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頁 簡體中文 RSS訂閱 桑耶寺 座落在拉薩市中心。「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相傳它始建於公元7世紀唐朝初期,後又經歷修繕增建。據歷史資料記載,大昭寺是藏王松贊干布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入藏和在西藏宣揚佛教而興建的第一座重要廟宇。 今日離開拉薩往澤當,去趕那裡的雅礱文化節。 車早9:00從拉薩開出,一開始路好得出人意料。後來省悟到,這是機場路。果然,過了貢嘎機場後,路一下就變得「一般般」了。 在曲水過了雅魯藏布江後,就一直沿江而行。江面很寬,看來很淺。12:25,我們到了桑耶寺渡口,遠遠看到了對面的桑耶寺。昨天問的導遊說,這裡過江要一個小時,然後還有40分鐘的汽車。看著好像並不大遠嘛。 等到了澤當,聽說藏戲是在26號,於是決定改變計劃,找車折回桑耶寺去。到渡口,不想卻正碰上早上沒趕上車的李甫他們二人。同乘一條給寺廟運木頭的船過江,誰想一過就是兩個小時。船吃水太深,只好在河裡來回折著,尋找航道。這時我們才體會到了江面的寬闊,尺度感的喪失。 到對岸時已是4:30,去廟,又坐了半小時的卡車才到寺。 本來有些擔心晚了廟關門,誰知晚了反有好處。稀里糊塗地從邊門進了廟,一不小心就省了門票錢。廟裡已經沒什麼人,大殿值班的就一個小喇嘛。我們分散扯開空擋,樓上樓下的照相。 介紹上說桑耶寺義為「出乎意料之寺」,是西藏最早的「佛、法、僧」三寶齊全的完整寺廟。雅礱地區作為西藏文明的發祥地,果然有些真東西。正方形平面的大殿,據說是一層藏式、二層漢式,三層印度式。但我才疏學淺,不大分辨的清。其實那兩種風格,也都是藏化了的。 但大殿的形式確實是很穩重而有氣勢。四角攢尖的大坡頂坡度很緩,因此從比例上就很穩健。而四角的四座出簷深遠的小亭,又帶來一分輕靈。殿裡幾層都有著內容不同但一樣精彩的壁畫和佛像。在第三層意外地發現一尊歡喜佛的泥塑佛坐像(從前見過的只有壁畫和小銅的怖畏金剛立佛)。 出來時給小喇嘛們拍了不少照片。聽李甫他們說,看見小喇嘛們屋裡也掛著明星大海報。又說日喀則那尼姑的屋裡也有那種倆小孩親嘴的大畫。 出來後又遇上了二字班其餘人等,建築系11人大會師,同包車船回澤當。 所屬類別:西藏旅遊攻略遊記 | 點擊查看更多遊記攻略 上一頁:西藏,我真的來了 下一頁:布達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