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还不到六点,天已大亮,微微下着细雨。 在一间简陋破旧的小店里喝了碗豆浆,嚼了根油条,匆匆上路,前往妈祖庙。怕去晚了香客太多。 沿着西线进瞻,妈祖庙层层递上,气势庄严宏大。最上端是妈祖雕像,神情怡然地接受着朝圣者的顶礼膜拜。 发现这里的庙宇与别处最大的不同是殿门上的门神,为凹凸立体的,并不是普通的平面画像。色彩十分艳丽,造型生动有趣,一点也不骇人。 不敢妄自赎渎佛门清规,一殿一殿地拜去。双膝跪在毡子上,手持香,过头顶,身板挺直,叩下,再起,再下,一板一眼,心中念念有词,绝对虔诚。 在释迦牟尼殿,抽了根签,问前程。第九,中上签,算是不错。我是相信的。空虚渺茫的人总喜欢找些慰藉来填充自己的灵魂。 山不太高,很快就上到最顶点。站在妈祖的脚下,眺望重重的殿宇,如潮的人流,庆幸来得早,免遭拥挤之灾。 绕过妈祖石像,从另一条路往下走,观览群雕。多半是以妈祖典故为题材,人物栩栩如生,表情丰富跌荡,总体配置也是相当巧妙的。最欣赏其中的小鬼,脑袋长角,短小身材,面目狰狞中带着可爱,或头顶石块从井中爬出,或猥猥琐琐似乎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在妈祖面前显得失措无辜恣睢。 往下走,坐北朝南,有一大片尚未完工的建筑群,全长909米,宽323米,规模较旧殿更为宏大,打算作为新殿使用。明年的庆典仪式将迁到这儿举行。单主殿及前亭的面积就有987平方米。 这些数字并非毫无意义的,每个都有它的代表。妈祖诞辰日是三月二十三,升天是公元九八七年的九月初九日。所以选作殿堂的尺寸,可谓用心良苦。 下山后,搭乘小面包车到湄洲岛西南岸的黄金沙滩。 岛上的绿化挺好,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少有人迹,以为人口不过两三千,一问司机,方知有四万多呢。只是散布在岛的每一个角落,没看出来。 沙滩真的很美。 宽广,呈眉毛的形状。沙极细,偏向白的米黄色,踩在脚下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海更辽阔,茫茫望去,不着边际。在地平线上,隐约可见连绵起伏的山脉,非常淡的青色,像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赋予的是雅致。几个细微的小点似乎在移动,那是渔船吧。 沿着海岸奔跑,海潮仿佛随时都可能将你冲倒。在大海面前,我们是渺小的。 站在没过膝盖的水里,浅蓝绿色的世界,清可见底。远处,则是白蒙蒙的海浪,翻滚向前,一浪推一浪,来了又去,不知疲倦,永不停息,像生命的轮回。在你的手心,你无法抓住它的某一时刻,瞬间逝去的,是往昔的记忆。曾经拥有,已是幸福。 海潮的涌动,带来了深海的礼物。一条条野生的海带被潮水冲上岸来,你可以很轻松地弯腰将它拾起,不费吹灰之力。棕黑色的,形状像昙花的叶子,边沿犹如波浪,用手指触摸,滑腻黏糊,生脆而有弹性。绝对天然的绿色食品。 把自己放入大海里折腾,尽情地发泄,郁闷或者快乐,不知。 在回程的渡轮上,我没有回望。离别是干脆的,再回首也只有遗忘,但心里却是满满的。 兴许我还会再来。为了回忆或者重温。 这个海中的小镇。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拉萨
|