-拉萨游记

2007-07-21    rongshuxia.com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增进智慧,保持心境纯净的好方法。读书是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的累积,而行路则需有健康、有机缘和自己去做有心的安排。

利用今年寒假的机会,我去了青藏高原,亲身感受到了南北极以外,世界第三极的绝美山水,也体验到高原上的人文、风土、民情,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笔墨无法形容,心灵上丰富的收获。

此行是由成都搭机,飞越1300公里的横断山脉到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是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代藏王松赞干布定都拉萨起,它就成为西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并成为藏传佛教的胜地。

1000个旅游者对拉萨会有1000种印象,因为它的文化内涵那么丰富,色彩变化又实在太多。连绵不断的高山环抱着这片谷地,红墙金顶的布达拉宫雄踞于白茫茫的藏式建筑群之中,好似鹤立鸡群。数以千计的民宅屋顶上,竖立着无数五色的经幡,每一根经幡自上而下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象征着蓝天、白云、火焰、河流和土地,经幡呼拉拉地飘着,好像诸神在游移召唤。在藏语里,“拉”是神,“萨”是土地,“拉萨”的意思就是神地或圣地。

初到拉萨的人,最迫切的愿望怕是莫过于一睹布达拉宫的雄伟壮姿了。于是,在到达拉萨的当天下午,便顾不上路途的劳顿,急急地赶往布达拉宫。经过一段由西向东两千米的行程后,终于来到了布达拉宫脚下,布达拉宫那巍峨壮观的神姿便展现在了眼前。

布达拉宫,雄居于拉萨河北岸城中央的一座名叫红山的山巅之上,整个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白宫位于底部和左右两侧,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红宫居于白宫的中部和顶部,其整体结构紧密,倚山而立,气势雄伟壮丽,辉煌灿烂,宫下城墙环绕,雕楼矗立。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八世纪遭兵焚雷击,严重损坏。经过数十年的修建后,成为后世达赖的东宫。布达拉宫的主要圣物和达赖的住室在红宫。这里有历世达赖的灵塔,最富丽的是五世达赖和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塔身用560公斤黄金包裹,珍珠玛瑙镶嵌,交映成辉。布达拉宫是五世以后达赖生活、习经的场所,圆寂之后安葬供奉的圣地。由于这种至高无尚的地位,它又成了数百年来信徒们供奉朝拜的圣地。

由于这样的缘由,当我置身于雄伟壮丽、世界上任何一座建筑与其无以伦比的布达拉宫脚下时,深深感到了藏族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藏族历史的辉煌灿烂,于是一种超然与世的崇仰之情和自豪之情从心底迸发出来。

布达拉宫向东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著名的寺庙——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的中心,旧日的拉萨,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

大昭寺坐东朝西,门前有一块由石板或水泥板铺接的光洁坦阔的场地,这便是大昭寺广场。在大昭寺广场的一大景观是那些挂得到处都是的待出售的三角形五彩经布,这种拴在绳子上的经布是卖给那些朝佛信徒的,信徒们买到它之后,极虔诚地把它系挂在具有宗教意义的地方去,在大昭寺广场的经杆上,在布达拉宫脚下,在药王山坡、在拉萨河河岸,无处不见这种圣物。按宗教的说法,这些印有经文的布条系在山坡树枝上迎风吹动,就等于信徒们在念诵经文,就等于表达了信徒们的某种心愿。

到了大昭寺门口,宗教气氛似乎更浓烈了。

大昭寺形似一个凹字,那伸进去的地方,铺着青石板,每天从早到晚涌集着面朝大昭寺磕长头的男女信徒,他们重复着一个动作:双手前伸着匐伏下去,又双手拄地站起来,然后又匐伏下去。信徒们的身下或是铺着一张破羊皮,或一块硬纸片,有的就根本不备这种护物,身体和一双赤手在光洁坚硬的石板上不停地摩擦着。于是,这种千古岁月的人体的磨损,使得坚硬无比的青石板变得凹凹凸凸,充分显示了人体肉身的坚硬力量和青石板的酥软脆弱。

走进大昭寺门廊,迎面便是一个宽大而空旷的殿堂,中央是两排灯架,灯架上密密麻麻地布着形似蜂窝状的洒盏大小的佛灯,被信徒们一遍遍地添饱了酥油的佛灯闪烁着旺盛明亮的火苗,可还有信徒排着队不停地往佛灯里添油,使佛灯的火光更加烁亮而旺盛。

这次西藏之行,我收获颇丰。在贡嘎、在拉萨河、八角街、哲蚌寺我都拍了许多照片。而关于青藏高原的种种足以写上许多厚厚的书本,几千字的文章,只能如蜻蜓点水一般略说一二,而想要一探其中的奥秘,那就必须你自己去亲身体会了。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榕树下网站发表此作品,同意榕树下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榕树下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榕树下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

转自: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6398732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