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攻略 回到拉萨

[游记]游记攻略 回到拉萨

2007-09-21    elong.com

回到拉萨

这次返回拉萨,也是在拉萨的最后的日子了,对拉萨,总是有一种割舍不下的依恋,我们称其为西藏情结。
甜茶和布施

人们都知道藏民喜欢喝酥油茶,但知道甜茶的人就会相对少一些了。我来西藏之前也是一样不知道,侃哥第一天就带着我们去了大昭寺附近一家光明甜茶馆。甜茶馆设施很简单,走进去自己拿个小杯子,找一座儿坐下,往桌上放个几块钱,就会有服务员提着茶壶过来倒满一杯,然后从桌子上收走三角钱,如果没有零,也会准确地找钱放回桌上。藏民大多在这样的茶馆里聊聊天、打打牌,就好象我们泡吧的感觉,这是藏民生活的一个部分,通常我也会在逛累了之后在这里休息,如果饿了也可以叫碗藏面,口感倒是和方便面差不多。

在甜茶馆我们还遇见了个小乞丐,拿着个小小象琵琶的东西,其实也不弹,最多拉动琴玄响两声,问你要钱。他经常在藏医药路上,有时候也会在天海夜市。西藏的很多地方都有乞丐,以小孩子居多,跟着你走一段路缠着你,有时候着急了就会抱大腿了。我们在小昭寺的门口就遇到一回,一个小乞丐抱着清月姐的大腿,当时正好有管理人员走过,也就没敢继续耍赖了。

其实在西藏我还是逐渐养成了布施的习惯,有时候见着了也给个一毛两毛的。许多乞讨的人也不多要,给个一毛两毛也就可以了,也有些老道的会直接说“1块钱”。在景点,我一般情况下很少给乞丐钱,特别是小孩子,你给了一个就会看见一群围过来难以脱身。为了避免这种麻烦,要么不给,要给让他跟好长一段路,看看没什么人了再给。其实有些乞丐也很知足的,我们去丹杰林进门的时候有三个乞丐坐在地上,一人给了一毛,出来的时候这仨很笑着打招呼“老板,走啦,慢走啊,再见!”。在拉萨只学会了三句藏语“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米杜”(没有)和“咕唧咕唧”(求求你)。除了“扎西德勒”外,用的最多的就是“米杜”了或者“毛之米杜”(没有零钱)。在拉萨或者其他藏区还会遇到化缘的僧人,据当地人说基本上也是假的。在藏药路上有一次一个僧人问我们要钱,我们没给,走了,走远了一个藏族妇女特别赶上来告诉我们,遇到这些人一定要小心,会偷东西的。

顺便说一句,在西藏会经常兑换些纸币的一毛、两毛的零钱来用于布施,硬币是行不通的,在西藏基本上不收硬币。

虔诚与尊重

还没到西藏之前,就在想象,拉萨是一个到处都有闪着金光的寺院金顶,红色的土墙和摇着经轮的百姓,真的到拉萨也确实如此。 藏民对于佛的虔诚足以令我这个凡夫俗子震惊。每个寺院都有磕长头的藏民,有提着罐子来添酥油的藏民,也有捐献宝物的藏民。就在我离开拉萨的前几天,有一个那曲地区有名的富裕藏民将自己家的传家之宝敬献给了布达拉宫。在我的印象中,藏传佛教的神像也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他可以让人们去触摸,用头去触碰,通过这种方式来祈祷佛对他们保佑,佛就在他们的身边。在佛前,人们虔诚祷告,捐上一点香油钱,你可以拿着一百大钞在佛前的一堆零钱中给自己找钱,这只是一份心意,从不强求,这香油钱里也经常能看见许多国家的钱币。曾见过一个旅行团的游客在大昭寺里请一位僧人给自己的饰物加持,他问导游该给多少钱,导游也是一片迷茫。加持完毕,游客递给这位僧人两百,僧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对面的释迦牟尼佛像和他前面的那堆零钱说,一切随缘。

