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次不愉快的拉萨之行(西藏在上34) |
[游记]一次不愉快的拉萨之行(西藏在上34) |
2007-07-16 sina.com.cn |
西藏的乡下人对拉萨人颇有微词的是:他们商品经济意识太浓厚。 其实,我在拉萨工作的时间里,没有感觉拉萨人有多少商品经济意识,相反,我觉得拉萨人相当纯朴可爱,根本没有商人的虚伪、算计与狡诈。在我离开前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才突然觉醒。不仅仅是我,所有人都觉出了那种猛烈的气息。我翻出一篇自己那时的小文,其中有一段文字如下: “那些透明的人,如今在哪里? “今年,秋天到了。从春到秋,我们还没去过太阳岛。据说,一些‘神秘人物’占领了那里。 “大家都忙。挣钱的浪潮,淹没了绿色的太阳岛。一位英雄开了茶园,一位英雄当了经理。还有呢,在倒汽车,在造火锅店,在……我们把太阳岛已抛到脑后。 “有了钱,大家活得好潇洒。进高级饭店,唱卡拉OK,再来一套现代化家电设备,或者什么。我们活在这个世上,钱太重要了。 “过去的绿夏在哪里?” 这些文字都反应出我当时真正的心态。我的内心真的苦闷。为什么?我把太阳岛当成是我们的一块精神领地,很怀念我们曾经度过的岁月和青春。但面对商品经济的到来,我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没有意识到这是西藏和我们都必须经历的阵痛。 而我在2002年8月,又有拉萨之行,才真正感觉出商品社会给我们带来的伤心。天还是那么蓝,水还是那么清,太阳还是那么灿烂,经幡仍然随风飘扬,可是我总觉得西藏变了,不是原来的西藏了。带给我们这一感觉的是西藏某旅行社的导游小何。小何毕业于四川省旅游学校,住在堆龙德庆县的一座二层小楼上,每天坐一块钱的“招手停”上下班。从外表看,她很开朗,给我们唱歌,教藏语,还会说笑话。从贡噶机场到拉萨的路上,给我们朗诵了六世达赖喇嘛的情诗。同行的朋友们让她教一句骂人的藏语,她爽快地用藏语说:“脱下你的裤子看看!”拉萨到处是人,旅游者快把拉萨淹没了,到处是卖东西的,乃至大昭寺的房顶,布达拉宫脚下,甚至羊八井的牧民也学会了赚钱,骑一次马5块钱,和他合影留念1块钱。小何带着我们在人群中穿行,我的内心却无比孤独,我的心中突然跳出一行字:拉萨被钱抓走了!在布达拉宫,小何就对大家说,旅游局规定,必须带大家去4个购物点,前三个你们可千万不要买什么东西,因为那里的全是假货,而且价格又贵。只有最后一家你们可以买,东西贵一点点,但绝对是真的。结果她最后把我们拉进了一个藏药店,每人还献了一条哈达,我嘟囔了一句:怎么献桔红色的哈达?来自烟台的摄影家梁联增说,每个导游带一个团,颜色是一种标志,可以把大家区别开来。最后她拿百分之三十的回扣,这是定理。我不信。青岛交通局的马志岗买了一个羚羊角,我说藏羚羊角只能当装饰品,不能入药。老马说,藏羚羊角在一岁时割下,很透明,中间的一根血丝都能看清楚,能清热镇惊,清肝明目,小孩发高烧不退,刮一点粉下来吃完就能退烧。藏羚羊角长大后就钙化了,不能当药用了。这里的藏羚羊角是9、8元一克,老马买了一根,用去五百多元。他们还买了一些藏红花,15元一克。我们每人都买了一大包东西。晚上,去逛拉萨百货商场,一看这里的藏羚羊角4元一克,藏红花是8元一克,所有东西的价格都比小何带我们去的地方便宜很多,而质量是完全一样的。光老马的一个藏羚羊角就多花了三百多。但我们都没吭声。再往后,凡是小何带我们去的地方,我们一分钱也不花了。后来还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心中充满郁闷,比如机票钱每个人多花了300多块钱。 我就是闻着一股铜臭味道,结束了那次拉萨之行。我知道这不是本真的拉萨。 (晓浩/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4ddf65010007lw4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