我经常会坐在大昭寺前,看着那些磕长头的人。在大昭寺大门前,早上磕长头的人比较多,下午会少一些,经常会有僧人在阴凉的地方念经。和藏民、僧人坐在一起,运气好的话,他们还会请你吃带来的酥油茶、糌粑之类食物。看着这些磕长头的人,时间长了,会觉得他们每一个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个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份虔诚。磕长头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僧人有牧民,也有几岁的幼儿,不无什么身份,那一刻是平等的,我还见过穿的西装革履的,倒地就磕起来了。

很多来旅游的人喜欢拍这些景象,其实我也喜欢。但我总是尽量不让他们觉得有东西对着他们,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许拍出来的效果有限,我也不愿意去打扰他们。我见过一群人,拿着“长枪短炮”将一个在马路上磕长头的人团团围住,只见闪光一片,只听“喀嚓”快门声不断,有两位甚至趴在他前面要拍他五体投地的那一刻。那种场景真的是一阵心酸,然后是一阵厌恶。磕长头的人需要坚定的意志和虔诚的心才能一直坚持着,这种人应该获得尊重,而我觉得最好的尊重就是不要去打扰他们……

在西藏,许多僧人还是很友好的。去一些寺庙,会有僧人很乐意地为你做向导。侃哥曾带我们几个住客去色拉寺后面的天葬台看看,正好遇上天葬台的超度师,他虽然不会汉语,但透过他那灿烂的笑容可以感受到他的友好和热情,还和我们每个人合影。原本我以为天葬台是个特阴森的地方,其实就是一石头平台,只是通往天葬台的时候会有一种异味和散落在四周许多衣衫,许多人有点适应不了。

发呆和聊天

在拉萨呢,无聊的时候经常找一地方,要一壶甜茶,晒晒太阳,看看风景,聊聊天。拉萨有一个很有名气发呆的地方那就是玛吉阿米。这是个在八廓街的三层黄房子,知道他也是源于仓央嘉措的故事。相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事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仓央嘉措写下“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坟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的动人诗篇流传至今。玛吉阿米的布置在我看来在藏式风格中融入了小资情调,不仅提供藏餐,还提供印度、尼泊尔等西餐。我曾见过一位僧人坐在二楼的窗边,点了瓶可口可乐,专心的看着书,很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而我则喜欢坐在三楼露台,吹着风,看着八廓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那是流动的风景不会让人感到厌倦。在这里,还可以随意地和陌生人打招呼,然后开始天南地北的胡吹瞎侃,一次我们一群不认识的人在讨论拉萨越来越现代了的时候,有一哥们说“都是咱这帮人吃饱了撑的来西藏把西藏给毁了”,默然,哎……

经常和陌生人聊天是到了西藏之后才经常发生的事,还曾拜访过一位小有名气的藏族老人扎西次仁。《西藏是我家》就是两位美国教授根据他的口述整里而成的。小时候是布达拉宫的葛足巴,也就是宫廷舞乐团的舞蹈员,后求学印度、美国等地。回国后,遭受“文革”迫害,平反之后在西藏大学,民族学院任英语教师,编撰《英藏汉对照词典》等五部专著。他在西藏贫困地区资助开办了66所学校,建立了第一个西藏个体农牧民教育基金会,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

能够见到这位老人,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要感谢侃哥。扎西老人的妻子在大昭寺广场一角的二层楼上有一处青稞酒作坊,许多藏民在那里喝酒,侃哥也带我们去那体验体验。4块钱一壶,藏民见我们在那喝酒,朝着我们笑。品酒的时候,就说到了这位藏族老人,他也住在这里,扎西老人的妻子说我们可以见他。就在里屋。这二层楼上,露台是喝酒的,前两间屋子是酿酒的,最后一间屋子是扎西次仁的卧室兼办公室。我们进去的时候他正和他的助手在电脑前工作。见到我们几个生人进屋,扎西老人没有丝毫的不悦,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还问我们是不是尝了他们家的酒,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给我们介绍他们家里人,除了他的儿子儿媳外,照片上还有他的前妻,他用很遗憾的预语气告诉我们她现在病了,而且严重。有意思的是,墙上并没有他现在的妻子的照片。他和我们聊起来,就滔滔不绝,介绍他的历史,介绍他现在的工作,还给我们看了他现在作为西藏的政协委员关于藏文教育的提案,我们甚至没有插话的机会,可以体会到他对西藏发展的关注,对于家乡的热爱和一颗依然年轻的心。扎西老人很喜欢说英语,经常在谈话中夹杂着,我们临走时,和他告别“See you next time”。

星空与白云

我喜欢西藏的蓝天,蓝的是如此的纯粹,但我更喜欢蓝天之中的白云。这里的白云,是有生命的。望着蓝天你不会寂寞,望着蓝天你不会无聊,白云会带给你欢乐。她是那样的清晰,一朵一朵,清清白白,错落有致,从不混沌;她是那样的姿态万千,时而如象,时而如花;她们是那样广博,她们的倒影落在群山之间,如素描中的投影,装点着大地,这是流动着的生命……

我喜欢西藏的星空,那璀璨的星空会将我带入梦幻的世界。要不是站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我从没有发现,原来星星就在我们身边,也不是遥不可及;原来星星也有色彩,白的、黄的、绿的、蓝的……一个美字不能尽言;原来我也会相信星星会说话,有时候窃窃私语,有时候朝着你眨巴眨巴,你却难以意会,这是闪耀的生命……

拉萨速度和卡拉OK

记得刚刚大拉萨的时候,太多人告戒我们,在高原做什么都要慢。于是慢慢走,慢慢说话,后来发现其实不仅是外来游客在为了避免高反而放慢了速度,其实本地藏民也是慢的,生活节奏慢。有个朋友找一个部门半事,找了两天都没找到办事的人,后来再去,办事人员告诉他,由于天气比较好他们去过林卡了,林卡就是类似我们野餐聚会的活动。生活就是这样,休闲的,享受着,我们称之为拉萨速度。

我们有时候也会忘记高反的忌讳。记得巍巍来拉萨的时候,加上小爽晚上10点去唱卡拉OK。到那说小包没了,只有中包,200多到天亮。根据我们原来的经验,中包也不会大到哪里去的,价格也不贵,就OK了。走进去吓一跳,中包的沙发足够8个人躺在上面唱歌。我们很想体会一下高原放歌的感觉,但有点失望,和内地感觉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唱到晚上2点,早上和小爽5点就起了,赶车去了海拔4000多的纳木措。第二次从珠峰回来,10个人要了个小包还有空座位,那不是一般的宽敞啊。

其实还有个人是我考虑了很久要不要写的,那就是我的家庭旅馆的老板侃哥,我在游记里不经意的就会提到他,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其实在网络上他们自己也写了,所以我也不想多写。他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来到了西藏,并留在了拉萨,成为一个“藏漂”,曾有个记者要采访他,他说他很低调,只想开好自己小小的家庭旅馆就成了。侃哥因为会侃所以我们都叫他侃哥。其实他的家庭旅馆位置不是最好的,价格也不是最低的,但是我和许多人还是愿意住他那,就是因为他这个人。下面是他自己写的一段文字,贴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很多驴友对我的评价,侃哥讲事情,是在一半真实的基础上再掺上水,就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讲不知道是在表扬我,还是赞扬我?~~~嘿嘿~~~~就当歌颂我吧 ~~脸皮厚的人就喜欢自夸~~~本来鲜花的美丽正是在阳光和水分辅助之中才显出艳丽.没有夸张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我说的不算真理也可以算名言.这句话我还没有注册,如果大家愿意使用可以大胆放心的使用.讲个故事:酒喝多了能醉人这是基本常识,我告诉你酒喝多了不会醉你会信吗?你肯定不信.我坚持说真的不会醉,要是你还坚持原来原则.那我只好同意你的观点.反之你一定被我的某种鬼话给迷惑了.还好鬼话听多了也是一种享受.”住他那的时候经常在他家蹭饭吃,有时候也包包饺子什么的,离开拉萨的时候自然也要蹭侃哥最后一顿饭,来个热情的拥抱,最后合张影,哈哈。

离开拉萨,离开西藏,是在90天中,最恋恋不舍的一次。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

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

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转自:http://bbs.elong.com/viewthread.php?tid=2685242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